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辉|穷,是一种习惯

乐活   文化   2022-10-10 19:53   河南  

文|刘传辉

「穷,总是把日子过的没有一分冗余,从不为突发的意外事件做一点准备」


穷是一种习惯。

穷的第一种习惯,喜欢索取,而不是付出。

穷是一种匮乏心智的结果。匮乏的不是实际的资源,而是心智。穷人习惯获得帮助,而从不想如何回馈,形成人际良好的互惠。比如紧急时借了一笔钱给他,你给他一缸水,他甚至舍不得勺出一瓢水给你喝。

身边的亲友即便像一罐蜂蜜一样,也不要舔的干干净净。穷的人不这样想,他们利用亲情和一点交情,把蜂蜜舔的一滴不剩,直到帮他们的人失望透顶,面对无底洞,再也不愿意援手相助,这时候帮忙的人还被骂是个无情无义的人。

有这样的人,他们借了一笔钱,没有还清,就张嘴借第二笔钱,就像你是提款机一样。而在借款期间,他们都懒得给你发个微信,打个电话。

因为穷,总想一夜暴富,等不及慢慢变富,做一些承担不起后果的冒险。变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变富是一种习惯,同样穷也是一种习惯。

积累第一桶金,无论是创业,还是练就一门手艺,或者创造无形资产,比如写代码,出书,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变富。特别是绝大部分人都很难在年轻的时候变富。少年得志也鲜有笑到最后的。



比如借钱炒股,外加杠杆。在牛市中贪婪地加大杠杆,在股市大跌中倾家荡产。就像赌徒一把摁上所有筹码,妄想翻本,却不想翻开牌,运气并没有站在自己这一边。

他们输了,总是抱怨运气不好。而运气是个概率,一辈子倒霉蛋也会撞上几次狗屎运,但人不能靠狗屎运来生活,长期看运气是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瞎猫撞上死耗子。

据统计购买彩票的主要是穷人。

穷,一般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不仅不在金融机构的银行里存钱,也不在交情的银行里储存一分钱。

他们很难融入到某个组织里,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形成良好的协作。他们不习惯组织的约束,但更不会自我约束。他们习惯于放浪不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自由生活的成本其实很高,不是一般人所能负担。

他们不是犬儒主义的生活家,甘愿过清贫的生活,他们心里想的是一飞冲天。但他们缺乏自律,而自律是致富的充分必要条件。



穷有一种习惯,透支未来,不能延迟满足感。

他们小时候可能没有参加过儿童的棉花糖实验,但他们的典型表现却像那个拿了糖,二说不说,一口吞下,根本等不及忍耐15分钟后有两颗糖的奖励,他们或许想着万一15分钟以后一颗糖也没了。享受当下是他们的人生哲学,哪管他明天如何。明天需要忍耐,需要坚持,需要投入,需要等待,不,他们要现在。

有个朋友,五六十岁了,彻底破产,债台高筑。从年轻时候,多次创业,也有很多很好的项目,倘若坚持做到现在,即便差一点,不能大富大贵也能中产以上,小康生活。但每次做一个项目,计划赚一百万,钱还没有赚到,就开始按照一百万来消费,兜里有10块,绝不抽8块的烟。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靠借贷度日,日积月累,终至破产。



在联合国在印度的扶贫实验中,有一种日贷族,早上借1000卢比晚上还1200卢比,做点小生意。他们日复一日被高利贷绑架,扶贫组织给他们一笔1000卢比的本金,不需要归还,不需要利息,让他们作为启动资金,摆脱高利贷的魔咒。开始几天他们每天能有200卢比的盈余,但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把本金花掉,重新陷入高利贷的循环中。他们很难管理自己的欲望,没有分辨轻重缓急的能力。

就像你给他一头挤奶的牛,一头下崽的猪,一只下蛋的鸡,他们等不及挤牛奶,养崽,下蛋,而是直接把牛宰了,把猪杀了,把鸡炖了。

有人说把世界的财富重新平均分配,用不了10年,世界就会重新回到现在的样子。

穷,总是把日子过的没有一分冗余,从不为突发的意外事件做一点准备。当别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月光族却逍遥地花掉所有收入,甚至用几张信用卡透支消费,他们觉得意外不光临。所有的意外突发事件都是计划不周的漏洞,是概率,甚至是必然,一生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突发的疾病,车祸,火灾,疫情,失业,学费,购房等等,而没有一点盈余准备,就会措手不及,因此陷入困窘。



贫穷来源于稀缺的思维。

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在《稀缺》一书中提出“匮乏经济学”。他们发现:贫穷犹如寄生虫,会蚕食一个人的精神力量,进而影响日常生活的每一步。

“稀缺”可以使人变笨、使人冲动,使人在埋头苦干的时候忽略了回报,并陷入一种封闭的思维模式。最终,在“稀缺心态”下,穷人的大脑被俘获,进而逐渐失去认知能力,从而变成彻彻底底的穷人。

德希尔·穆来纳森给出了贫穷的解药,每天多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不要透支;为大脑和生活留出冗余。

但我悲观地认为,一旦陷入穷的思维螺旋中,就像得了不治之症。

刘传辉

2022年10月3日国庆



有感于目睹一些人把人生的一副好牌打烂,滑落到债台高筑,不可救药的地步。还有人历时几代深陷穷困,无法救济,不得解脱。此处穷人不泛指大众,或如《贫穷的本质》里贫穷国家的人,生于贫穷制度下的人。



深度阅读·分享之智慧

中欧EMBA,著有随笔集《生命需要新高度》、《长令人间添欢喜》,涉猎服装、地产、医疗投资。

少年顽劣,青年二蛋,壮岁草莽,中年温情。爱书法,爱摄影,爱跑步,性嗜茶,偶浅醉,嗜读书,常著文章以自娱,身处商海,心慕学人。已近天命之年,偶思故人故事,漫谈所思所感,虽不成鸿篇巨制,已足聊慰吾心。


关注德馨慧公众号


德馨慧
深度阅读,分享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