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快讯
吴岩:职业教育重点做好四件事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9月26日(星期四)上午10时30分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职教相关摘录如下)
央广网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职业教育的,相信大家也非常关注。我们知道,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的沃土。请问教育部将如何进一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谢谢。
吴岩:我很愿意回答你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有一道槛必须迈过去,这就是新型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要有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在这里,我想给大家通报一组数据:职业教育每年培养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全国总工会最近4年评选出的4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有32位毕业于职业院校。2022年评选出的30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有18位毕业于职业院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确实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四件事。
一是推进职普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开设职业体验、技能类课程,从小培养学生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在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一批综合高中。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进一步完善职教高考内容与形式,优化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衔接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选择路径。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做实“一体”(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强“两翼”(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政产学研方面推行“四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提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适配度。
三是提升办学能力和培养质量。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深化产教融合,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基地等关键要素改革,加强“五金”建设,打造“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
四是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一技在手、一生无忧”深入人心,让职业教育更加美丽,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谢谢。
来源:教育部
职教聚焦
01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发挥技能竞赛“风向标”作用,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认识到“有技者事竟成”,增强职业认同感
融会贯通化学、生物、电气等“十八般武艺”,在水处理技术赛项中一马当先;将零件尺寸误差控制在正负0.002毫米,技高一筹赢得数控铣项目冠军;每天训练汽车技术达14个小时,斩获该赛项金牌……近日,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取得36金9银4铜的佳绩,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
世界技能大赛是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代表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是我国第七次参赛,今年这份“成绩单”更加凸显我国职业技能水平和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看数量,今年我国派出68名选手,参加全部59个项目的比赛,是参赛选手和项目最多的一届,技能人才队伍更全;看质量,参赛选手荣获36枚金牌,高于往届,并斩获大赛最高奖项——阿尔伯特·维达大奖,技能人才实力更强;看后劲,选手平均年龄仅22岁,并在多个首次参赛项目中摘金夺银,折射技能人才潜力更足。
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当前我国正广泛深入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加快完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这些技能竞赛为技能人才搭建了展示技艺、交流切磋的平台,并激励更多劳动者争做高技能人才,在促进就业、培育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技能竞赛倡导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有助于激发更多年轻人的职业梦想。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上,珠宝加工项目冠军张宇鹏感慨:“技能改变命运,技能成才不是梦”;焊接项目银牌得主胡泽宏说:“用技能实现人生理想。”脚踏实地,锤炼一技之长,任何职业都能施展才华、大有可为。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彰显了全社会“崇尚技能、重用技能、尊重技能”的鲜明导向。发挥技能竞赛“风向标”作用,能够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认识到“有技者事竟成”,增强职业认同感,促进“有技能、好就业,高技能、就好业”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技能竞赛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促进人岗供需匹配。在今年的世界技能大赛上,可再生能源、机器人系统集成等6个项目首次集中亮相,反映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热点、新趋势。当前,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对劳动者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技能竞赛紧跟产业需求动态调整赛项,能够有效指引相关院校和企业感知市场变化和就业机遇,培养新型技能人才。比如,广东省就有多所技工院校将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订单班”“实验班”教学,并探索将新赛项转化为新专业,增强学生专业本领,取得更好的就业成效。
技能竞赛还有利于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形成更大人才红利。我国正在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以技能竞赛为牵引,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今年以来,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等技能竞赛先后举办,形成共促技能人才发展的浓厚氛围。接下来,第四十八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办,期待我国涌现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技能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02
从青年技能人才到大国工匠,路有多远
从青年技能人才到成为大国工匠有多远?
