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每周文摘(第一五二期)2024.11.4—11.10

政务   2024-11-15 18:02   河北  

职教聚焦

01

多方协同 形成合力 

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需要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畅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推动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同时也应看到,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相比,现有高技能人才在数量上和结构上均存在不足,无论是解决生产难题、助推产业升级,还是攻克关键技术、转化创新成果,都需要进一步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结合各类课程的专业属性、教育功能,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深化学生对匠心、匠艺、匠德的认知与理解,引导他们专注持续地在一个领域内钻研,不断探索技艺提升路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构建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引进大国工匠进课堂,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及行业专家担任兼职导师,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师资保障。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教材,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以及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等,开发实训课程体系,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高技能人才,既“高”在专业教学打下的扎实基础,又“高”在实践积累掌握的高超本领。企业作为经营主体,为高技能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应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企业文化理念,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引领作用。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结合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技能提升为主线,针对不同技能人才开展螺旋式阶梯式培训。优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构建以技能和工作业绩为主要评价维度的评价体系,实现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探索实行年薪制、岗位分红等激励办法,增强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认同感。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党委和政府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统筹作用。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注重做好党委联系服务高技能人才工作,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和考核范围。应加强政策支持,从多方面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如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省级统一的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加强技能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库;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完善高技能人才相关表彰奖励政策,提高其政治地位、社会地位,提升其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利用各类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解读政策、分享案例、挖掘事迹等,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关心、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作者:沈颖尹,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人民日报

02

高技能工人:何以稀缺,如何培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促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阶段,产业体系对产业工人队伍,特别是高技能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不仅当前受到“机器换人”的技术冲击,未来发展还可能面临着一些发达国家遭遇的“去技能化”挑战。实际上,在国际研究中,技术进步是否一定促进对工人技能的依赖一直存在争议。而当前,对于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各方要努力提升工人的技能水平。《意见》就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路径和方法。笔者从对高技能需求的动因和背景探讨出发,为高技能工人培养提供借鉴。

在工业生产的传统逻辑中,高技能路径并非必然选项。在手工业时代,技能即手艺,工匠通常亲自完成从设计、选材到制作的整个生产环节,从容地打磨每一件产品,诞生了数不清的、可称为人类文化瑰宝的精美工艺品,形成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人工作伦理。

然而,从一个进行全过程生产的传统工匠到现代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普通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实际上降低了。为了降低劳动成本,美国在19世纪末兴起了科学管理运动,福特生产模式将T型车的生产过程分解为84个步骤,工人只需按照生产指令进行操作,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工人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也逐步削弱,去技能化带来了劳动者的退化,直接导致了应对创新和未来竞争的乏力。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依赖的便是这种标准化、大批量、低技能的贴牌生产路径,通过承接外资和释放本地的人口红利,迅速完成了早期的工业积累。但这种生产方式有明显的“赛道”和“窗口期”,即仅仅适合技术较为成熟的工业消费品,且仅仅有利于早期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但随着市场竞争的饱和,企业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才能保持竞争优势,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科学技术的不断积累,同样重要的是工人技能的深度开发。尤其应对“围追堵截”,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更是需要技术密集,更需要工人的“概念”能力。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也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应当探索走出一条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技能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全新之路。以此观之,对高技能工人的能力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高技能工人需要具备理论性技能。在高技术企业,其突破生产工艺瓶颈的任务更为迫切,因此需要工人具有良好的理论思考和分析能力。例如,一家重型机械企业的工人对关键工艺回转体实现技术突破后,起重机加工时间大幅缩短,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若不具备建模、编程、机械原理等较为复合的理论知识素养,或不能精通材料的性能、对材料实现有效加工利用,就不可能完成工艺创新和优化的任务。

其二,高技能工人需要具备复合性技能。高技术企业往往专注于开发细分市场,采用的是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模式,这种情况下,工人将不断面临新产品的生产任务,“福特式”固定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在这种情境下反而是低效率的,工人需要具备复合性技能以随时应对各个环节的生产任务。一位车灯制造企业(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形象地向笔者形容,“一个人会好几种工作,他就会变成排球中的自由人”。正如一位铆工师傅体会,“铆焊不分家,铆工要懂一点焊工,焊工也要会一点铆工”。不断应对新生产情境的变化,工人要能自主改装设备应对灵活生产,这种对上下游的工作任务的熟悉和工艺的娴熟配合,是高技能工人素质之高的具体体现。

