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聚焦
01
提升人才竞争力要找准抓手
【教育沙龙】
主持人:本报记者 晋浩天
与谈人:
石伟平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
陈如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胡 娟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何为人才竞争力,如何提升人才竞争力?围绕这一主题,本期特邀三位教育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展开探讨。
人才竞争力的内涵
记者:何为人才竞争力?人才竞争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陈如平:基础教育领域的人才竞争力,通常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在基本学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方面的效能。
人才竞争力涉及很多方面。具体到基础教育,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公平,即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基础教育资源分配、高质量课程和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普及程度等方面享有的优质公平。二是学习成果,即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等基本学科的成绩,以及这些成绩与国际标准的比较。三是技能培养,即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如语言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21世纪技能(如协作、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效果。四是教育创新,即教育体系在采用和推广新的教学方法、技术应用和课程设计方面的能力。五是教育体系适应性,即其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的需求变化,并为个体未来教育路径和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胡娟:教育的两大重要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因此,高等教育人才竞争力既包括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也包括教师队伍的竞争力;既包括高校拥有和培养的人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也包括人才培养、人力开发的科学过程和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制度环境。理解高等教育的人才竞争力,关键在于把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即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为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的能力。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人才竞争力,有两点在认识上尤为重要:一是不同于商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应是人才在竞争时显示出的能力,而非在竞争中形成的能力。过于强调竞争,会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目的性过强,从而引发视野狭隘、能力单一等问题。而且,过于强调竞争,也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人的竞争力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展现的全面人格、智识和能力等,是非纯粹功用性的,是不同于物的竞争力的。二是整体人才竞争力不是个体的简单叠加,而是多元人才类型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不仅要培养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也要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和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石伟平:职业教育人才竞争力主要指技能型人才的竞争力。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时刻回应劳动力市场之变。可以说,被市场认可的人才,才称得上有竞争力的人才。
技能型人才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技能优势。一是技能匹配度,即人才所具备的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之间的匹配程度。匹配度高,意味着人才能够胜任该岗位的工作要求。二是技能熟练度,即人才在特定技能方面的娴熟程度,这能够反映出其是否具备高效完成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与操作技巧。三是技能稀缺度,即人才所拥有的特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供需之间的不平衡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能否获得更优质的就业岗位、职业发展机会等。四是技能复杂度,即人才掌握技能内在架构与组合的多样程度,决定着其在人工智能时代所从事工作岗位被替代的可能性。五是技能迁移度,即人才将所学技能应用于不同情境的能力,决定着其能否自如应对瞬息万变的工作世界。六是技能钻研度,即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更新技能、追求卓越的专注度,直接影响着其能否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提升人才竞争力,成就之下亦有挑战
记者:目前,提升我国人才竞争力的难点何在?
胡娟: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成效显著。2023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4763.19万人。目前,为进一步提升人才竞争力提供良好的结构性保障,关键在于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实现有三个特点:一是高度重视发展高职教育。这既直接回应社会需要,实现起来也相对容易。二是“存量决定增量”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平均时间是30至50年,而我国只用了20年左右,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的快速增加,必然是“什么条件具备上什么”。三是发展的产业结构背景是以第二产业为主。我国2002年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2012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才超过第二产业。发达国家在开始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之前,一般就已进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状态。
综上,第一个特点是大多数国家在教育大众化阶段都存在的,而第二、第三个特点为中国独有。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要适应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任务较为艰巨。以类型结构和学科结构为例展开来说——