为审视当前制造业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探讨大国工匠、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破局之策,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萌课题组今年上半年深入一线调研,调研主要面向45岁以下的一线青年技能人才,覆盖全国30个省份的中高端制造业企业。回收有效问卷1517份,访谈材料78份。
调研结果显示,一线青年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总体上表现出较高水平,具备“大国工匠”的基本素养。课题组撰写报告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建议: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大政府技能培训的力度,加强对社会保障的宣传力度,完善对一线青年人才的福利保障政策,学校、政府、企业、青年人才共同努力提高职业与教育适配性,加强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和教育,等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
“实现人才强国,离不开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蔡萌说,但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索的问题。
要让更多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
一直以来,对于“大国工匠”这个词,宝鸡机床集团首席技能专家田浩荣觉得,这是包括他在内每一个技术工人的向往。
身着蓝色工服、戴着眼镜的他,每天的工作,是在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中开启的。投身技术一线30多年,他干过总装钳工、刀架刮研,也干过普车箱体装配,“累计装配各类数控车床上千台,完成各类中高档高附加值新产品和试制任务30多种”。由他探索完成的“田浩荣数控车床主轴装配操作法”,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自己干的活,自己要放心。”这是田浩荣的口头禅。为了让自己放心,他严格把控每一处细节。
“我觉得自己现在还不是大国工匠,但这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他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3年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各类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
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田浩荣认为自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装配钳工”,当然也是企业生产线上数控车床机械装配方面的关键人才。他在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专门提出建议,建立完善中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我国企业现阶段招收工人,主要是来自职业院校、技工学校还有部分初、高中毕业的学生。职业院校和技校毕业的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和企业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初、高中生更需要学习技能知识,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当前,职业院校和技校培养出的学生,还不能做到和用人单位无缝对接,用人单位需要进行岗位培训。职业院校需要努力探索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田浩荣建议,可以在初、高中“适当加入一些职业技能培训课,适当走入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里的各种职业性质,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准备。田浩荣建议,要让职业教育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让更多的企业参与技能人才的培养。
调研期间,蔡萌与田浩荣也探讨过这个话题。蔡萌发现,尽管青年技能人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他们在技术更新、知识深化、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一线青年人才在资格证书获得方面,占比最多的是获得过1个资格证书,为24.19%。没有获得过资格证书和获得过两个资格证书的群体占比分别为23.40%和22.68%,获得过4个及以上资格证书的人占比最少,为14.37%。入职后为了掌握工作技能所需的时间,一年以上才掌握工作技能的有23.27%,“不在少数”。
“同时,在面对新技术和创新时,青年技能人才需要不断学习,适应传统技能和现代科技的融合。”蔡萌说。
多方努力共促青年技能人才成长
在刚刚结束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中国代表团以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的成绩,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在68名参赛选手中,男选手58名、女选手10名,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2岁,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25岁。
“他们有成长为未来大国工匠的潜质。”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景凤专门以焊接专业为例,讨论了大国工匠的培养。她提到,我国在培养一线青年焊接技能人才方面,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各个技工院校焊接专业招生数量或企业职工焊工培训数量与我国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焊工的需求之间存在差异,社会总体上需大于供,部分行业的焊工存在技能水平低、职业素养差的问题。
“我看到一些行业或企业通过与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合作,以订单方式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如核工业领域,在很多技工院校都有焊工班,有效解决了近几年核工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焊工的需求。”刘景凤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刘景凤认为,职业教育体系如果想更有效地满足焊接等关键领域对青年技能人才的需求,应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方面,将焊接技能所需的“应知”与“应会”有机结合,激发年轻人的学习兴趣。
“通过理论知识学习,让青年人更容易理解技能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做到事半功倍。”她说。
蔡萌则提到,社会普遍存在重视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这种价值观可能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方向和重点。目前,社会存在职业污名化的现象,将某些职业或行业标签化,导致公众对其产生偏见和误解。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一线青年技能人才认为“自己的职业与技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性”。同时,在1517名参与者中,27.4%的受访者认为职业污名程度较高,10.9%的受访者认为非常高。蔡萌认为,职业污名化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需要通过相关措施加以缓解和改善。“因此,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人才评价体系多元化,纳入职业技能评价,鼓励不同类型的人才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公共宣传和教育改革等措施,正面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对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尤其是注重社交媒体平台上大国工匠的形象传播策略。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塑造公众意识、传播文化价值的重要渠道。大国工匠作为代表国家精神和技艺传承的重要符号,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显得尤为重要。”蔡萌说。