其三,高技能工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手艺性技能。在现代生产中,高技能的操作岗位仍然保留了较多的手艺性特征。例如,在焊工作业中,“平焊”是焊工俯视焊接部位,因此操作相对容易,而“仰焊”则需焊工仰视焊接部位,姿势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焊道形成困难且容易出现焊瘤,这是焊接位置中最困难、最考验焊工技能的一种焊接。在制造过程中,未出厂的机车可以通过翻转设备,把仰焊翻转为平焊,但机车的维修过程中,就需要工人具备熟练的仰焊技能,精通仰焊的师傅也通常被认为“拥有绝活儿”,这种绝活儿需要长期的训练来形成依赖于手脑高度配合的观察、反应、判断能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是技能培养传承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关键之所在。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生产模式的不同和特定生产环节的需求,不同行业企业、不同发展周期、不同技术岗位对工人的技能要求无法一概而论,高技能岗位作为技能岗位的“塔尖”,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这是企业实现创新型发展的助推器,这些关键岗位的人群既属于企业人力资源中培养而非“购买”、稳定而非“补充”的部分,也属于学校培养的“硬功夫”、学生学习需“下苦功”的部分。值得警惕的是,相较于高度依赖工人心智能力、个体观察和判断能力,难以实现工作任务标准化的高技能岗位,中等技能岗位的工人会面临更多地去技能化,甚至失业的风险。

这也启发我们,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的耦合是个系统工程,教育要真正服务好现代产业发展,必须从教育结构、培养模式、分流途径统筹考虑,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适配度,首先需要构建一幅清晰的高技能蓝图,充分发挥好学校自主性和企业积极性,并提供好有效制度保障。特别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理论和实践能力不可偏废,既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综合运用,还要应对未来变化储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者邱懿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处副处长;杜连森系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

03

为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贡献职教力量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面对新时代发展需求,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提升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技能水平、职业地位和幸福感,团结引导产业工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文件确立了9部分27条具体政策措施,其中第四部分“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对建立和完善以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立了新的任务。

1、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意见》首先强调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已经成为职教界共识,但是在实践中仍然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职业院校缺乏足够的组织手段和实际措施。

《意见》提出,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和产学合作原则,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这需要更加关注技术技能人才“从初学者到专家”的成长规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使其在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职业素质和行动能力,通过多种岗位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实现对职业规范、职业伦理和价值观的内化。针对目前院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能力欠缺问题,《意见》还确立了多个提升各类教师素质的计划。

需要强调的是,职普融通不是“职普等同”而是“职普等值”。不同类型教育之间衔接和融通的本质是资历(格)要求之间的认可,其基础是明确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具有可比性的人才培养“出口标准”,应特别关注并严控高等教育的毕业标准。

2、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产业工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化企业的产业工人需要全面了解智能化生产,对复杂生产流程进行整体把握,完成综合性的工作任务。

为了培养大量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意见》提出了技能中国行动、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和青年技能人才锻造行动等措施,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努力建立健全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传统的学科教育不同,应确立其与传统学校教育的不同定位和教学特点,如开展基于工作的学习而不是基于知识的学习,遵循职业能力发展逻辑而不是学科逻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而不是学科系统化原则开展教学。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专门的教学组织方式、特定的学习情境和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3、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责任

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参与。《意见》提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实现产教融合、促进产业链与教育链供给相匹配的重要保障,是我国职业教育“一体两翼”建设中“两翼”(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核心,是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涉及的部门和利益群体较多,运行复杂,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应建立跨越传统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制定协调统一的规章制度,保障企业、学校和学徒各方权益,实现职能的优化和整合。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传统等原因,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并不积极。《意见》鼓励大型企业制定技能人才发展战略,健全产业工人培训制度,积极开展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发挥工会系统、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作用,帮助中小企业开展技能培训。行业协会和工会等社会组织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为校企双方提供更多、更好的监督和服务。职业院校也应改革原有的纯学院式教学管理制度,关注企业的生产周期和季节特色等特殊需求,使其适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管理要求。

4、促进产业工人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

现代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需要,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贯穿一生的持续学习,确保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不被淘汰。产业工人也是如此。《意见》确定的产业工人继续教育项目,鼓励高等学校、开放大学等开设劳模和工匠人才、高技能人才学历教育班等多种针对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的继续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造成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教育制度与劳动用工制度分离,教育供给与劳动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脱节;二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妨碍“学校世界”与“工作世界”的沟通,造成毕业生就业和企业招聘员工的双重困难。