在类型结构上,与发达国家常见的“纺锤形结构”不同,我国形成的是“金字塔形”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高职院校,无论机构数量还是招生规模占比均超50%;以“双一流”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机构数量和招生规模占比则较小,机构数量占比不到5%,招生规模占比不到6.5%。这种底部沉重、顶部陡峭的类型结构,不利于人才竞争力和国家创新力的提升。
在学科结构上,目前呈现“应用导向强、层次结构趋同”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基础科学薄弱,本科和硕士教育阶段理学类毕业生规模占比仅为毕业生总数的6%多,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和主要经济体;本科阶段学科设置集中度高、应用导向强,工学和管理学两个应用类学科本科毕业生占比达51.23%;不同层次学科结构趋同,同一学科若在本科层次体量大,在硕士和博士层次往往体量也大。这种学科结构,没有很好地回应社会对不同学科人才、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还不能有效支撑“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陈如平:我国基础教育成效显著,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国家政策环境支持有力,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普及水平较高。然而,成就之下亦有挑战,提升人才竞争力面临的主要难点是:
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教师队伍素质和专业持续发展等方面有一定差距。在实践中,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依然在发挥作用,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功利性做法时有发生。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有待深入,部分教育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对学生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待提升,缺乏相应课程、教学和专业支持;对于有特殊才能和潜力的学生,缺乏更加个性、灵活和一体化的培养机制。
石伟平:技能型人才竞争力的提升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前端、中端、后端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一环都存在有待突破的难点。
前端难点在于人才生源基础薄弱。与学术型人才相似,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一定的先天禀赋,生源基础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决定技能型人才的成才率与成才高度。回顾历史,在生源基础有保障的情况下,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不少技能型人才成长为各行业的中流砥柱。然而,目前职业院校生源基础未及预期,技能型人才培养难度不断增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短板效应愈发明显。
中端难点在于人才培养质量亟需提高。不同于学术型人才的成长规律,技能型人才成长过程与产业、行业、企业等具有更密切的联系。然而在现实层面,产教融而不合、校企合而不深的现象依旧存在,突出表现为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存在一定脱节,课程结构与岗位所需完成的任务结构存在一定脱节,教材内容与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存在一定脱节,教师素养与“双师型”教师胜任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等。
后端难点在于人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在传统观念影响下,相较于学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往往在薪酬待遇、工作环境以及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面临较大差距,这无形中削弱了个人主动选择技能成才道路的意愿与决心。
优化结构,在关键环节下功夫
记者:提升人才竞争力,您有何建议?
胡娟:提升高等教育人才竞争力,关键在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其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重要抓手,也是当务之急。
在类型结构上,可考虑扩大本科教育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和人才培养规模,扩大拔尖创新人才“蓄水池”。在学科结构上,提高基础学科尤其是理学在本科教育阶段比例,注重学科布局层次差异,改变当前不同层次学科结构趋同现象,提高高等教育结构整体效能。更重要的是,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将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结合起来进行优化调整,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力量,激发地方和高校的办学积极性。
石伟平: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竞争力,需在关键环节下功夫:要探索改革以单一分数为取向的普职分流制度。普职分流基本原则,应以学生兴趣、潜能为基础,对其进行系统的生涯指导与测评,帮助学生了解在不同领域成才的可能性,引导其在学术与技能成才道路之间作出理性选择。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关键在于深度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方面,整合人社与教育部门优势办学力量、公办与民办学校优势办学力量,优化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协力面向产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鼓励办学机制创新,发挥市场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方面,健全技能型人才评价制度,构建以技能水平为核心标准的人才评价等级体系,并完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健全技能型人才激励制度,鼓励企业将技能等级水平作为职务职级晋升、薪酬待遇提高的重要标准,从而增强全社会对技能成才的信心。
陈如平:提高基础教育人才竞争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应确保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资源分配应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持续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新课程内容适应时代需求,采用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改进课堂教学。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提供充足的图书、实验室和信息技术设备等学习资源,改善学校基础设施,鼓励使用新技术手段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重视技能培养,保障学生全面发展。推进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积极运用多教育场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评估反馈,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定期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建立有效反馈机制,鼓励家庭和社区参与学校教育和改进过程,共同支持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加强宏观政策引导,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确保教育发展战略政策的前瞻性、一致性和连续性,建立更加公平、包容、有活力的教育环境,健全教育政策落实保障机制,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交流与合作,拓宽教师和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来源:光明日报