近年来,我国技术工人、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有所提升,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有差距。“年轻人处于事业起步阶段,合理的薪酬水平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蔡萌建议,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帮助一线青年技能人才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企业内部也可以进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一线青年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缩小与其他行业的薪酬差距;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留住人才的重要基础,应提供包括医疗、养老、住房补贴等在内的福利保障,确保他们的生活稳定。
为青年技能人才成长为大国工匠提供孵化平台
“人才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支撑作用。然而,人才缺口近些年成为制约中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障碍,多数制造业企业面临结构性缺工问题。”蔡萌说。
他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中高端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企业难以招聘到符合用工标准的青年人才、新入职青年员工离职率偏高、青年技术工人流失案例增多。
“上述问题在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及三四线城市尤为严峻。”蔡萌强调。
工作环境恶劣、健康状况不稳定,也会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青年技能人才的发展。在调研中,受访的一线青年技能人才告诉蔡萌,工作环境是他们考虑进入制造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需要被列入考虑,青年技能人才心理不健康对工作有一定负向影响,甚至会降低效率及生产力,“应重点关注”。
为此,他建议,企业应采取全面措施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包括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同时改善工作环境,为青年技能人才成长为大国工匠,提供更好的孵化平台。
同时,青年技术工人面临新技术的冲击和压力。
刘景凤也提到,随着焊接自动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掌握一定手工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智能焊接操作工作,手工焊的比例将会逐步降低。
“但依然会有一些行业存在复杂构造的、批量小的产品或工程的焊接,需要手工技能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至少目前我们做不到将手工焊接特别是电弧焊用机器人或其他自动化焊接设备完全替代,我们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需要培养足够数量的手工焊工。”刘景凤说。
对此,企业应当更深入地参与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以提升其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近些年来,技能工作与技术工作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未来将更加需要技术与技能复合型人才。“在相关政策方面,应当激励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让企业为青年技能人才学习提供更多机会。”刘景凤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
03
深化产教融合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多年来,在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教育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首先,产教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通过产教融合,颠覆性创新技术能够更快融入教育体系,促进培养掌握最新科技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产教融合,企业也可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教育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形成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此外,产教融合不仅促进技术和资源的整合,也能够推动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交流,促进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其次,产教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一方面,产教融合通过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知识、技术、人才、资金、设备、技术等要素在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实现了企业与学校之间资源的开放共享。另一方面,产教融合可使教育更贴近产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和科研攻关领域,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另外,产教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产业体系的全面转型升级是实现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产教融合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研发中心、实施联合培养项目等方式,加速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结合,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兴起,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坚实基础。
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有以下创新路径。