建立资历(格)框架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突破口。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多年来进行了大量实践,但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后应系统设计和组织开展资历(格)框架制度的建设,这有利于规范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与标准,鼓励公民通过多种类型的教育和培训获得生涯发展所需要的资格,使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管理统一到权威的国家资历(格)标准下,实现不同类型教育证书的可比性,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作者赵志群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报

04

以法治护航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制度。”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在笔者看来,很有必要再次修订职业教育法,破解体制障碍,以适应数字经济变革,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一是增加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内容。修订版应设专章明确职业院校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培养任务,并通过法律保障实施,推动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还需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课程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确保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

二是完善数字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从顶层设计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行业与区域的管理职责,通过法律框架增强政府统筹和调节能力。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鼓励多方参与决策,以法律保障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三是完善数字职业教育投入保障制度。建立动态财政专项经费保障机制,鼓励多方按比例投入,确保数字化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并推动社会力量通过多元化方式支持。修订职业教育法,注入法治动力,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的融合。

制定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

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确保职业教育适应性与创新性,系统推进其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一是明确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数字经济主导产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结合数字经济发展态势,通过法律框架动态调整培养目标,确保其前瞻性。明确分阶段目标和节点,以法律保障规划落实,促进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是精准人才培养,优化职教体系以满足数字经济需求。明确人才供给数量和质量目标,细化数字经济各产业需求指标,是构建高效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并需通过法律框架征求企业意见,确保政策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重视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以法律保障其发展路径,满足数字经济跨界融合需求,从而有效支持其持续创新与发展。

三是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优化职教体系以培养数字经济人才。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重点发展智能传感、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工业软件等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和虚拟仿真,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鼓励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通过法律保障实施,培养学生复合能力,满足数字经济对多元化技能的需求。

四是强化协同责任,推动职教与数字经济融合。压实高校、企业等主体责任,明确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法定职责,形成协同格局。通过法律框架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沟通互动,确保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教育资源高效配置。

五是强化投入与监管,保障职教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统筹教学条件建设,持续加大硬件和数字化校园投入,通过法律框架加强资金监管,保障培养质量。科学制定中长期规划,为数字经济与职业教育融合提供路线图,确保行业获得稳定技能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

建立数字经济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标准

构建合理、透明、统一的多层级技能等级评价标准体系,以数字经济岗位能力为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制度基础。

一是坚持科学性和权威性。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组织专家进行科学研究,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法律框架及时更新标准,以反映数字经济前沿要求,确保职业教育体系适应快速变化的产业环境。

二是体现开放性。推动评价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公开透明,确保在法律框架下接受广泛参与和监督,借助互联网平台增强标准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强化标准的可操作性,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在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领域的规范执行,促进各方协同合作。

三是增强适用性。评价标准应兼顾技能培养与用人需求,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衔接。标准需具备前瞻性,以法律框架保障其适应技术更新,确保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四是注重系统性。通过综合统筹岗位要求、学习领域和职业路径,实现纵向技能等级与横向岗位的有效衔接。法律框架保障职业教育灵活性,解决当前人才培养问题并预留发展空间,以适应数字经济动态需求。

健全技能人才资格评价认证机制

通过法律框架构建数字经济技能人才评价认证机制,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和职业教育体系与数字经济需求紧密对接的关键。

一是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扩大服务。优化评价认证机构布局,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提升运作效率,扩大服务半径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促进数字经济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借助先进技术提升服务精准性,确保评价认证体系在法律框架下适应市场变化,支持数字经济持续发展。

二是统一标准,规范流程,提升效能与质量。统一评价认证标准,通过法律框架和标准化评估指标保障公正性和一致性,确保各方合法权益。规范操作流程和法律约束提升效率和质量,推动机构优化服务,确保职业教育体系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三是完善培训制度,推行多层次认证,确保合法合规。完善职工培训制度,通过法律法规保障培训计划的连续性和实施,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建立法律监督机制,明确认证机构资质和责任,确保认证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四是将认证结果作为职称和聘任的法定依据,确保有效性。将认证结果作为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的法定依据,通过法律条款明确其权威性,强化职业教育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建立严格法律监督机制,确保认证过程公正性和结果可信度,推动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五是依托法律探索多样化认证模式,精准评估技能,支撑数字经济。探索多种权威、规范的认证模式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支持数字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多样化认证形式,精准评估职业技能,依托法律法规建立标准化认证体系,确保合法性和透明度,为数字经济提供高质量人才保障。