02
培养近3000万名“工匠”
技工院校如何提高育人水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近2500所技工院校20多年来累计培养了近300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就业率常年保持97%的同时,技工院校该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多家技工院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技工院校按照职业标准设计课程体系,学生学完一门课,基本可以掌握一项技能,学完一个专业,基本就能胜任岗位需要。因此,许多院校招生即招工、进校即入企,学生还没毕业就已被预订。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记者看到,与西门子共建的智能生产车间里,机器人手臂挥舞,数字化设备上参数不停变化。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们仔细操作着手中设备。
“这里既是车间,也是教室。让学生在实训环境下学习和磨砺,未来到企业、到就业市场,就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与空间。”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叶军峰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全国技工院校部署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是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从就业市场看,近年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高技能人才甚至达到2倍以上。而技工院校的办学定位,正好符合部分企业所需,使得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机会较多。
叶军峰告诉记者,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8.5%以上,平均1个毕业生有5个岗位等着招。每年有超25%的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国家重点企业就业。“在关注就业率的同时,更需重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伴随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企业用人要求也在攀升,对技能人员的基本素质、操作水平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不少技工院校表示,当前必须加快调整步伐,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适配度。
技工院校和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的广东,近两年下大力气推动产教融合,变学校“一头热”为校企“两头甜”——
一方面,对企业加大政策激励。对认定为产教融合型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以及其他税费优惠。截至2023年末,广东已认定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233家,不少企业真正参与到职业教育中。
另一方面,推动学校创新教育模式。全省技工院校与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800多家大型企业合作,不断增强对家长和学生的吸引力。目前广东148所技工院校每年向社会各界输送毕业生超17万人,实现招生、就业两头旺。
“为持续提高人才供给水平,在充分就业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近年来,我们结合产业升级趋势和社会急需紧缺,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指导技工院校围绕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培养人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上述负责人说。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对数控加工等传统制造类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智能控制、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前沿专业,让学生成为了高新技术企业争相招聘的对象,部分毕业生收入也随之提升。
2024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组建一批技工教育联盟(集团),遴选建设一批优质技工院校和优质专业。
“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共设15个专业大类,330个专业。目前人社部门正在启动新一轮专业目录征集工作,下一步将动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上述负责人说。
(新华社记者姜琳)
来源:新华社
03
“中等技能困境”的结与解
“中等技能困境”是一种反直觉的现象,指中等技能型人才的收入水平不但低于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甚至远不如低技能劳动者,且在较长时间内中等技能型人才的收入不增长甚至负增长。
分析“中等技能困境”的成因,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中等技能型人才因为前期职业教育所投入的时间成本、学习成本较一般工人高,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薪酬待遇预期也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他们一方面对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工作自由度有要求,但另一方面实际掌握的技能、工作的耐受强度以及工作的勤勉专注度却不够,与预期收入难以形成价值匹配,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
二是核心竞争技能缺乏。职业学校的教材与实训设备往往滞后于生产实践,学生在学校习得和掌握的技能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一定脱节,需要进行重新培训后才能上岗。另外,出于对用工队伍稳定性的考量,部分企业宁愿花大力气自主培养员工也不愿意招录缺少核心技能、上手慢且职业忠诚度不高的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
三是自我增值能力不足。职业教育的功能和意义绝不在于单纯的技能传授,而更多在于育人,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而当下对职业教育的窄化理解普遍存在,往往只强调专业技能的教育,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学生的技能迁移能力以及持久学习力和自我提升能力有所欠缺,走向职场后自我增值能力不足。
破解“中等技能困境”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这表明,只有通过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出职业素养高、技术技能强、发展后劲足、企业和市场认可度高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使中等技能人才在市场中形成特有的竞争力,形成技能型人才报酬持续稳定增长、技术技能日渐纯熟、工匠人才充分涌流的良性循环。
怎么做?
