教 育 文 摘(第266期)

政务   2024-10-16 16:00   河北  

政策法规
1.人民时评:呵护每一株幼苗茁壮成长

不久前,我国流动儿童群体迎来首个国家层面的关爱保护政策文件。民政部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提出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行动方案》首次建立了《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基础清单》,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发展保障6个方面梳理了19项关爱服务具体内容,并要求各地对照制定本地服务清单,覆盖范围和实现程度不得低于基础清单要求。这为各地明确了关爱服务的范围和底线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流动儿童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关爱服务。这些举措将社会“关爱网”越织越密,可以为流动儿童营造更温暖的环境,为他们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

来源:《人民日报》10月8日第5版

2.“‘马兰花开出太行山’工程”美育工作推进会

近日,“‘马兰花开出太行山’工程”美育工作推进会在阜平县举行。座谈会上,保定市教育局、保定学院分享了“马兰花”开遍阜平、开遍太行山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省教育厅将结合“‘马兰花开遍太行山’工程”,组织开展对全省中小学美育教师的培训,尽早将“马兰花”成型的合唱育人模式在全省推广,让“马兰花”开出太行山,覆盖全省,走向全国。

来源:河北省教育厅官网10月8日

3.整治编造网络黑话烂梗等突出问题

为整治网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乱象,塑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育人生态,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来源:学习强国—教育10月12日

4.各地开展多种活动庆祝少先队建队75周年

今天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纪念日。连日来,各地少先队开展“红领巾爱祖国”主题活动,在主题队课、主题队日、入队仪式等活动中重温少先队的光荣历史,寻访新时代伟大成就,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

来源:《中国教育报》10月14日

先进经验
遇到总和你对着干的学生,你可以这样做

驯马师说驯服桀骜不驯的烈马,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让马感觉到这次接触自己的这个人是有本事沉得住气的人。如果这个人只知道通过吼叫和鞭打妄想驯服自己,烈马就会更加剑拔弩张。教育学生虽然不是驯马,但是很多关键的方式方法值得参考。对待“逆鳞”学生同样如此。一些建议罗列如下:

培养亲密关系,建立信任。要花时间与他相处,让他觉得你是一个可靠的朋友。要让他们信任你,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决断力。要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很棒的领导者。

使用轻柔的语气和手势。他们对语气手势很敏感,切忌当众斥责。

鼓励他们的好习惯。当他们做对了什么事情时,要给他们奖励。可以用食物、爱抚或者赞许的话语来表达赞赏,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动。

纠正不良习惯。当他们做错了事情时,要及时纠正。可以用表情、手势来传达指令,及时制止错误行为,也给到他们面子。

保持耐心。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你在观察他们,他们也在观察你甚至挑衅你,你要给他们足够的调整自己改变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并始终保持耐心和冷静。

给他们舞台。让他们正面展示自己,这样他们就不太会以各种闹腾来引起别人的关注。

来源:“中国教育报”公众号10月12日,作者于洁

教育视点
语文课拒绝“非法感动”

“非法感动”是在学生学习之前,用表演、渲染的方式,把特定的情意、道德带入,用艺术或诗意的方式赋予文本中人物以神圣性,让幼稚的灵魂在此面前感动。“非法感动”就是没有理解而被迫感动,并且被迫在感动中完成理解的过程。

尽管今天我们对这样的课堂早已有所警惕,但其在20年前曾经风靡一时,是公开课中的一个重要样式,席卷整个小语界。如果说学习是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过程,那么“非法感动”不是学生与文本和自我对话过程中生发的感动,而是老师强势引导的结果,是老师替代完成的。

语文学习需要的是沉浸式阅读,在这样的阅读中,让学生经历精神的游历与探险,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样的“情感的体操”不能被教师的示范所遮蔽。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来源:《中国教师报》10月9日,作者褚清源

保定教育发布
通过新媒体发布保定市教育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解读我市教育政策,提供政务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