六是探索技能认证与学历证书衔接,拓宽职业发展路径。探索技能认证与学历证书的有效衔接,通过法律框架建立互认机制,提升职业教育体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此举促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构建政府统筹协调工作机制体制

构建统一法律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确保资源配置和政策实施有效,以提升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效率。

一是建立中央部委之间的协调机制。统筹产业政策、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完善法律框架明确职责与权限,确保资源配置合法高效,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整合资源形成协同合力,以法律保障推动政策实施,助力职业教育在数字经济中的创新发展。

二是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协同联动机制。在中央统筹下,地方政府应制定区域特色政策,通过法律手段理顺管理体制,确保与中央政策有效衔接,促进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中央与地方良性互动需法律框架支持,并在职业教育中引入创新机制,以满足数字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三是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同育人格局。加强政府统筹协调,通过法律框架整合社会资源,确保资源配置和政策实施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建立合作分工机制,引入创新实践,满足数字经济对多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四是优化政府部门内部运行体制。完善职能体系和管理机制,通过法律手段厘清部门职责,消除职能交叉,确保政策执行的合法性与高效性。形成一体化工作合力,使职业教育适应数字经济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作者龙圣锦系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甘肃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者高铭系甘肃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来源:人民政协报

05

青岛:以新模式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新优势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激战正酣,全国各地的中、高职院校展现着自己的“高光时刻”。开赛以来,青岛中、高职学校表现抢眼,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等学校已将10余枚金牌收入囊中。

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是青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成果最直观的体现。自2022年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来,青岛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教深度融合、中职学校提质扩优、高职办学规模扩增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青岛特色”市域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新模式。青岛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愈来愈强。

拓宽成长成才通道,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是青岛乃至全省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举措,也是拓宽学生纵向成长成才通道的新模式。目前,青岛有13所中职的135个专业点开展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10个专业迎来650名初中后五年制高职学生,他们将用5年时间接受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教育。“学校自2001年开始实施五年制贯通培养,在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可以说是以往‘五年制贯通培养’的升级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的具体体现。”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党委书记孙信成表示。

相比传统的五年制贯通培养,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在课程设计等方面更加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优化了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如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增设了智能制造技术、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逆向工程等课程。”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教务处副主任王振星介绍了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具体做法。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今年共有15个专业开展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试点培养。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理念、资源平台、师资培养、实践条件建设等7个方面实现了中高职一体化,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在青岛,更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方式正在深入实施。青岛积极构建中高本一体贯通培养模式,实施了中职与高职“3+2”、中职与本科“3+4”贯通培养改革;在专业设置、文化课教学、技能培养等方面,构建与职教高考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通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2023年,全市86%的中职学生通过职教高考、五年制高职、中职与本科 “3+4”贯通培养等方式进入高校就读。

青岛还立足为学生提供优质多元的教育选择,构建起了职普融通联合育人模式。积极开展综合高中、职普融通改革试点,实行职普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学籍互转。2024年,全市19所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22所中职学校与18所普通高中开办职普融通班(注册中职学籍,对口普高提供文化课指导),6所普通高中与7所中职学校开办新型职普融通班(注册中职学籍,在对口的普高学习)。2023年,全市有7021名学生从普通高中转入中职学校就读。

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服务社会经济能级

青岛电子学校实训教室内,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正在青岛海信智动精工电子公司技术骨干的指导下,生产制作电子元器件。在这里,生产作业的作业流程、生产工艺的精细度都与企业一线生产紧密相关,这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深入掌握产线操作的各个环节。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的职业教育过于照本宣科,学生进入企业后很多技能通常需要从头学起。如今通过产教融合,学生可以更早掌握企业生产所需的技能,更快适应岗位需求,为企业节约了大量培养成本。

青岛电子学校发挥专业优势,联合区域9大类领军企业开展产教深度融合,通过更新专业课程、高度还原生产一线、搭建集团化联盟等举措,实现了课业跟着产业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衔接,蹚出了一条校企双赢的产教融合之路。

