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张巍和谢伟在精神分析旗舰期刊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上发表了标题为“New century landscape of psychoanalysis: A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的论文。
论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来源,选取精神分析领域的9种代表性期刊,收集其在2001—2020年发表的6646篇论文,然后运用 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精神分析代表性期刊在此20年间的发文量趋于稳定,通常为20—50篇。发文量由高到低分别为:《国际精神分析期刊》《精神分析对话》《美国精神分析学会期刊》《精神分析探究》《精神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季刊》《当代精神分析》《梅宁格临床通报》和《儿童精神分析研究》。
北美洲是世界精神分析领域的第一大阵营,欧洲位居第二。其中,美国以3593篇高居榜首,中国位列世界第20位。
在代表性期刊的发文量上,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位列前3。一共有40个机构的频次大于或等于30,美国囊括32个机构,且占据前12的全部位置。在排名前40的机构中,一共有14个规模相对较小的教育机构(占比35%);一共有20个非大学机构,占比为50%。这与精神分析自发端以来的“非学院心理学”特点密切相关。
在这20年间,发文数量最多的是福纳吉(Peter Fonagy)、克恩伯格(Otto Kernberg)和奥格登(Thomas Ogden)。此外,唐娜·斯特恩(Donnel Stern)、隆巴迪(Riccardo Lombardi)、布卢姆(Harold Blum)、布拉特(David Blatt)、哈里斯(Adrienne Harris)、布奇(Wilma Bucci)、凡霍伊勒(Stijin Vanheule)和布隆伯格(Philip Bromberg)等研究者的出现频次也很高。围绕这些核心作者,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合作关系。
通过引用的作者,可以看到,已逝世的弗洛伊德、温尼科特、拜昂和米切尔等人的影响力延续至今。在现存的研究者中,奥格登、福纳吉和克恩伯格等人在这20年间的影响力巨大。
对关键词及其聚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移情、反移情、治疗作用和发展等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最高,是这20年间的研究热点。
通过对24篇高被引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与主体间性相关的论文有16篇(占比66.67%),其中与婴儿研究相关的论文有6篇(占比37.5%)。这与当代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趋势相符。2)与实证研究(含婴儿研究)有关的论文为13篇(占比54.17%),显示出当代精神分析与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对话增多。
对引用精神分析代表性期刊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精神分析对医学、心理学其他分支等领域存在一定影响,但不及20世纪上半叶。
由于本研究未纳入一些非英文期刊、非精神分析期刊和专著的数据,可能使结果存在一些偏差。值得注意的是,在危机之下,精神分析并没有就此消亡,但需要继续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对话,以保持自身的生命力。此外,中国精神分析学界需要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2023年6月在线版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7/pap0000466
作者简介
END
延伸阅读:
编辑 | 刘雅云
审校 | 张 磊
原创
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和译者所有。转载本文需经过作者/译者同意,转载时禁止修改原文,并且必须注明来自原创作者/译者,及附上原文链接。转载或合作请联系:366163553@qq.com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