第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确保职业教育体系能够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一是可借鉴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验,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深度合作。该校联合孔子学院、外方院校及泰国铁路企业,共同开发高铁人才培养体系,在促进中国高铁标准和技术在泰国推广应用的同时,直接为铁路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依托高校加强工匠学院建设力度。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工匠人才培养的号召,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师资、课程、实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建成工匠学院。聚焦船舶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岗位,通过小班化教学、一对一导师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第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巩固并提升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一是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确保创新链条的紧密衔接。如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联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探索“产业引导、校企共建、项目载体、团队推进”建设模式。通过共建中建钢构学院,开展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和高端人才培养,解决企业各类生产技术难题,满足区域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技术需求。二是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由学校和企业共建科技成果库,推进科研财务一体化管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有力支持。制定详细的成果转化流程和利益分配机制,尤其是提升科研人员自主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三,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一是联合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可借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探索“四主体双导师”协同育人模式,即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作为育人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创新中心”,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科研项目攻关和实习实训,全面促进教育链与现代产业体系有机衔接、联动发展。二是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欢迎企业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参与科研项目。三是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其“芯火”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了一套全面的评价机制,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重视其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及与产业链需求的契合度。
(作者:汪洋 郝冰,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来源:工人日报
04
正确认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
建设教育强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高水平的中等职业教育。然而,近年来,中职学校数量和学生比例逐年下降,多地出现中职学校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社会上“取消中职、普及普高”呼声愈发强烈。
在种种社会舆论的裹挟下,我们不能简单地取消中职教育,而是要消除“空小散弱”的中职学校,使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更加优化,与区域产业发展更加匹配,扩大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供给,夯实我国职业教育质量。
当前,需要正确认识中等职业教育的时代价值。高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靠中等职业教育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尽管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预计到2025年,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技能人才缺口就将达到近3000万人。同时,我国2.8亿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了71.1%,大量低技能人才亟待通过职业教育快速升级为中技能人才。
同时,稳定就业市场供需平衡要靠中等职业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我国就业市场面临着劳动力年龄结构“未富先老”与劳动力层次结构“未普先扩”两大挑战。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多数职业适合的初始就业年龄在15岁至24岁之间。倘若削弱中职教育的发展,无疑会加剧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失衡,使得年龄适宜的劳动力更加供不应求。并且,考虑到我国仍没有全面完成产业转型升级,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并没有完全结束,特别是针对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需要以一定规模的中等职业教育形成合理的劳动力结构。
然而,现实中确实出现中等职业教育“关停并转”的现象,这一现象之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在何方?
笔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兼顾“基础性”和“融通性”双重发展属性。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一部分,要夯实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第一步。中职学校要发挥好为高职院校、职业本科院校提供高素质生源的基础作用。随着我国教育结构上移,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逐渐淡化,中职学校更多的是要面向学生生涯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无论是基础文化素质、基础技术技能还是基础性的立德树人。
同时,中等职业教育要与普通高中教育形成在选择道路、学习道路、评价道路上的全面融通。中职学校给予学生的不再是面向一技之长的就业教育,其价值追求要从过去的满足“就业所需”转向“发展所需”,更要与共同富裕、美好生活、体面劳动挂钩,让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之后,能够增强自信心,凭借能力就业并获取合理薪酬,最终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夯实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需要我们深化普职融通,推动普职协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等同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也是属于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深化普职融通不可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二元对立起来,而是要通过举办综合高中等方式,在学籍转换、课程共享、学分互换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对一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提升,深化高中内涵建设,有效缓解普通高中多样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同时进一步促进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注意的是,“深化普职融通”作为一项国家宏观战略,不能搞“一刀切”,应允许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需求情况作适当调整,让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现实是,中职学校在升学趋势下办学定位正在逐渐模糊。2022年,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和本科继续学习。但是,部分中职学校在升学趋势下陷入了“唯学历”的误区中,忽视其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色,导致办学定位不明确。这会使得中职学校在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进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前景。为进一步追求升学率,一些中职学校过分强调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操作的训练。虽然学生在升学考试上的表现有所提升,但是专业能力上的不足将会影响其未来的学习适应力与就业竞争力。