一是要强化职业素养的涵养化育。职业素养关乎技能人才发展的可能性,是影响职校学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因素,也是机器难以完全取代人的深层次原因。要培养学生端正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院校需通过“双课堂”协同、校企双元育人、专兼职教师同向发力、工学理实一体化育人体系,强化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着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学生甘于从事生产一线岗位,敢于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坚持做到爱岗敬业、追求卓越。要增强职校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学校需要通过职业体验、实习实训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志趣和取向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大力探索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提升区域中等技能人才职业稳定性和忠诚度。
二是要强化校企合作,有效解决教学滞后于生产的难题。首先,职业学校可积极引入企业生产线,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实训中无缝对接一线生产设备,锻炼岗位技能,实现学习就业零距离。其次,学校应强化一线企业顶岗实习经历,使学生尽早接触相关技术设备,掌握和熟练岗位技能。同时,学校应进一步深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坚持围绕产业开设课程,基于真实生产任务灵活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立足岗位练技能,打通教学到产业、理论到实践的人才培养路径。最后,学校要大力推进高素质现场工程师队伍培养,通过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师资互派、员工与学生置换培训等举措,着力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出一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能型人才。
三是要强化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必须摆脱偏狭于技术和单一专业技能训练的困境,要着力培养“技文双馨、和谐发展”的学生。如果培养出的仅是掌握重复单一技能的技能人才,则其终将被标准化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所取代。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培养学生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深度培养学生学习力、内驱力、技能迁移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促进学生通过终身学习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为此,应加快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着力构建服务技能型人才全生命周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成长体系。完善职业技能等级晋升体系,畅通技能型人才职业成长通道。建立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持续为技能型人才增值赋能。同时,应加快构建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环境,着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职业平等、尊重个性发展的职业教育环境和氛围。推进职普融通,形成多渠道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不同特点的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成长成才空间和发展路径。
只有发展新时代的高质量职业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高质量就业、提升职业发展潜能的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共同富裕,才能真正破解“中等技能困境”,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
(徐海云,作者单位系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202455793)
来源:中国教师报
04
全国政协委员鲍虎军:解决能工巧匠入校难问题
切实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水平
案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社会上的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以下统称“能工巧匠”)具有高超的实践操作能力,聘请他们担任专业课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2022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职业学校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高技能人才,通过担任专职或者兼职专业课教师、设立工作室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能传承等工作。
但调研发现,公办职业教育学校在聘任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教师时仍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为:
一、 入职门槛过高,想招的人进不来。一是年龄要求高。普遍要求在45周岁以下,部分高级人才可放宽至50周岁以下。二是学历要求高。普遍要求为大专以上。
二、 学校缺乏自主权,进来的人留不久。一是没有编制名额。二是入职后续要求高。如人社部门根据教师法的规定,要求被聘人员入职后两年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三、 考试条件偏高,拟招的人考不了。一是笔试学历条件偏高。二是面试缺乏单独评价体系。主要以教学设计、说课或试课能力等为主,不考查实际动手能力与操作水平。
四、 晋升渠道受阻,留下的人升不了。一是原有证书不被认可。无法在校内享受相应晋升政策或待遇。二是评审体系不完善。一方面,学校在评选教学名师、教学骨干时,普遍以教师资格证、教学业绩为前提。另一方面,在教师职称晋升评审时,有班主任年限、课题、教育类论文发表等要求。
建议:一、优化教师资格证考试方式。一是调整学历条件。教育部考试中心修改报考学历条件,对取得高级工和初级职称报考者视为具有大专学历,取得技师和中级职称者视为具有本科学历。二是优化面试条件。单独设置职业教育学校专业课教师面试评价体系,考评上以专业实操能力、带徒能力为主,弱化对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的考核。
二、 出台一揽子鼓励政策。教育部、人社部等以新职业教育法实施为契机,联合出台《关于鼓励职业教育学校聘任社会“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教师的通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内容:适当降低能工巧匠入职门槛,如放宽年龄和学历要求;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如下放一定经费保障权与编制自主权;适当优化教师晋升评估体系,如完善优化能工巧匠职务(职称)评聘制度及入职后的晋升体系。
来源:人民政协报
05
福建:职业院校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变革
——赛事赋能,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近年来,福建持续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潜心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引导青年学生勤修一技之长,立志报效国家。
“掌握一门技能,打造一流产品,不仅是我个人的责任与使命,更是践行工匠精神、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途径。”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2022级退役大学生士兵潘财德,将部队中学到的取芯钻生产研发技术与学校所学知识相结合,成功研发出了一款高效、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的金刚石取芯钻。2023年,他将产品带到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获得国赛铜奖。今年暑假,他成立了一家金刚石取芯钻研发公司,和团队成员一直“泡”在学校,在教师指导下备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一段时间以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为重要抓手,以“三创”学院为基地,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总决赛中,《运鸿科技——助力国际大循环,创业践行丝路梦》项目经过激烈角逐,斩获金奖。这是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该项目上的历史首金,也是福建省高职院校获得该赛事的第一个国赛金奖。运鸿科技是该校2020届优秀毕业生张钊的创业项目,项目成员为学校近三届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
