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访学小记(二):心理学质性研究年会

文摘   教育   2024-06-20 11:01   美国  

      202461416日,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心理学质性研究年会(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Qualitative Inquiry in Psychology)在波士顿学院召开。会议的内容很丰富,以下呈现一些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受限于知识产权,很多内容无法直接展示)。

    在这次会议中,心理学的解殖/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是最重要的主题。在大会的4主旨报告中,有3场都与这一主题直接相关,分别是普伦·塞加洛(Puleng Segalo)教授的“Love letter to psychology: Towards (re)imagining and dismantling established canons”、乌尔米塔帕·杜塔(Urmitapa Dutta教授的“Dismantling the Master’s House: Toward Epistemologies of Resistance and Freedom Dreaming”和克里斯托弗·松(Christopher Sonn)教授的Co-constructing psychologies for liberation: Qualitative Inquiry, Healing and Epistemic Justice此外,在圆桌会议和分组报告中,关于解殖、原住民、种族和文化的话题也频繁提及。必须要说明的是,当几位教授在主旨报告中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对心理学的解殖进行批判性论述之后,听众深受感染,全场起立,掌声雷动,持续良久。

    会议结束之后,我跟普伦·塞加洛教授交流说,在中国,大部分心理学研究者都在积极拥抱主流的科学心理学、拥抱实证研究,很少有人关注心理学的解殖这一话题。中国的情况跟非洲、拉丁美洲等区域的国家不同,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个问题并非不存在,反而更值得我们警惕。我也是不久之前才阅读到这一方面的文献,之后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她对我表示鼓励,说这条路会很难,但也很有价值。

普伦·塞加洛教授作报告及我与她的合影


      14日中午,心理学质性研究分会的前任主席黛博拉·托尔曼(Deborah L. Tolman)教授、现任主席苏尼尔•巴蒂亚(Sunil Bhatia)教授和下任主席菲尔·海默克(Phil Hammack)教授齐聚一堂,引领全场共同思考质性研究的未来发展。

心理学质性研究分会3任主席齐聚一堂


    另外,我在会议中遇到了朱迪斯·乔塞尔森(Ruthellen Josselson)教授。她提到自己在中国进行教学和心理治疗的多年经验,以及中国人在情感表达、写作等方面的问题。我跟她分享说,我读过她的《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The space between us: Exploring the dimensions of human relationships)一书,体验很不错,跟马丁·布伯的《我与你》有很多相通之处。她感谢我的分享,还推荐我阅读一本书。

朱迪斯·乔塞尔森教授作报告及我与她的合影


    在15海报展示环节,我遇到了托马斯·梯欧(Thomas Teo)教授的一名硕士生,她呈现了一项对心理学史教学的研究。我表示,梯欧在这一领域很有名,心理学史的研究者很少,我能在这个会议中遇见她很不容易。在哈佛等学校里,心理学史的教学和科研都位于科学史系。我问她,“心理学史在未来会被吸纳进科学史吗?”她赞同DanzigerBarnes等人的观点,表示心理学史仍然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位于心理学之内,因而不会被科学史“吞并”。期间,肯尼思·格根(Kenneth Gergen)教授也过来一同交流,询问关于心理学史的话题。我说自己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研究方向是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也读过他的《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Relational being: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一书。他之前去过南师大,对那里仍有较深的印象。

肯尼思·格根教授交流心理学史以及我与他的合影


    不得不说,格根(90岁)和乔塞尔森(大概80,年龄是个秘密)两位教授仍在发挥余热,这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是遇到利奥·基雷拉(Leo Kiralla,他在大学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学史的教研工作,有精神分析和现象学的背景。他的报告题目是“Narrative dialectics in twinship: Narrations of I/we, being/doing, and risk/safety”,主要涉及到的主题为承认(recognition)、孪生(twinship)、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和第三方(the Third),与杰西卡·本杰明(Jessica Benjamin)和冨㭴刚一(Koichi Togashi)等精神分析研究者关系密切。我跟他交流,表示我已经将本杰明的《超越施动与受动:承认理论、主体间性与第三方》翻译成了中文,今年就会出版。他表示赞叹,说这本书不容易理解,他读了4—5。我说确实难懂,可能跟她的德国留学背景有关(毕竟德国哲学家的写作风格……),但是也很有干货。我还专门写了一篇介绍本杰明观点的论文,希望能帮助读者理解。我还提到,在精神分析领域中,关系精神分析这一取向更加整合,尤其是米切尔、本杰明等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比之下,自体心理学等取向就比较单薄。他表示赞同。另外,他还提到,现象学在美国并不流行,问我中国的情况如何。我表示,中国有很多人研究现象学,应该算比较流行。

利奥·基雷拉作报告及我与他的合影
    其他的报告还包括用现象学方法研究VR体验、瑜伽和精神性等主题……总地来说,看到许多研究者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并热情地分享经验,这是一件让人振奋的事情。

作者简介

张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与精神分析。

END

延伸阅读:

写在哈佛访学前

回味历史:慢聊西方心理学史的那些事儿

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领域的主要刊物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理论特征与分歧

编辑 | 刘雅云

审校 | 王礼军

原创


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和译者所有。转载本文需经过作者/译者同意,转载时禁止修改原文,并且必须注明来自原创作者/译者,及附上原文链接。转载或合作请联系:366163553@qq.com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对话精神分析
传播内容: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特点:学术性为主,兼顾普及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