职业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才能焕发更多生命力。青岛以创新推动产教“双向奔赴”为愿景,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为载体,建立产教融合企业服务信息系统,成功遴选培育出2个国家级、56个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4所职业院校的6个专业入选工信部全国首批产教融合专业试点,6所职业院校入选山东省级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2023年,青岛成为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

同时,青岛职业教育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了专业设置跟着产业走。“十四五”以来,市教育局聚焦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支持中、高职院校增设“急需紧缺”专业、重点专业和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兴专业,组织中等职业学校新增了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等专业,在高职院校设立6个工业互联网学院(专业)。目前,全市11所高职院校、51所中职学校共开设270余个专业点,涉及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轨道交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等重点产业。

青岛构建起了校企合作联合育人模式,抓住承担国家现代学徒制改革和“1+X”证书制度试点、中德职教合作等契机,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仅现代学徒制试点已安排资金5000万元,1万名中高职学生受益。聚焦解决校企合作中的“校热企冷”问题,积极探索“3+1+2”校企共育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缩短了企业所需人才培养的时间,该模式在海尔集团成功试点。依托中德职教合作平台,创立校企双元主体、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的“双元三地”人才培养模式,获2022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高端引领强化保障,发展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正在进行中。这项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升级而来的赛事举办历史悠久,是推动培养更多适应新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平台。

连日来,青岛的职业学校学生表现不俗,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接连斩获金牌。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团队获得公共管理与服务赛道母婴照护赛项(中职组)金牌,为青岛夺得本届赛事首枚金牌,而后青岛经济职业学校、青岛华夏职业学校、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等中高职学校陆续夺得多个赛道的金牌。

多年来,青岛突出“金牌”引领,将技能大赛作为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2024年,市级财政安排资金600万元补助承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学校,安排资金363万元奖励大赛获奖学校。

青岛还持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后劲,增强其未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别突出了“内涵”发展,重点打造品牌职业院校和专业,投入约1.2亿元,支持“双高计划”院校建设;按照每校2000万元、每个专业400万元的标准,支持立项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和特色化专业;投入1亿元,重点扶持适应青岛产业发展的50个高职专业。注重“双师型”教师建设,每年安排特聘兼职老师资金700万元,强化实践教学。共培育省高水平中职学校10所、省中职特色专业20个。

此外,青岛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也在寻求新突破。持续打造中德职教合作特色品牌,建成“职业教育(青岛)国际客厅”、中德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机电专业能力中心等中德职教合作平台,中、德、老挝三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项目已完成5期353名教师培训。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西海岸中德应用技术学校与新西兰培黎实训基地共建“培黎墨子工匠学院”,青岛电子学校在尼泊尔开办全国首个中外合作中职学校。


来源:青岛日报

NEWS

地方热点

01

新疆:一场大赛推动车间、课堂向“新”而行

——在新疆,按照国赛标准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

让企业“看到了新办法”,让职校、技校“找到了新不足”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中,无论是电工、美发、茶艺等传统项目,还是机器人焊接、信息网络布线、无人机装调检修等新赛道,参赛选手以及参赛单位都表示“学到了新技术”“看到了新办法”“找到了新不足”,“向新发展”的声音充盈在比赛中。这场比赛以国赛标准推动了多种职业在新疆的“向新而行”。

“原本我只是想学习一门技术,在县城开店赚钱养家,但一次次比赛的成功让我想要去更大的舞台。”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颁奖现场,美发项目金奖获得者、新疆洛浦县高级技工学校学生美合日阿依·艾萨挥舞着手中的鲜花激动地说。

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新疆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已经连续举办两届。今年设置了33个竞赛项目,吸引全区1.5万人参加初赛。参赛选手中,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参赛积极性尤其高。

“学到了新技术”“看到了新办法”“找到了新不足”……“向新发展”的声音充盈在比赛中,无论是电工、美发、茶艺等传统项目,还是机器人焊接、信息网络布线、无人机装调检修等新赛道,这场比赛以国赛标准推动了多种职业在新疆的向“新”而行。

技能教学提高了“地位”

在新疆喀什技师产业园信息网络布线项目比赛现场,不少选手从搭建机箱开始,将一圈圈网线对接、固定、搭建。简单的布线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这很难吗?”

