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银行的客户服务有点应接不暇,原因无他:大家都在抢着了解银行赠予(bankgift)的操作方法,毕竟2025年1月1日起,这个曾经被认为是“合理避税”的法宝,规则将发生重大变化。
为了赶上这波“避税末班车”,许多人准备在年底前完成资金转移,但急也没用!如果操作不当,你可能在未来五年内还要面临高额税务风险。
Belfius银行的财富管理专家、HLN专栏作家伊莎贝尔·弗尔赫斯特(Isabelle Verhulst),结合她的实战经验,总结了五大致命误区。如果你想聪明避税,这篇文章你一定要仔细看!
所谓银行赠予,其实就是将钱从自己的账户转到他人的账户,因为没有正式登记,所以可以避开赠与税(schenkbelasting)。
但!别高兴得太早,如果赠予人(也就是转账的人)在三年内不幸去世,受赠人将需要支付一笔高额的遗产税(erfbelasting)。
相比之下,赠与税的税率要低得多,只有3%(直系亲属)和7%(其他人)。
更扎心的是,从2025年起,这个“安全期”将延长至五年!也就是说,你得担心赠予人在五年内的健康状况。
政府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大家别再绕路避税,乖乖交赠与税。但如果你打算赶在2024年末“冲刺”,这五大坑千万别踩!
银行赠予虽然看起来操作简单,但其中的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尤其是转账时的附言内容。
发意向书
赠予开始之前,赠予人需要向受赠人发送一封意向书(intentiebrief),明确说明你打算赠予的金额、物品以及具体条件,比如,“如果受赠人比赠予人先去世,这笔钱会返还”。完成转账操作
注意了!转账附言中千万别写“赠予”“礼物”之类的字眼。 否则,这笔赠予很可能因为不符合法律程序而被判无效!签署附加协议
最后一步是关键!赠予人和受赠人需要共同签署一份“附加协议”(pacte adjoint),正式记录赠予事实和条件。如果没有这份文件,将来可能会被认定为“借款”,而借出去的款项会被收回,纳入赠予人遗产清算,最终还是免不了缴遗产税!
未成年人能不能接受赠予?当然可以,但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让人头疼的细节。
银行赠予需要受赠人确认接受,通常通过签署附加协议完成。
但如果受赠人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签字是不被法律承认的!必须由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代为签署。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赠予人是孩子的父亲,那就得由母亲代签,反之亦然。
其他亲戚想代签,必须获得和平法庭(vrederechter)的批准。
总之,未成年人接受赠予的程序非常复杂,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
如果赠予人在三年(从2025年起是五年)内去世,这笔赠予将被纳入遗产清算,受赠人需要缴纳遗产税。
对于健康状况堪忧的赠予人来说,这个“观察期”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
如何规避风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尽快登记赠予并缴纳赠与税。这个操作可以通过MyMinfin官网快速完成,简单高效。
如果你选择邮寄或者去税务办公室办理,就要小心时间延误,导致赠予无效。
赠予人可以在意向书中附加条件,比如赠予金额不能归入受赠人的婚姻共同财产,或者受赠人早逝时资金返还。
但这些条件一定要写得清晰又合法,否则容易被认定为“遗产继承”(legaat),这样反而会增加税务负担。
专业建议:涉及复杂条件的赠予,最好找律师或税务专家把关,避免后患无穷。
你以为赠予的钱就是“送出去了”?不完全是!赠予金额会计入赠予人去世时的遗产总额。如果赠予金额过高,导致其他法定继承人(比如子女、配偶)的最低保留份额(reserve)无法得到保障,这些继承人是可以向法院申请追回赠予部分的!
银行的保存期限通常是十年,超过十年,想查赠予证据会非常困难。
2025年银行赠予规则的变动,体现了政府在打击避税上的决心,同时也凸显了税务规划的重要性。
对于普通人而言,避免冲动决策、咨询专业意见、熟悉规则变化,是有效减少税务风险的关键。
抓住当前规则的窗口期或提早规划,不仅可以保全资产,更能保障家人未来的财务安全。
ref:
https://www.hln.be/mijn-geld/drukte-bij-banken-een-maand-voor-regels-verstrengen-geldexpert-waarschuwt-voor-vijf-dure-valkuilen-bij-bankgiften~ac816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