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点击翻看张美忠的画作,首先吸引我的是他的诸体兼善:花鸟、山水、人物、写意、工笔、重彩、淡墨……他都有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作品。我们通常在介绍一个画家时,前面往往要加一个突出其特色的限定词,如花鸟画家、山水画家等,张美忠日常应该是花鸟画画的最多,但仅仅以花鸟画家来介绍他,显然是对他全面绘画能力的局限,他的诸体兼善、广采博纳,让他的作品天然具备了一种丰厚的底蕴,无论是方寸尺幅间小品的清逸,还是丈二淋漓中巨幅的磅礴,这种丰厚的底蕴,都自然流转于其笔墨之间,线条由此愈加生动,色彩由此愈加鲜明。
这是天赋,这也不仅仅是天赋。这是积累,这也不仅仅是积累。
五十多岁的张美忠,已有近四十年专职绘画的经历。在此之前,他热爱绘画,却苦于没有绘画的环境和名师的指点。18岁时,他进入莒县(城阳)美术厂,绘画成了他的工作。其时尚健在且艺术生涯正值巅峰状态的著名画家宋式云先生,就在美术厂内,指点他们这些初入画坛的美术新秀,张美忠非常幸运地在名师指点下,夯实了自己最重要的国画基础。
适宜的创作环境和优秀的名师指点,是张美忠迅速从众多国画爱好者中脱颖而出的客观条件,但在这两个条件之前,勤奋、执着且认真的创作态度,则是让他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立身于中国画家之林可以独具风景的最重要原因。
目前来说,可以称为张美忠国画代表作的浮来山古银杏四季图,便是张美忠勤奋、积累和领悟的结合。
从构图上看,略显重叠的四幅作品耗去了张美忠四、五年的时间,这还仅仅是从落笔成画开始计算的,如果说从心中为这棵树规划画稿开始,应该是几乎与美忠从事国画的时间等长。
从张美忠还是莒县美术厂一位普通画工开始,每每登浮来山,谒银杏树,他的心中便涌动着为这棵数千年古树传神写魂的冲动,也就从那时开始,这棵树在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在他心中、眼中反复印证古人相关画法的论述,在还没有落笔之时,这棵树就已经将他的国画技艺做了反复的捶打和提升。
明代画家莫是龙曾说:“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每朝起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山行时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而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张美忠从名师的指点到在传世古画中寻求经验,再到以天地为师,以大自然为师,数千年寿龄的古银杏树,给了他突破的契机。
在长达四、五年的时间里,他数十次登临浮来山,四季轮转中,他从多个角度为银杏树写生,一遍遍成稿,一次次重画,最终形成径丈尺寸的巨幅,大气磅礴,气韵天成,布局巧妙,构图恢宏,疏处可走马,密处不容针。四幅画,是张美忠的代表作,也传照了古银杏之魂,进而折射了古银杏树所代表的莒国文化之精神。
为古树传神的张美忠日常所画最多的是花鸟画,“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其富贵之态;“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其悠闲之姿;以及“鹤之轩昂、鹰隼之击博、杨柳梧桐之扶疏”,其风流磊落之意兴,无不生机栩栩,展现于其画幅之上。
张美忠的山水画“写百千里之景,东西南北,莞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坐看云山,无一不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张美忠的人物画中用笔之法,以形写神,多从天然自具中来而绘出人物生活之神情,其间“细心体认,尽意揣摩”的功夫,也已渐臻圆熟。
是在电脑上将张美忠国画作品集中的画作一一点开浏览,许多局部,更是放大了细细欣赏,边看边写下上面的文字。张美忠现在正值艺术创作的盛年,这本画集以及画集出版后的重要画展,是他此前美术生涯的重要总结和回顾。总结回顾之后,国画艺术的更高峰正在等待他的继续前行,相信他会在更高的艺术之峰上,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是为序。
2024年4月28日
探索DISCOVERY
许家强,作家、学者、新闻工作者。迄今已发表小说、散文、杂文、诗歌、评论、纪实等作品千余万字;首倡创建中国新古典主义诗歌流派;获各类文学奖、社科奖、新闻奖百余次;曾在多家报刊开辟时评、读书、旅游、杂文等专栏,获中国报纸副刊专栏一等奖;已出版著作二十部,部分进入中国图书畅销榜;山东省首届新闻出版奖优秀人物获得者。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日照市广告协会会长,山东省广告协会副会长,日照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日照报业传媒集团(日照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