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不喜欢的工作

文摘   2024-09-08 21:54   日本  

必须很遗憾地承认,我不喜欢我现在的工作。


因为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我也选择了转码,但更多是无奈,才需要在这一行谋生。


毕竟人在海外,当程序员还是好处多多。尤其是日本,IT水平极其落后,让没什么实力的我姑且也能浑水摸鱼。


只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这种「不喜欢」的情绪困住了。


想转行,想换城市,想逃。


我的人生怎么就注定了要如此漂泊呢。


主动漂泊是乐意的,可是,被动流离是悲戚的。


有天午休,我和一位来日本很多年的前辈说:「我好像不适合做IT,我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前辈告诉我:「做这一行的,没有几个人是真正喜欢IT的,大家在日本选择做IT,都是权衡了很多利弊。因为它没那么辛苦,相对体面,收入也比较可观。」


原来大家都不喜欢啊。我的这点小情绪,简直就像是任性。


我喜欢的诗人辛波斯卡在1996年拿下诺贝尔文学奖发表演讲时说过这样的话:「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因为不得不工作而工作。他们选择这项或那项职业,不是出于热情;生存环境才是他们选择的依据。可厌的工作,无趣的工作,仅仅因为待遇高于他人而受到重视的工作(不管那工作有多可厌,多无趣)——这对人类是最残酷无情的磨难之一,而就目前情势看来,未来似乎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


人间残忍。残忍的不仅仅是需要工作,更残忍的是全职工作者每天要为着这份工作付出不止八个小时的时间。


然而,做喜欢的工作时,我开心吗?回想起曾经在上海打工时候的我,似乎也不尽然都是开心。


因为一份工作的满意度,往往不仅仅是由工作内容决定。还包括忙碌程度,工资多少,和同事、上司或者客户之间的人际关系,离家是近还是远。


我喜欢从事媒体方面的工作,但是真的,那个时候的我,好忙啊。忙到没有生活,忙到失去自我。


五月的时候,还收到一位热心的程序员读者的私信。他发了很长的一段话给我,内容是这样:


蓉老板,你好。刚刚看完你最新一期的《艰难转码这一年》。作为在成都打工的IT人士,分享一下职业相关的想法。


第一,IT派遣这个概念应该对应的是国内的人力外包,这个在国内十分常见。人力外包公司从甲方处收到丰厚的报酬,然后扣掉大头作为利润之后,才是外包人员的薪水。一年到头基本没有什么福利和年终,薪酬寡淡得像白开水,天下乌鸦一般黑。


第二,不知为何,每次阅读转码主题的文章时,我从文字里没有读到工作的快乐。对于喜欢编码的人来说,编码是很纯粹的事情,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自己用代码构建一套隐形的逻辑规则,计算机会认认真真地去把规则具象化,这会带来很大的成就感。退一步说,IT是一个行业,编码只是IT生态中的一个环节。如果不喜欢坐下来编码,可以在IT生态丛寻找一个新的位置,比如:懂技术、文案好、思维强劲的项目经理。


希望你的工作能快乐一些,祝好。


当时我回复他:哈哈哈我的工作就是不快乐啊。日语也不好就先忍着吧。谢谢你的鼓励,但我的生活还挺好的。


收到这条消息,还和同样做了很多年程序员的好友讨论。好友的回应是:显然工作没什么快乐的,但是我能理解他说的编码的感觉,如果真是单纯创造是这样。但是实际工作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比如截止日期,改需求,压力等等。


程序员读者也补充说明:写代码的时候是心流状态。改BUG,砍需求,扯皮开会,这些烦得要死。


是这样。当时我好想告诉他,不快乐也没什么的,人就是因为能够感知到不快乐,才会懂得珍惜快乐的时候。


如今,四个月过去了,我好像又进化一点点。在周日的夜晚,竟然不会因着明天要上班而不快乐。


这四个月我做了很多的事情。


我久违地做了MBTI性格测试。虽然这个测试在近些年很火,但早在2012年,当时我大学一年级,在普通心理学的课上就做过了这个测试。我一直相信人是会改变的,做这个测试无非是寻求认同,想了解自己,也想找到同类。之前有点对这个测试不屑,像极了那些同样不做这个测试的老学究(点名和菜头和罗翔)。