同时,升学浪潮下的中职学校与地方社会经济需求的对接度正在逐渐降低。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358个专业。在顶层设计层面,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覆盖了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是在提高升学率的导向下,部分中职学校设置更多侧重于升学的专业,而不是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导致区域中职学校专业同质化情况严重。并且为了追求更高的理论考试成绩,有些中职学校弱化或忽视实习实训环节,地方企业参与中职学校办学深度越来越浅,导致针对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逐渐下降,对产业与就业市场的变化感知能力逐渐减弱,教育内容和方向的调整不够及时。
此外,当前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运行体制上属于不同管理主体,中高职一体化在实际工作中的教学实施与管理难以有效衔接。两个培养层次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实际上难以基于共同的理念与标准,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教学标准不统一,在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的教学资源配置难以实现一体化,与长学制相适应的教研、质量评价与管理机制的一体化很难在实践中有效落实。
当前,我们需要把握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以提升中职学校办学能力为关键,打通中职学生学历提升和技能成长的“直升”通道,锚定课程与教学改革,通过政府、区域统筹,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各方面进行一体化衔接设计,有效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同时,夯实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基本盘”,优化资源布局结构,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确保每个县(区)原则上建好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
搭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立交桥”,探索建设普职一体化的特色综合高中。但是,综合高中所提供教育的复杂性对师资、设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会给学校的办学带来更大的难度。因此,推进综合高中建设不能立即大规模开展工作,可以选择有条件的基础教育发达区域进行试点,在学校内部统一学籍、打通学分、灵活转化轨道,推动学生的多元个性化发展。
(作者刘晓,系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
05
产业专业就业相促相融
安徽阜阳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范式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安徽阜阳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如何推动人口大市向技能人才强市转变?阜阳的答案很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重要驱动力。由此,阜阳在全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全面打造“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和“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的“三转四像”职教模式,促进了产业、专业、就业“三业”联通和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引了改革方向,帮我们明确了未来发展路径。”阜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齐明砾说。
“校长围绕厂长转”,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是导向,产教融合是关键。”在阜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宇看来,阜阳历经十余年打磨出的“三转四像”职教模式,比较系统地解决了产教深度融合的问题。
按照“校长找厂长”的基本思路,阜阳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先后与航天科工、中电科、京东集团、江淮汽车、昊源化工等2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理想汽车订单班等特色班、订单班52个,探索出“引企入校、前厂后校、创新创业、校校合作、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10多种校企合作模式。
紧密对接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职业院校,也因此收获了人才培养的红利。阜阳技师学院毕业生王袁帅,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中崭露头角,22岁便留校任教。
通过深入实施“三转四像”职教模式,阜阳市的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内涵持续提升,全日制在校生增加到22.3万人。
“专业围绕产业转”,对接产业发展方向
说起位于阜阳所辖县级市界首的阜阳科技工程学校,当地企业金兰金盈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彬彬对该校在对接企业的人才供给和技术服务方面竖起大拇指,“他们真正把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中”。
这句评价说到了该校校长于洪波的心坎上。在于洪波看来,破解产教融合“校热企冷”问题的关键是在源头处便让职业院校和企业融为一体。“在设立专业之前,我们就借助校企联合体平台与企业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校领导带着中层干部到企业潜心调研,弄清楚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何种专业培养和技能练就路径可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只有校企齐发力,才能把人才培养好。”于洪波说。
在充分且深度地实现校企信息共享后,学校专门为企业开设了一个校企深度合作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均由校企双方合作制定,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双轨并行。
如今,界首正着力打造“工业强市、产业兴城”发展品牌,如金兰金盈铝业一样,深耕本地特色的再生金属、再生塑料两大资源循环利用的中小微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而这些企业乐于把资金投给界首的重要原因,便是有阜阳科技工程学校深入细致的校企对接服务。
