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数学课标第二学段3-4年级学什么(备课可能用到)

百科   2024-09-12 06:03   山东  


学段领域主题有四个,分别是(一)数与代数,(二)图形与几何,(三)统计与概率,(四)综合与实践。

每个领域主题下又分为内容要求学业要求。
01
(一)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 “数与运算” 和 “数量关系” 两个主题。

第二学段(3-4年级)内容要求

数与运算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乘除法,感捂从未知到巳知的转化。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感悟分数单位;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探索并理解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5)会运用数描述生活清境中事物的特征,逐步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数量关系
(1)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3)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常见数量关系:总量=分量十分量、总价=单价X数量、路程=速度X时间;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等量的等量相等。
(5)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经历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业要求

1 数与运算
能结合具体实例解释万以上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能计算两位数乘除三位数。

能直观描述小数和分数,能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能描述减法与加法的关系、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能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正确运用小括号和中括号。能说出运算律的含义,并能用字母表示;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形成运算能力。

数量关系
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能选择合适的单位通过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感悟利用常见数最关系解决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能在真实清境中,合理利用等址的等虽相等进行推理,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
02
(二)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 “图形的认识与渊量” 和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两个主题。

第二学段(3-4年级)内容要求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1)结合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会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关系;会用擞角器盘角,会用量角器或三角板画角。
3)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单位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和面积,会进行测量。
(4)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会根据图形特征对三角形和四边形进行分类。
(5)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和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6)能根据具体事物、 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7)在图形认识与测最的过程中,增强空间观念和量感。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1) 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 轴对称现象。
(2) 在感受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业要求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能说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共性与区别;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简单问题;能辨认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简单物体所对应的照片或直观图。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会比较角的大小;能说出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能辨认平角和周角;会用擞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能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 45° 60° 90°的角。

根据角的特征对三角形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能根据边的相等关系,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能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匹边形、 梯形的特征;能说出图形之间的共性与区别。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能描述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能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在真实情境中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能通过具体事例描述面积单位评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经历用直尺和圆规将三角形的三条边画到一条直线上的过程,直观感受三角形的周长,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会测量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在解决图形周长、面积的实际间题过程中,逐步积累操作的经验,形成量感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出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直观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能利用平移或旋转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形成空间观念。
03
(三)统计与概率
概率与统计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子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小学阶段包含“数据分类”“数据的手机、整理与表达”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

第二学段(3-4年级)内容要求

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表达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会呈现数据整理的结果。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感受数据蕴含着信息,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
(3)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和分析数据。
(4)能读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的简单统计图表。
(5)探索平均数的意义,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6)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合理应用统计图表和平均数,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业要求

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表达
能收集、整理具体实例中的数据,并用合适的方式描述数据,分析与表达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能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数据,说明数据的现实意义。

知道用平均数可以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知道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知道平均数是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数,能描述平均数的含义;能用平均数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04
(四)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学生将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间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第二学段(3-4年级)内容要求

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涉及 “认识年、月、日,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认识方向”等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主题活动1:年、月、日的秘密
知道24时记时法;认识年、月、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初步的应用意识。了解中国古代如何认识一年四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题活动2:曹冲称象的故事
以曹冲称象故事为依托,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等晕的等益相等,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主题活动3:寻找 “宝藏”
在生活情境中,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了解“几点钟方向”,会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发展空间观念。

主题活动4:度量衡的故事
知道中国在秦朝统一了度量衡,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理解度最衡的意义,知道最初的度量方法都是借助日常用品,加深对量和计量单位的理解,丰富并发展量感。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业要求
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能独立思考问题,主动与他人交流,加深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关联的理解;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的价值。

年、月、日的秘密。知道24时记时法与钟表上刻度的关系,能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简单历法知识;知道一年四季的重要性,了解中国古代是如何通过土圭之法确定一年四季的,培养家国情怀。

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形成问题意识。能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曹冲称象”的基本原理是等量的等量相等,能针对具体问题与他人合作制订称重的实践方案,并能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丰富度量的活动经验。

寻找“宝藏”。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能在平面图上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匹个方向;能描绘图上物体所在的方向,判断不同物体所在的方向,以及这些方向之间的关联;能把这样的认识拓展到现实场景中,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正确判断方位;进一步理解物体的空间方位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了解用“几点钟方向”描述方向的方法及其主要用途,能在现实场景中尝试以站立点为正中心(圆心),以钟表盘12个小时的点位来说明方向。

能尝试设计符合要求的藏宝图,能从他人的藏宝图中发现、提取信息并解决问题,提高推理意识。

度量衡的故事。会查找资料,理解度最衡的意义,提升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了解最初的度益方法都是借助日常用品,理解度益的本质就是表达量的多少,知道计量单位是人为规定的;了解计量单位的发展历史,知道科学发展与度量精确的关系;在教师指导下,能对不同的量进行分类、整理、比较,丰富并发展量感。
来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Elsa的奇思妙想  


学习整理仅供公益学习和研究,不做他用,尊重原创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使用不当之处,敬请及时联系删除。



声    明“追寻数学本质”微信公众号是一个致力于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教研、小学数学学习者提供的公益平台。平台发布或转载内容,只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无其他利益。平台尊重版权,如存在文章/语言/图片/音视频等使用不当的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并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链接

点开可以观看
理解数学:如何设计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作业——以小学数学为例
刘加霞博士: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基于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董洪亮 | 新教材使用对教师角色定位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  新课本 新课堂~基于核心素养的实践
新课标新课标新在哪(系列)
史宁中:数学的奥秘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备课流程
暑假来了 | 幼小衔接 数学启蒙(全162课)
教材解读||新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上册教材解读(PPT可编辑)
大家都在期待新教材
2024秋季教材改革,数学内容变化与应对措施!
花样暑期班,你上或不上,它就在那里,惹人烦忧
新课标新在——一致性

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题合集



追寻数学本质
数学教育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