12年过去了,我还是ENFP。而ENFP最不适合的职业就是程序员。做出这个结果,我真是立刻就原谅了自己。我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做一个自己很难擅长的工作,觉得自己简直太了不起了。我是有何等的韧性,才能日复一日做这样的坚持。


然后,和老板争取涨薪成功了。到手工资终于从1开头变成了2开头。当个打工人真是不容易,果然钱还是可以解决很多的不快乐。而我之前的很多不安,也是源自工资太低,工资太低会导致纳税也低,对签证的续签都会有影响。


在我年轻的时候,也觉得一份工作,成长比工资更重要。可成长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还不是为了更高的工资吗?打工这件小事,钱是很重要的。


我还尝试了转职。虽然我转职目的并不纯粹,单纯想借由这个契机,练习日语,了解日本。确实也收获了非常多。我接触了不同档次很多家的转职中介,也参加了很多家公司的casual talk和面试,线上以及线下。在更新履历书和与猎头的接触中,在日本老师和我进行的模拟面试中,我对自己的日语实力和自我的认识都进步了很多。


然后就发现我不喜欢上班,虽然我的简历甚至通过了日本百年老牌出版社,还面对着两位资深编辑老师进行了长时间的畅聊式面试。但一回到家打开openwork(一个雇员可以评价自己公司的网站),就觉得理想和现实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那家出版社也面临着常年赤字、加班严重、工资缩减各种问题。


想来还是搞副业吧。虽然我的副业没什么收入,但挣钱不是最重要的,副业是一种人生态度。意识到我可能还要在日本IT业界待个一二三四年……这已经注定会成为我生命中占比很大的一个职业经历了,我决定要多体会多感受。也许积攒不了技术实力,但我可以积攒人力资源。其实IT业界的人才介绍,尤其是大厂的内推,成功之后的介绍费相当可观。比如paypay(类似中国的支付宝)内推一个人入职,介绍费是100万日元。我刚好有朋友在里面就职,成功的话说不定就能分我一半。


比起介绍高端技术者去大厂,我觉得帮助想赴日的人来日本,或者帮助签证到期的人找到公司续签都能给我带来更大的成就感。不过现在日本IT就业市场环境也很恶劣,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只能说,出国有风险,转码需谨慎。


上班的时候,面试的时候,也让我恍然大悟——我的人生啊,就适合搞创作!开书摊!当地陪!弄直播!搞假日厨房!做付费咨询!当日语老师!干各种有的没的,就是不适合上班。只是因为上班,这些我想象中的副业都没有怎么开展。


想到石黑一雄说他写『长日将尽』的出发点是想书写「你是如何为了成就事业而荒废了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在个人的层面上蹉跎了一辈子的」。是啊,我生下来可不是为了上班的。


可还是要上班,好在我学会了在这份不喜欢的工作中见缝插针地让自己快乐。


日本职场环境很压抑的,大家都不说话,简直憋死我了。每天我就东瞅瞅西瞅瞅,茶水间,走道间,开完会走到工位上的小段距离,逢人就唠嗑。当然也要察言观色,日本领导级人物就别闲谈了,说多错多。


即便是不喜欢的工作,我也可以不断发现新的挑战,这是一条没有终止的冒险之路。


有一天我的中国领导问:「为什么你跟谁关系都那么好?」


我很想说——我比较闲。拥有闲暇是我还能对他人保持好奇的关键所在。这确实是我现在快乐的最大原因,再喜欢的工作忙起来也不会多快乐,再不喜欢的工作如果比较轻松也很容易快乐。


而之前的不快乐都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无法在这份工作中创造价值,我如今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就是当个氛围组,给大家带来快乐。


反正能苟一天是一天,为了签证先苟着。与其难过地苟着,不如快乐地苟着。

 

总能苟到退休那一天。


恰妮斯虫
Personal memoirs. About an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