在保障技能人才的按需供给方面,阜阳市发挥了部门联动作用,由人社部门牵头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定期发布机制,教育部门牵头统筹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招生计划。从总体布局上使全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有重点、有计划地紧密对接阜阳市十大特色产业,尤其是八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2023年,阜阳市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专业点63个,2024年新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技术等专业点50个。开展专业资质清查,对于不适应产业发展且招生困难的专业果断停招,如今已基本形成了新能源、医药健康等五大优势学科专业群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15个高精特新专业。
“教学围绕生产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比亚迪、宁德时代、西门子等多家企业均与阜阳多所职业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育人,如建设了西门子技术(阜阳)产业学院、比亚迪(阜阳)产业学院和宁德时代后市场(阜阳)培训中心等。
阜阳市还积极引进企业的真实生产,把企业现行的技能标准、生产流程、企业文化嵌入教学全过程,把企业的专家、能工巧匠和国内知名的世赛教练、专业导师聘任为学院客座教授、兼职教师,让企业深度参与学院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工作。
阜阳技师学院与北京航天新风校企合作打造一流智能制造专业群,专门组建生产班,每年选拔30名优秀师生进入企业生产一线锻炼;北京航天新风选派8名“大国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驻校任教。位于阜南县的阜阳理工学校与纽龙船舶合作建立船舶发动机关键中小零部件制造生产线,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共同培养具备实操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等,助力越来越多的职业技能人才加速成长。
“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这段话成为阜阳市无数职业院校校长的办学“座右铭”。踏实、接地气、淳朴,皖北人特有的性格特征也成为阜阳职业教育的发展底色。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勇担使命,努力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赵宇说。
(记者 方梦宇)
来源:中国教育报
NEWS
地方热点
01
天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鲁班工坊成为“金名片”
今年9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愿同非方深入推进‘未来非洲职业教育’计划,共建工程技术学院,建设10个‘鲁班工坊’。”
远在吉布提的亚吉铁路高管人员费利蒙看到消息后,异常兴奋。2018年,同样是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技能培训。2019年,由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吉布提工商学校共同建设的非洲首家鲁班工坊,在吉布提落成并投入使用,开设铁道运营管理、铁道工程技术、商贸、物流等多个专业,这让从小生活在铁路周边,一直怀揣“乘火车走向世界”梦想的费利蒙,有了在家门口学习现代铁路技术的机会。
“12年前,中国帮我们建设了亚吉铁路,它是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也是东非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如今,鲁班工坊让吉布提青年在这里学习到了先进技术。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鲁班工坊落户非洲,感谢中国为我们送来的这些弥足珍贵的特殊‘礼物’。”费利蒙激动地说。
鲁班工坊是天津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也是天津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探索和创设的创新型职业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双方院校基于平等合作、优质优先、强能重技、产教融合、因地制宜五项原则,采取“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的方式,通过共同建设国际化专业,共同开展师资培训,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将中国优质职业教育和产品技术与世界分享,合作交流、互学互鉴,在职业教育领域搭建技能传播与人文交流的平台,积极培养合作国家经济产业发展急需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
就在更多非洲青年憧憬未来之时,乌兹别克斯坦青年阿图尔·米哈伊洛夫也在家门口开启了学习中国先进技术之旅。
9月7日,由天津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揭牌运营。该鲁班工坊是全力落实中乌元首重要外交成果的重要举措,是中乌两国元首高度关注的教育合作项目,由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积极推进建设。这也是天津在继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和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之后,在中亚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的第三家鲁班工坊。
工坊聚焦数字乌兹别克斯坦2030发展战略,采用“一坊两中心”建设模式,将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两大专业课程开放性嵌入乌方专业中,携手京东物流集团、天河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了9个国际化课程标准、2部中俄双语教材以及12册实训指导书。教学中心配备先进的智慧物流模拟实训平台和信息技术实训装备,生产实践中心将于2025年3月投入使用。目前,已有2000余名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的学生在此接受技术技能培训。
阿图尔·米哈伊洛夫开心地表示:“来自中国的先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丰富了我们的思维,现在我们在这里学到的编程技术将来会用到实际工作中,助力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
自2016年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建成第一个鲁班工坊以来,天津已先后在亚欧非三大洲23个国家建成24个鲁班工坊,中外共建的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动车组检修、现代物流、中餐烹饪等57个专业进入合作国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学历教育达到2.5万人,实施技能培训3.3万人。
新中国成立75年来,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历史进程中,伴随着国家发展而发展,伴随着国家强大而壮大。天津作为我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职业教育有着深厚的积淀。深化职教办学机制改革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构建“中高本硕”贯通培养的现代职教新体系、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近年来,天津职业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特别是随着鲁班工坊的建设,天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
八载筚路蓝缕,二十四国精诚合作。鲁班工坊不断彰显着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中国工匠精神与携手并进、命运与共的国际合作理念,在全球形成巨大影响力,成为中国教育落实元首外交成果、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和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金名片”。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新时代青春友好的接力棒,正在24个国家的青年手中不断相传……
