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行知学派 公开课
自从结构主义的洪流将主体性的面孔从沙滩上抹除以后,文明的进程就步入了后人类时代。一方面,主体的神圣性被解构得支离破碎,福柯的生命权力被阿甘本进一步诠释为牲人的赤裸生命;另一方面,被送上愚人船的疯人们悄悄解下身上的枷锁,不动神色地登陆进符号社会当中,以日常精神病的姿态重新混迹于神经症主体当中。伴随着加速主义的进一步推动,人就彻底沦为机器的附庸乃至傀儡,迷失在虚拟现实营造的晦暗图景当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机器中的幽灵”。
面临着主流秩序被解构,人被技术所奴役,主体性被淹没在大量的碎片化的、反本质的琐碎信息和日常生活当中的后现代景象,我们才发现,尼采和福柯先后喊出的“上帝之死”和“人之死”绝非耸人听闻,海德格尔对此在沉沦的深刻洞察也并未过时。伴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正常与疯癫的差异被淹没在政治与市场的竞技场上,妄想与现实的边界遭到抹除,文明中的不满被暴露得更加彻底。当晚年的拉康戏谑地声称“人皆精神病”时,我们才意识到,时代的进程或许要求我们再次“重估一切价值”。
当然,人类反思与重建人文主义的意图从未停止。一个典型的做法是试图立足于柏格森与狄尔泰等人的生命哲学,建立一种“泛人文主义”。然而,当意识、理性、心灵等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被剥夺了界定人类神圣性的特权之后,遁入人本主义的神话从表面上来看虽然是一种体面的出路,但这种用含糊的泛人文主义来重新树立主体性的丰碑的做法不过是人类用来挽留尊严的借口而已。相反,只有首先承认文明与技术对主体神圣性的根本撼动,才是捍卫主体立场的真正解决之道。也就是说,不再躲进神话主义的浪漫乡愁当中,而是扎根于后现代主义的景况,在混沌与暧昧的实在界域中重新开辟一条主体享乐之道,建立一种新的动态秩序。
-新书分享圆桌会-
作者旨在指出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以及疯狂和创造之间的界限是多么的模糊。
——Mareike WOLF-FÉDIDA
作者的观点显得十分大胆,以至于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来支撑。
——Ouriel Rosenblum
作者:陈劲骁
巴黎七大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学博士
主持人:王润晨曦
巴黎七大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学博士在读,
精神分析行知学派(EPS)成员
嘉宾:施思
南京大学哲学学士,硕士,
巴黎七大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学博士在读
⭐更多精彩内容⭐
请锁定 2022.10.14 周五晚 20:00
圆桌分享会现场!
时间:10月14日 20:00
地点:腾讯会议 533 521 564
精神分析行知学派
‖ Plus d'infos | 阅读更多 ‖
▇ 扫码关注我们 ▇
精神分析行知学派(EPS)
École Psychanalytique du Savoir-y-f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