“看似普通,其实考验很多技术点,比如布线的流畅性、互联网调试的准确性等。”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裁判长、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教师林洪伟说。

其实,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教授与实践中,“扎实基础”一直是第一课,然而,随着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基础技能”常常会被忽略。

去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第一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相较于去年比赛现场,今年选手的规范性、对时间的把控精准度更高了。”作为新疆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选手、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员,王伟永有着切身体会,“比赛让全疆各院校、企业都对这门技术更加重视。”

除了选手、裁判员,王伟永还是喀什技师学院教师,专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在他看来,去年的一场比赛改变了这门课程在学校的“地位”。

就以耗材费为例,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喀什技师学院在信息网络布线课程的耗材费在10万元左右,招收了4个班学生;但2023年至2024年间,耗材费增加到了30万元,不仅招收了5个班学生,还设立了2个预备技师班。

“基础打得牢,实践跟得上,学生毕业就能找到对口工作,我们的就业率都在98%以上。”王伟永说,“事实上,职业技能大赛让学校的技能教学都提高了‘地位’。”

打开“窗口”弥补车间、课堂缺失

“以前提升能力都是依靠设备,设备更新了,我们跟着学。现在技能提升靠比赛,每一场比赛都能带来新东西。”电工赛项选手班永柱说。

班永柱是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职工。自技能竞赛举办以来,他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每年技术都在更新,不去学就无法胜任现场的工作”。

随着时代发展,电工早已从最初的配线、安装、检修,发展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在班永柱看来,生产一线的职工很少能够专门腾出时间去了解技术的发展,而技能竞赛给予了一线职工学习晋升的机会。

“这次比赛之前,公司专门派我们去沿海地区企业观摩学习。”班永柱说,在观摩学习中,他被数字孪生技术在电工实操中的应用所吸引,“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完全是将现场一比一数字建模,一眼就能看到生产情况,特别方便。”班永驻将这几天的收获记在笔记本上,“这些新技术我都带回去研究研究,看看企业还有哪些地方能够升级改造和优化。”

电工项目比赛中,收获颇丰的还有现场巡检的“赛场经理”、喀什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专业教师拜合提亚尔·拜科日,经过两天的现场观摩,他明显感觉到了学生的差距。

“我们的学生在编程方面理解有限,实操没有跟上。”拜合提亚尔·拜科日说,“再加上学校没有比赛专用的设备,学生一直在其他软件上练习,肯定有一些差距。”

“这场比赛最大的收获就是让老师和学生都意识到课堂缺失的部分,及时弥补,及时调整,相信学生的技能一定越来越好。”

不仅如此,一家企业专门为大赛电工项目组装了一台新设备,并且这台设备将留在喀什技师学院,供学生教学使用。

技术得到传承

“刘老师,那我得叫你一声师父了。”

“你叫我东林就行,放心,到了长春我肯定好好教你数控车。”简单的口头承诺见证了两所学校、两个地区的技术传承。

为了备战这次技能大赛,阿勒泰地区人社局与长春科技学院联合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赴援疆省市赛前集训,31岁的李启鑫登上前往长春的飞机,参加数控车项目集训。

然而,在长春等待他的老师竟是一名22岁的年轻小伙。

“见到第一面我都有点愣住了,他和我弟弟一样大,技术好不好?能不能教会我?心里面没有底。”李启鑫说。

但这些疑问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他的技术很扎实,特别是数控车的编程上,操作熟练,反应快。”

在之后的攀谈中,李启鑫慢慢知道,22岁的刘东林曾多次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和选拔赛,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我觉得他配得上‘工匠’这个称号”。

相比之下,李启鑫在数控车方面属于零起步。“您在用平行线画图输入尺寸时可以左手用小键盘右手用鼠标画图,这样可以提高画图速度”“这些地方可以连续加工,提高比赛效率和质量”……在短短两个月的学习中,刘东林因材施教,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他一个星期时间内就学会了使用数控车软件。

从细节入手,李启鑫在刘东林的带领下,从1小时左右画图出程序,提高到40分钟、再到30分钟完成;在第一次使用车床加工时,刘东林更是手把手教学,时时提醒李启鑫记录加工时的易错点,在加工完成后还会进行复盘,找问题,想办法解决……“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响亮口号,在这一刻被具象化。

“我的数控车技术有了很大提升,为迎接下一次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次比赛没有拿到前三名,但回忆起学习的过程,李启鑫眼里充满了光。

(记者:吴铎思 马安妮)