大学二年级时,张钊创业开办信息科技公司,成为一家专业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2020年,在学校的支持下,张钊把公司的店铺运营项目引入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跟岗实习中。这支获奖“天团”就孕育在这片实践的沃土中。“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让学弟学妹在真实的跨境电商运营岗位上学习、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也为他们未来走进社会、适应社会提供了更多帮助。”张钊说道。
梦想可以很大,但开始的第一步总是很小。在学校的统筹下,指导老师、项目成员对商业计划书、网评PPT、路演PPT、视频等材料进行了上百次的修改,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团队成员刘喆锴表示:“我们追求的不是比赛获奖,而是实现从1到N,拓展更多创业项目分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国际大循环。”
伴随理念的更迭,职业技能大赛成了越来越多职教学生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福建省选拔赛中,三明林业学校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学生黄文慧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授予“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代表福建省参加国赛,并最终在汽车喷漆项目中获得优胜奖。
“比起书本上的文字,我更喜欢老师布置的实操任务。”黄文慧介绍说,在她刚接触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时,并不被身边人看好。“他们觉得女孩子怎么可能吃得了汽修的苦,受得了涂装的脏。”
汽车涂装工艺是一项手艺活,不仅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需要反复练习“手上功夫”。在最开始的原子灰搅拌过程中,黄文慧花了三周时间才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成了参赛团队里唯一的女选手。
毕业到企业工作一年后,黄文慧便在母校做起了兼职教师。继黄文慧之后,该校汽车涂装项目在福建省中职院校技能竞赛中连续三届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形成了“老带新”的良好效应。
由于注重实操能力培养,技能大赛日益成为检验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模式覆盖到各个专业,使大赛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有力推手。在2023年福建省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意赛决赛中,该校智能产业学院11支队伍斩获佳绩,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在第十一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中,该校现代通信产业学院两名学生荣获全国一等奖。
胸怀技能报国的志向,不唯学历而凭能力,八闽大地上活跃着一大批职教学子在拼搏奋斗中成长成才,彰显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记者 黄星 通讯员 江菊香)
来源:中国教育报
NEWS
地方热点
01
吉林:产教融合赋能提升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
吉林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改革。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进程,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努力形成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布局体系,持续提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产教融合方面,紧密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今年以来,支持增设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氢能应用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冰雪运动与管理、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等急需紧缺专业点92个,构建“专业集群+产业链”的专业体系;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新型融合载体,构建政行企校协同发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范式;聚焦服务汽车、农业、旅游、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轨道交通、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现代服务业等12个重点产业链,成立16个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制定“人才供需清单”,征集企业用人需求8830人、学校匹配人才供给20240人;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中试基地,联合开展科研立项、技术攻关项目123项,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面向企业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2024年上半年累计培训4万余人次,助力企业职工素质能力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聚焦关键领域实施专项人才培养计划。
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紧密对接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校企联合开展学徒制培养,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职院校和一汽集团、吉林省通用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春旭阳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375人;实施“百千万”农业人才培养计划,23所院校联合58个涉农企事业单位联合立项103项,计划三年内以“订单式”培养学生3385人,协同科技攻关23项,助力17837位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和学历层次。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开宇)
来源:吉林日报
02
河南:拟立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是全国职业教育大省,在校生达298万人,占全国十分之一。如何规范办学行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将《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和建议,《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构办学、教师和学生待遇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升学就业等,对征求意见稿进行梳理,展现本次立法中的亮点。
亮点1 打通职校学生升学渠道
《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指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就业需求和教育发展实际等,制定本行政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区域有关职业教育资源,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支持高水平职业学校、专业建设。
应当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开展贯通招生和长学制培养。