(天津日报记者:张雯婧 魏彧)
来源:天津日报
02
广东: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新生态
今年春天,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科教城校区,正式迎来“复兴号”“和谐电”两位“新成员”,可实现“车机工电辆”等所有岗位全覆盖。未来,学生将在这里进行普铁、高铁以及地铁等各类业务的培训,这将打通学生到轨道交通职工角色转换的“最后一公里”。
“这是学校实现‘产教融合一体化、教育教学数字化、服务贡献高端化、职教品牌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为学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学校党委书记张竹筠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广东,着力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把贯彻落实的实际成效转化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生动实践。
服务产业,精准育人
每年招聘季,对学校人才培养而言都是场大考。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超九成,到大湾区就业占比超九成。
为何就业数据向好?这和学校“专业围绕产业建,科研围绕需求做”的发展思路密切相关。学校党委书记林洽生介绍,学校坚持瞄准需求增设特色专业,面向重点领域加大制造业相关专业设置,相继增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新能源等18个专业,升级了装备制造、建筑工程等8个特色专业群;发挥专业集群优势,突出二级学院产业背景,新设智慧汽车学院和前沿材料学院,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智能制造、珠宝工艺等专业群,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此外,还及时调整就业困难专业,根据就业状况建立招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动态调整和预警机制。2017年以来,相继撤销了5个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
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当前,省内职业院校建立专业与产业联动调整机制,职业院校围绕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跟着产业去,跟着产业变。2022年,全省高校理工类专业在校生占比超过40%,高职院校为省“双十”产业集群培养超13万技术技能人才。对接“一老一小”服务,加强餐饮、护理、康养、家政、托育、社会工作等领域紧缺人才培养。
搭建平台,协同育人
2022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当中提到的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被视作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体两翼”,成为接下来各大联合体、共同体酝酿成立的指南。
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瞄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安全的关键领域,聚焦智能监控、智慧运维、智能安全预警等“卡脖子”技术,联合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共同牵头发起成立国家轨道交通安全控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9月11日,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首批成员单位覆盖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9所普通高校、42所职业院校、4家行业组织及科研机构、25家行业上下游企业。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牵头成立了广州市智能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全国工业新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等高质量产教科融合平台,依托7个实体化运行的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组建跨界混编的技术创新团队32支,协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有教师用“抱大树”“抱大腿”来形象比喻当前学校的合作模式:“抱大树”即与行业头部企业、区域骨干企业、技术引领企业共建功能平台;“抱大腿”则以院士工作室等为载体,借力业界精英、技能大师、高级工程师等在内的创新智力和新质生产力。
颇有意味的是,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内的不少企业平时是竞争对手,此次也加入共同的阵地,成了“一家人”。
对于不同层次学校、不同企业的“抱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友余认为,向先进者学习是共同体一个重要的使命。
记者了解到,各方在规划产业的同时,也将规划职业教育,整合各自优势资源。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到中职学校,实现分层分类培养、一体化设计,为产业金字塔人才结构一对一精准匹配。
当前,广东省教育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信厅协同推进建设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79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216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108个优质职教集团;高职院校协同行业企业共建共管526个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182个省示范性产业学院,涉及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材料等行业,85%的产业学院直接服务广东“双十”产业集群。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崔文灿 通讯员 赵婵娟 李海楠)
来源:羊城晚报
03
湖北:优质高职现博士引进潮,
有产教融合经验的更受欢迎
9月19日晚,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下文简称“武软”)发布2024年下半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2人,其中博士31人、技术高端人才1人,消息发布仅4天,学校已收到60多位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投递的简历。而在今年上半年,该校已引进21位博士和1位全国技术能手。
这并非个例,今年上半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也引进了28位博士。极目新闻记者从多所湖北优质高职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博士加入高职师资队伍,有力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师资实力。
高职 提升待遇建平台
一位长期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专家介绍,近年来高职院校热衷招聘博士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职教升本的需要。当下职教升本如火如荼,《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15%。
二是提升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要求。职教本科要引领产业发展,必然对教师的技术研究、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校期盼科研能力较强的博士群体承担更多科研任务,提高学校的横纵向科研项目绩效。
