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杰西卡·本杰明多年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重要结晶。其中,该书的第一章由其同名的代表性论文扩展而来。该文自2004年发表伊始,谷歌学术被引2000余次,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被引700余次,是21世纪以来精神分析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也是PEP档案(精神分析领域最大的数据库)中最受欢迎的论文之一。该书自2017年出版以来,谷歌学术被引已达750余次。在更具人文学科色彩的研究者中,这种引用量可以算得上是“鹤立鸡群”。除此之外,本杰明也是21世纪精神分析代表性期刊中被引排名第14的作者(在现存的研究者中,排名第4)。以上种种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杰明是当代精神分析领域中的一位关键人物。
翻译本书的初衷源于我对主体间精神分析的兴趣。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的导师郭本禹教授建议我将重心放在主体间精神分析领域之上。在此背景下,我开始接触斯托罗洛(Robert Stolorow)、阿特伍德(George Atwood)和奥林奇(Donna Orange)等人在主体间性理论方面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一领域的文献越发熟悉,理解也更为深刻。我逐渐发现,和斯托罗洛等人相比,本杰明(自称为“使用主体间性理论‘范畴’的关系分析师”)才是那个更加“厚重”的研究者。她在主体间性、相互承认和第三方等主题上的论述更加精妙,给我带来一种很不一样(虽然难以言表)的体验。其“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让我在此后的研究中一直难以忘怀。于是,她的理论观点在我的论文架构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
工作之后,我更加关注主体间精神分析的一些经典著作,以期更全面地把握这一领域的思想史脉络,进而完善自己的专著(名为《在你我之间: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是对博士论文的修订和扩展,于2023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资助)。此时,国内的一些人员开始陆续翻译斯托罗洛的著作。相比之下,他们对本杰明这位“重磅人物”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于是,我顺理成章地将本书视为一个重点目标,并于2022年敲定了翻译此书的计划。在翻译过程中,我更加细致地阅读其中的内容。我发现,她的涉猎范围比我想像的更加广泛,不仅涵盖婴儿研究的重要成果,还以丰富的临床实践开启与“承认理论”的对话(目前国内出版了一些关于承认理论的译著,此书可以看作其在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回响),甚至在北美地区的精神分析主流和被长期忽视的拉康学派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概言之,她希望自己对“主体之间”的探索能起到一种“拨云见日”的效果,为当前“混乱”(或者说多元化)的精神分析提供一种独到又不失整合的视角。在很大程度上,她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如果你能穿透她晦涩的表达,捕捉到其论述中的“神韵”,那么你将发现,她在“双人互动”上实现了对比昂、温尼科特和科胡特等人的超越,也在与同时代的斯托罗洛、毕比(Beatrice Beebe)和奥格登(Thomas Ogden)等人的比较中凸显了自身的独特之处。如果说,继米切尔(Stephen Mitchell)之后北美地区还有精神分析的“集大成者”的话,那么在我看来,这个人非本杰明莫属。因而毫不夸张地说,本书是理解关系/主体间精神分析的必读之物,也是通往当代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关键入口。
虽然收获颇丰,但翻译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本杰明的写作风格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让我深感自己低估了本书的晦涩。另外,对拉康学派等领域的相对陌生使我不乏“捉襟见肘”的时刻。我不禁想起米切尔和布莱克(Margaret Black)的话,“[精神分析]每种流派的文献都浩如烟海,每种临床感觉都需要精细地琢磨,任何分析师要融会贯通全部流派都很困难。”时至今日,我仍然不敢说自己全然理解了本书;甚至可以说,其中的许多地方依旧如同“雾里看花”,需要仔细加以琢磨。我真切地体会到“译者水平有限”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尤其是在面对这样一位涉猎广泛的“综合者”之时。当然,这也让我更加明白,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经验,进一步提升翻译的功底。
此书的完成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仅凭一人之力。我的合作译者张磊师兄在其中付出了大量心血;丁飞师兄的博士论文为此书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陈劲骁师兄和刘心舟老师在术语的翻译上给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我指导的硕士生徐琳完成了一些繁琐的工作。此外,本书的出版得到“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开放基金”(项目编号:DXS2023010)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一些不准确或错误之处,还请广大同行与读者批评指正。
张巍
2023年9月,初稿于南望山
2024年3月,修订于哈佛园
作者简介
END
延伸阅读:
编辑 | 刘雅云
审校 | 张 磊
原创
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和译者所有。转载本文需经过作者/译者同意,转载时禁止修改原文,并且必须注明来自原创作者/译者,及附上原文链接。转载或合作请联系:3661635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