同时,还应当加强职业教育与各学段普通教育横向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级中学、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课程互选、资源共享、学习成果互认,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培训机构之间实现学习成果互认。
此外,建立健全符合本省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完善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规范招生行为。
亮点2 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
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指出,鼓励、指导、支持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依法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鼓励企业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企业可以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场地和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以及二级学院(系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技能培训基地等办学机构、办学项目。
支持企业、学校、科研机构面向产业集聚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建设区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科研攻关和技术研发服务,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不得违规收费,不得虚假宣传,不得损害学生、教师、企业员工等的合法权益。
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引导企业按照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鼓励和支持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企业特别是产教融合型企业与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对新招用职工、在岗职工和转岗职工进行学徒培训,或者与职业学校联合招收学生,以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学徒培养。有关企业可以按照规定享受补贴。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
亮点3 不得安排学生从事
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实习实训
如何保障职业教育学生学有所用?
《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职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适应区域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所需的相关专业,推动传统专业提质、新兴专业扩容、未来专业培育、特色专业赋能、骨干专业升级,打造紧密对接产业、服务行业的专业体系。
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推行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合理设置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等,突出实际操作技能。
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职业学校应当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课程教学资源平台。
同时规定,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会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学生实习,完善实习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依法为学生购买实习责任保险,不得安排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实习实训,不得违反相关规定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单位,或者通过非法从事人力资源服务、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或个人组织、安排、管理学生实习实训。
亮点4 积极探索设置面向残疾学生的专业
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指出,支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持续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支持举办残疾人职业学校、普通职业学校设置特殊教育部(班)、特殊教育学校设置职业教育部(班),积极探索设置面向残疾学生的专业,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促进残疾学生康复与职业技能同步提升。
支持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加强对残疾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残疾学生就业创业。
从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教师按照规定享受特殊教育津贴。
在教师队伍培养方面,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来源:大河报
03
浙江: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改革
近年来,嘉善与上海青浦、苏州吴江合力创新工作机制,着力破解长三角职业教育“区域与政策不融通”“专业与产业不匹配”“职业与选择不宽泛”三大壁垒,推进跨域职业教育一体化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嘉善整合资源,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一是加强中高职衔接。持续深化与嘉兴大学合作的“3+4”中本一体化试点工程,并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扩大与上海大学、上海杉达学院等高校的合作。积极探索和创造条件引进高职院校,成功引进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中高职贯通合作办学项目。
二是实施产教融合创新工程。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深化长三角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出省级“佳利·北斗现场工程师”中职、高职、企业三方联合培养项目,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物联网及智能传感产业学院,与嘉善复旦研究院、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培训基地、产业学院。新增示范区产教融合型企业10家,每年超1500名师生在示范区龙头企业调研、体验、实训,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
三是打造专业集群品牌。按照职业教育“人人出彩”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与示范区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已形成智能制造、互联网与智能传感、旅游烹饪与服务等六大优质专业群。近年来,成功打造物联网、旅游、机械、电子四大省级“双高”专业,同步整合三地优势产业集群,进行优势专业调整、新兴专业孵化,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专业25个,新申报专业16个,撤销弱化专业15个,本地长学制招生比例已经突破50%。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两省一市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接下来三地将进一步统筹完善职业教育定期会商、资源共享、项目合作等共赢共建机制;进一步加强示范区职业教育高端资源建设,高标准打造示范区唯一技师学院,力争开展跨域中本贯通试点建设;进一步打造示范区产教融合统一平台,共建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开展跨域校企合作,打造示范区产业学院等。嘉善将紧跟脚步,向着打造产教融合先行区协作典范这一目标继续迈进。
(嘉善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俞娟)
来源:浙江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