三是强校之路的必然选择。从长远发展来看,强校靠科研。在新一轮申报职教本科、拓宽职业教育上升通道的政策趋势下,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双高校迫切需要在科研上发力,这对教师科研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吸引优秀博士加盟,许多高职院校在提升待遇和打造发展平台上下功夫。
武软人事处处长尤小波介绍,本次博士引进以学校拟升本专业为主,均有编制;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或海外留学背景,在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的往届、应届毕业优秀博士,都可应聘;博士研究生可直接参照专技九级兑现待遇,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且在原单位已经聘任的可按原单位岗位等级聘任,在原单位未聘任的可参加学校竞聘后聘任至相应等级;博士入职后签订《人才引进待遇补充协议》,可享受不少于15万元(税前)的安家补贴、不少于2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以及每月2000元的岗位津贴等。学校有丰富的科研支持政策,和企业的产教融合也非常密切,成立了“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和多个产业学院,有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职业教育研究院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武汉市专家科创工作站等,博士们可以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所共建的各类平台,做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成果,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创新成果转化。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提升,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才资源是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校多措并举,成功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仅今年上半年就引进了28名博士。”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给高层次人才提供广阔的科研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学校为每名博士提供安家费10万元。博士研究生在聘期内享受武汉市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相关待遇,并按学校绩效分配制度执行;学校每月支付博士津贴2000元;并拨付博士研究生科研启动经费等等。
“他们既是高学历人才,又大多来自企业行业一线,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特色,为这些博士们提供了天然的职业发展契合点和吸引力。”该负责人介绍,为了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参加各类学术组织,组织博士到浙江大学等进行专题培训和研修。在科研项目申报和人才项目申报中向博士研究生倾斜。此外,学校还积极搭建科研平台,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博士 盼发挥科研价值
“高职院校对博士的重视令人感动,但博士们常有的担心是:在职业院校难以发挥自身的科研价值。”一位正在求职的博士说。
“相较于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略薄弱,但它有它的突出优势:很好的产教融合基础。入职高职的博士,要学会利用学校的平台优势,提升自己的科技服务能力,走好科教融合之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负责人蔡丽博士说,她2018年从武汉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到武职任教,入职后,学校支持她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还让她带领学生参加各项职业技能大赛。当时,她一边努力建设学校正在起步发展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一边利用节假日深入企业调研学习,在入职6年后,她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校级教科研项目3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检索论文十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机器视觉赛项获得一等奖、湖北省工匠杯智能制造赛项获得二等奖。
2012年入职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武汉大学博士唐岳灏也持同样观点。多年来,他一直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研究水利专业热点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降雨条件下土坝漫顶溃坝水力耦合破裂机制与溃口演化全过程数值模拟》项目的资助下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发表了5篇SCI论文,还以此为基础独立研发了基于超算云平台的分布式超大规模计算程序,该程序是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重大滑坡灾害全过程调控设计理论与分析方法》的成果之一,在2023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中,作为主要研究者立项了《地震作用下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及灾变过程模拟研究》课题。作为学校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研究室主任,多年来他坚持带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市场洞察能力。
“今年上半年招聘时,我们特意组织了博士校园行活动,邀请博士们进校参观,也听此前入职的博士们介绍他们的发展情况。”尤小波说。
“那天我听了三位博士的介绍,对我启发很大。2022年到信息学院的于海平博士说,她利用学校的科研平台申报的《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变异U-Net脑组织图像分割模型研究》项目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到商学院的肖滢博士,专业是产业经济,她做了四五年应用研究,已成为国家级资源库课程子项目的负责人,指导学生团队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得金牌,获‘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出版了专著,被评为学校的‘科技标兵’。还有机械工程学院的刘依博士,他引入当年,进行技术开发服务就到账了80多万元。”刚入职武软计算机学院的武汉大学博士余放说,他会坚持应用科研导向,开辟契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我是在企业工作了7年才入职武城职成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任教师,因此,希望把我在企业中的生产经验结合教学授课,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今年入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曾文博博士说,他2017年从武汉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在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了7年,转向职业教育后,他感到,之前自己所经历的严格学术训练和所获得的企业工作经验,都将在未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我会不断寻找那个最好的结合点。”
来源: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