来源:工人日报

02

甘肃:创新驱动发展  赋能人才培养

酒泉职院着力建设全国现代种业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


近年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紧盯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地方发展为使命,构建产教融合供需对接机制,在培养现代种业技术人才方面深入探索实践,成效显著。

去年11月,全国现代种业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酒泉职院召开,由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农业大学和酒泉职院三家单位牵头,联合种业行业龙头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上下游企业等98家单位,组建成立全国现代种业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制定《全国现代种业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方案》,为加快破解育种技术难题提供智慧方案。

科教融汇  打造种业技术创新平台

今年夏天,酒泉职院生物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成国峰带着对农业的热爱,入职酒泉芯农研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半年的实习过程中,他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并被公司认可,选择留任公司生产部工作。

今年,酒泉职院累计投入300万元用于挖掘、积累育种材料和资源,先后从科研院所和企业收集购买洋葱、菠菜、胡萝卜等作物育种材料和品种资源2000余份,培育出“芯研”1号至5号5个洋葱新品种。通过校企共建室外人工气候室,加大适宜区域规模化种植、优质高产、综合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筛选力度;校企协同流转高标准农田170亩,拓展培育特色农户订单50余户,户均增收1.1万元,实现校企双向赋能、双向奔赴,形成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如今,共同体建设为生物工程学院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试验农场、实验室、工作站、研究院所联建联用,教、科、训、产紧密结合,从创新知识产权到成果转化效益链条一体化推进,实现资源共享互补。通过组建“行业能工巧匠+院所技术推广专家+专业教师”科技服务团队,打造“教室+技术+网络+实践”四维技术培训课堂,服务共同体企业开展技术推广、经验交流、成果提炼。

组建共同体  构建种业行业核心体系

今年,酒泉职院农业技术类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企业满意度超95%。

全国现代种业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后,酒泉职院建成现代农业技术、组培技术、生物检测技术、室外人工气候室等集教学、科研、实践、生产于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今年,酒泉职院与多家企业联合申报《洋葱种质创新及新品种示范基地建设》等重大科技项目,构建起“行业+企业+专业”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拓展教学基地,开展多种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按照“引企入教、推教入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工作思路,全国现代种业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不断集聚专业人才,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增效,与敦煌种业共建产业学院,组建博士科技团队2个,为同庆种业、华美种业等20余家龙头企业破解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人参果组织快繁技术等10余项瓶颈问题,每年开展涉农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培训超2300人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贡献度大幅提升。

创新驱动发展,实干成就梦想。酒泉职院紧紧围绕“新双高”创建计划,立足教育强国战略,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区域种业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酒泉日报记者 张静 通讯员 柳立新)


来源:酒泉日报

03

黑龙江:打造职业教育改革“龙江模式”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育多元化人才、传承技艺技能、推动就业创业的职责,黑龙江省不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在甘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首农黑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建国正给畜牧养殖班的同学们上一堂特殊的分享课。

  甘南县首农黑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建国:“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再把企业的理念讲给他们,之后到了企业一点拨,直接就能上手工作了。”

今年,全省首次实施职业教育县域落地人才一体化培养项目,甘南县根据当地龙头企业需要,由省高职院校、企业、县职教中心学校共同设计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目前已经涵盖机电、计算机、畜禽养殖技术等10个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有效缓解县域内产业升级和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

甘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生任思宇:“刚来的时候其实工作方向并不明确,但学校提供了这个条件,让我有了更好的人生定向。”

目前,甘南县职教中心学校也成为了全省首批启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中等职业院校。

甘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于东泽:“把企业的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进行前置,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改革不仅要留住人才,更要因地制宜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不久前,漠河文化旅游学院挂牌成立,这所学院将依托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培养适应漠河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今年,学院首批设置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两个专业。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敬海新:“创新实施‘前店后校’管理模式与‘旺工淡学’培养模式,努力创建职业教育的‘开发区’,打造开放办学的‘试验田’,为推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边境城市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作出贡献。”

目前,黑龙江已经入选“部省共同探索省域职教体系改革新模式”试点省份,将围绕部省共建职教改革试验区,打造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龙江模式”。

黑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张树舰:“推动‘企业+中职+高职’的县域落地人才培养计划,建好建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共同体,推动职普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专业群。”


来源:东北网

保定教育发布
通过新媒体发布保定市教育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解读我市教育政策,提供政务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