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精神分析新论:承认理论、主体间性与第三方》推荐序

文摘   其他   2024-10-22 09:57   美国  

      初遇本书作者杰西卡·本杰明是2019年的11月,也就是新冠疫情大爆发前。当时是我的老研究所——洛杉矶新精神分析中心(NCP)在线下举办的最后一次大型学术活动。当然,彼时大家都没有想到,这会是之后数年中,大家伙的最后一次线下相遇。当时只是纯粹兴奋于这次要来进行一周演讲、研讨、案例督导的“明星分析师”——本杰明。

      这绝不是我们这些在北美受训的分析师们第一次听闻本杰明。她2004年发表的论文《超越施动与受动:第三性的主体间视角》,早已是我们在课堂上,研讨中,乃至写作中出镜率、引用量最高的文章之一。对于这样一位如雷贯耳的北美关系精神分析(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的创始人物,要在我们这里吃住玩,以及教学整整一周时间,实在是让彼时我们这些受训分析师兴奋不已。

      接下来一周与本杰明在学术上、督导中接触的时光里,如果说我有一个最深的印象,那就是一种强烈的对比感,甚至说反差感。这种对比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本杰明在正式的学术演讲活动中,表达是抽象乃至有些晦涩的。她的用词永远是哲学性的、抽象的,但可以让听众保持在一种在智力上持续受刺激的状态——你越听不懂,就越想听懂——因为你知道在她的理论之中,带有某种你平时作为分析师体验过或者思考过,但又不像她那么系统化论述的东西。当时于我,这真是一种奇妙而有些痛苦的体验。

      第二,本杰明在与我的一对一案例督导中,又是极为具体而尖锐的。我仍记得在她所下榻的酒店餐厅里,当我把当时的控制型案例(control case)呈报出来后,她那句尖锐的反馈(出于保密原则,在此不便复述)。你说她尖锐吧,她又把自己的童年经历揭示了出来,作为对比与我分享。而且在督导的后半段,她还询问了我个人的生活,乃至童年经历。整场督导下来,我最深的感受乃是:这是一个不会撒谎的女人。因为她太真实了——直接告诉我她对来访者亲人的负面感受;直接告诉我她自己的童年经历;直接询问我的童年;直接把她对这个具体个案的理解,与社会文化因素的联系说出来,且丝毫不考虑所谓的政治正确……她在督导个案的时候,让你感到:似乎她本人认识这个个案,和对方生活过一段时间,且知悉其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绝妙的体验!而且当时在被督以后,不止我一个人有此种体验。

      后来在系统学习关系精神分析以后,乃至是在读完张巍教授翻译的这本杰西卡的代表作以后,我才把当时这种抽象和具体,晦涩与直接的对比给捋清楚——杰西卡·本杰明既是一个哲学家、社会学家(她有着相当深厚的哲学和社会学背景),又是一个精神分析临床工作者;她既是一位深刻的学者,又是一个具体的实干家;既是一名业内的顶尖专家,还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一个女儿,一位母亲。

      而且所有这些身份元素,都可以被她整合起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她的这本著作《当代精神分析新论:承认理论、主体间性与第三方》可以既涉及人类最早的母婴互动领域,又聚焦于分析师-患者的临床互动,还能把分析拓展到社会文化中的主奴-施受虐关系及其超越中去的原因。我认为,这本书,实际上就是杰西卡本人的一个浓缩——既可广大,亦可精微。

      儒家在论述“中庸之道”时,有言:”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而杰西卡对人类施动-受动关系的破解之道:承认(recognition),或许就是这样一种既可用来理解夫妇的亲密关系,又可用来参悟普遍性的社会力量运作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论-实践体系。

      实际上,作为一名精神分析临床工作者,我自己在面对来访者时,一直在践行着杰西卡所创的“承认”概念。我们的来访者有时深受施动与受动关系之束缚,被绑定在“要么征服,要么臣服”的各种主奴关系之中。而这种施动与受动的关系,又有多少次捆绑住了我们分析师和来访者这对二元体,让我们彼此感到窒息,没有出路?在这种彼此深度缠结(用杰西卡的话说,就是“只有一方能活”)、“你死我活”的二元互补关系中,有多少分析师不是明里暗里企盼着出现一个可以缓冲,可以让自己喘口气的关系“第三方”(the Third)?但这个第三方到底怎样才能出现?咨访关系到底怎样才能重回理性?这段关系承不承得住失败,乃至疯狂?这些问题,我相信任何遭遇过咨询僵局,乃至死局的咨询师/分析师,都是追问过,且挣扎过的。

      而这本书,就是要帮助我们解答这些问题。通过见证彼此,承认彼此的脆弱和力量,咨询师和来访者其实完全可以共建一个让双方都“活下来”,且活得更有韧性、更完整的关系第三方。来访者不再是一个需要被修理的客体,而咨询师也不再是一个只能涵容的容器——我们人类终究不是物,也终究无法只充当一种“功能”。就像母亲不等于奉献功能,咨询师不止于共情功能;孩子也不只是纯粹的被喂养者,来访者也不只是一个等待拯救的被残害者。

      我们需要承认我们自体的其他面向,那些因过往苦痛而被我们解离,抑或分裂的部分;如此我们才能承认与我们共存的他者,其真实的力量和苦痛。如果来访者都是病,那么咨询师就只能拯救;如果咨询师都是健康,那么来访者就只能膜拜。咨访关系,作为一种人类关系,最终会“惨死”在刻板的二元互补性之中,且直到临死前,双方可能都不知道:其实我们就是他们,他们也会成为我们——哪怕咨询师和来访者在很多方面力量极不对称,但终究是极深刻的相互影响着,甚至是相互“成为”着。

      所以我认为,杰西卡的这本书是革命性的,它对于打破刻板的咨访二元互补关系,打破僵化的母婴缠结共生关系(一个纯伟大纯付出,一个纯脆弱纯接受),乃至打破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主奴-施受虐关系,提供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当代视角。

      而此书的译者,张巍教授,亦是一位不惮钻研,且学术造诣甚深的学者。他的博士论文《主体的相遇与生成——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曾给我的学术和临床工作带来深刻启悟。而以杰西卡·本杰明为代表的北美主体间/关系精神分析取向,亦是其一贯钻研深耕之领域。所以此译本通读下来,依然是当时初识杰西卡的感觉:智识上不断受到刺激和挑战,而临床上则有迅速获得启发的犀利感。

      华语心理咨询、精神分析事业的蓬勃发展,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日益深化且多元化的关系,都呼唤着一种经过更新迭代的当代精神分析体系。而本杰明的这本《当代精神分析新论:承认理论、主体间性与第三方》即是精神分析更新迭代过程中,绕不开的一本巨著。而张巍教授为此迭新事业付出的长期研究努力,令人感佩。故此切诚推荐。


 孙平

2024年1月25日于加州洛杉矶


作者简介


孙平,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美国精神分析学会(APsA)、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学会(IAPSP)会员,美国加州研究型精神分析师,代表性译著为《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END

延伸阅读:

不只是“谈话疗法”: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非言语维度

【术语的转变】精神分析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理论特征与分歧

如何成长为一个父亲:《何以为父》译者序

编辑 | 于巧芳

审校 | 张   巍


原创


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和译者所有。转载本文需经过作者/译者同意,转载时禁止修改原文,并且必须注明来自原创作者/译者,及附上原文链接。转载或合作请联系:366163553@qq.com


对话精神分析
传播内容: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特点:学术性为主,兼顾普及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