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1.最高检:全力维护校园及学生安全
11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检察机关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最高检本级办案监督等工作。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校园安全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侵害学生权益、危害校园安全的犯罪要坚持“零容忍”,协同相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风险排查防控,全力维护校园及学生安全。
来源:中国新闻网11月19日
2.《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发布
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指南》共7章,细化不同主体的具体建设任务,统一“三方联动”“一键启动”等技术标准,为企业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提供指引。《指南》推动时间、内容、功能等“三大优化”。时间管理方面,未成年人模式允许用户对每日上网时长进行总量限制。内容建设方面,首次提出分龄推荐标准,优先展示适龄内容。功能安全方面,在保障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避免诱导沉迷的功能服务,提供诸多“个性定制”功能,实现便捷性和安全性双提升。
来源:《中国教育报》11月19日第3版
3.保师附校:以劳育人的百年传承
保师附校始终把劳动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线索,在“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传承以劳育人的文化价值。特别是《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保师附校统整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课程,校、家、社三模块课程资源,形成知、行、志三层次目标体系,N个劳动学习项目形成“基于课程标准的以劳育人的融合课程”体系,志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未来领跑者”。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保师附校形成了“一册、三课、一评价”的教学评一体化劳动课程管理模式。“一册”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编制适用于低、中、高年级的《劳动课程手册》和“居家劳动指南”;“三课”指国家课程、校本化“劳动小镇综合课程”、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劳作学院创新课程”;“一评价”即劳动素养评价单。学校通过这种系统的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同时引进家庭、社会资源,校家社协同,逐渐形成了“以场景化活动引领、真实性任务驱动”为主线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式。
来源:《中国教师报》11月20日第5版
先进经验
学习回归生活化 课程具备生命感
校园实践活动如何与学科常态化深度融合,以打通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让学生充分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小学初中部运用“深高”智慧,给出了“深高”方案——构建“生命·生活”课程。
学校建设了“紫·憩”校园水吧、“紫·耘”农场、“紫·膳”厨艺工坊、“紫·境”科技生态园等“紫”系列创意劳动实践基地。这些基地所支持的不仅是富有挑战性的创意劳动实践,更多是在制度与管理课程的统筹下,实施从产品设计规划课程,到生产加工课程、经营流通课程,再到品牌形象课程的“课程链”,形成螺旋上升的课程闭环。学校将劳动实践课程与各学科贯通融合,帮助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真实问题。
学校将“生命·生活”课程深化、延展,分学段开发“万物时空”“岭南风物”“奔赴未来”等系列课程。其中,三年级的“万物时空”课程以科技、科学、科创为主要内容;四年级的“岭南风物”课程以广东、深圳、坪山及周边的名胜古迹、烈士陵园、名人故居以及有代表性的人、物、风土人情等为主要内容;五年级的“奔赴未来”课程以学生的角色体验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各职能部门,了解职能部门的工作属性,是学生生涯规划启蒙课程。这些课程都直指学生的生命和生活。
来源:《中国教师报》11月13日第10版,作者曹阳
教育视点
校园安全不只是“底线”
在校园安全上,学校管理者要改变思维方式,不能仅仅把校园安全看作“底线”,而要让安全观融入育人的日常。
校园安全是一种责任。学校管理者要负第一责任,要建章立制,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和义务,落实落细安全工作。教师不能成为“宠溺婴儿的保姆”,学校也不是“无限责任公司”,政府要建立对学校正常教学运行的保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依规为及时有效处理各类安全事件提供坚实保障。
校园安全是一种意识。学校要做好安全培训,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安全隐患,特别关注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等重点楼宇和机房、危险化学药品库、安全通道等重点场所的安全,及时报告责任人提醒整改,师生一起建设安全校园。
校园安全是一种技能。学校要把安全技能训练纳入实践课程,比如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学会心肺复苏法,学生要了解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指令,不飙车、不并排骑行……
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20期,作者王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