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五章 群英荟萃 林甸剧团部分演员的故事(5)——高慧珠的故事

民生   2024-11-01 00:00   黑龙江  

高慧珠也是林甸剧团功不可没的重量级人物。 

在林甸剧团的第一代演员里,剧团里除了筱兰萍温丽萍是剧团名 角,高慧珠也是当之无愧的名演主演,戏剧班底,中流砥柱。

林甸剧 团的发展史里有很大一部分是高慧珠的功劳。高慧珠,满族(镶蓝旗)艺名,叫高秀珍,1940年生于吉林省 德惠县达家沟镇二嘴子村。

她的母亲是童养媳,17岁结婚生子,养 了八个孩子只站下了两个,她和她的哥哥。他们生存的年代正是日本 人统治中国东北的年代,她的哥哥比高慧珠大14岁,高慧珠记事的 时候,她的哥哥在长春日本人开的火具厂打工。她的哥哥日语俄语学 的都很好,性格也很好。

高慧珠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她四岁的时候就 跟着奶奶在集市上卖豆腐,奶奶每天要往返八里地,背着她去卖豆腐。 

高慧珠家的日子过得还比较富裕,祖上靠种地和卖豆腐攒钱买了四合 院。1945年日本战败,国共内战,他们的家园被战争毁坏,搬迁到 四十里地以外的刘家油坊继续种地卖豆腐。

1948年土改后,他们在 王家窝棚屯分得了土地,父母种地,高慧珠跟奶奶给人家放猪。高慧 珠十岁上学,因从小跟父亲学过《三字经》,又跟她的哥哥学认了不 少字,所以上学的时候总跳级,一年级学几天就上二年级,二年级念 几天又上三年级,再上四年级,她上了两年半学就念到六年级毕业了。 

1952 年他们一家人又搬回老家双城堡,一家人靠捡烧火柴捡煤核租 房子生活。那时候家穷的一捆韭菜一分钱都买不起。高慧珠在白家窝 铺念书的时候正赶上放假,她的亲姑姑回来探亲,看看家里太困难, 就当家做主让高慧珠跟她走,到外边学唱戏去。

家里人听说能出去唱 戏都很同意,因为高慧珠从小就爱好文艺爱唱爱跳,在徐家窝铺念书 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排演《王贵与李香香》,高慧珠就演的是李香 香。

高慧珠当时跟一个叫王亚田的是老乡,小学在一起上学,王亚田 跟她在一个戏里演崔半夜,后来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林甸一中当 语文教师。

1952年七月份高慧珠跟姑姑走的,她的姑姑是唱评剧的, 当时在讷河剧团唱小班的,后到长春一带宋家洼子来演戏,姑姑让高 慧珠拜师筱艳琴学评剧。

拜师学艺得勤快,高慧珠会来事,眼睛有活, 手脚麻利,跟师傅学戏,洗衣、做饭、端茶、倒水,把老师伺候的很 满意,总夸她会来事,勤快,就全心全意地教她唱戏。教唱的第一出 戏是《井台会》,姑姑背后再教她唱《张彦赶船》,演丫鬟,跑龙套, 很快就学会了好几块大戏。

后来高慧珠跟姑姑学戏的这个小戏班子演 到四平的时候就黄了,演员四散了。高慧珠跟姑姑住进了沈阳专有艺 人住的信诚旅馆,一方面等待机会寻找搭班班主再自行组团,一方面 等待外地来接演员演出。

住了十几天以后来了一个黄姓老板把她们接 走,来到吉林鸭绿江边的桦甸县演出,演了一个来月,老板赔钱了。在那里她的姑姑每天十元现份,高慧珠一元现份。因为老板赔钱了, 她的姑姑只拿了150元,她的姑姑考虑到高慧珠还是个孩子,正在学 戏的阶段,老板供吃供住,都不容易,就拉倒了不要了。

她们就这样 流动到黑龙江省哈尔滨红星旅社,该旅社也是专住流动演员的,等待 外地老板接出去演戏。几天后,他们被接到泰来县演戏,在泰来县演 了两个多月以后,又去了嫩江县演出,正赶上嫩江剧团招收学员,她 的姑姑就让高慧珠也参加考试,看看能不能考上。

高慧珠参加考试的 时候唱了一段《井台会》一下就考上了。嫩江剧团同意她的姑姑加入 嫩江剧团基本演员,因其姑姑嫌工资低,就去了安达县剧团,高慧珠 就在嫩江县剧团站下了,属于国营剧团。

当时的学徒期是六年。主拜 师傅是唱青衣的筱艳琴。武功师傅叫鲁云亭,还有一个师傅叫王凤山。 

嫩江学徒期间,每月工资60分,每分2角钱,每月12元。高慧珠在 嫩江县县剧团学戏,跟他的师弟王少华学武功,学毯子功,每天早晨 三点半钟就起床,先到筱艳琴老师家,生炉子,烧开水,然后跑到江 边去练嗓子,他们趴到冰眼上,往冰眼里哈气吸气,说是对嗓子有好 处。

然后再回去练功,打把式,练嗓子,吊腿,下腰,腿疼也不敢哭。后来筱艳琴就教他们学习《回杯记》。

高慧珠非常好学,看见别人戏 唱得好就主动跟人家拜师学戏。有一段时间她结识了黑河剧团的一个 叫筱黛玉的演员老师,那个演员演《桃花庵》演得非常好,高慧珠就 帮她干活,讨好她,溜须她。

那个筱黛玉就跟高慧珠说,妹子啊,你 真是个好孩子,也是个唱戏的好坯子,不是我不想教你,咱俩不是一 个团的,我一天到晚唱戏很累,况且我唱不几天就走了,怎么教你。 

她看高慧珠哭了,就很不好意思地叫她的女儿,给高慧珠念戏词,高 慧珠拿笔记下来,等她有机会再教她。

那个时候,高慧珠脑筋好使, 什么戏一学就会,记性也好,决心也大,筱黛玉老师喜欢吃烤土豆, 是那种特殊的带油的,特别香,高慧珠自己没钱买,自己就暗下决心 学戏,等将来我也吃烤土豆,我也让我妈我爸吃上烤土豆。 

高慧珠在嫩江县学了三年戏,个头也长了,嗓子也亮了,基本出 落成一个比较成型的演员了。

1956年过完春节,嫩江县剧团团长找 到高慧珠,他管高慧珠叫高丫,问高丫想不想去通北剧团,那个剧团 缺少年轻演员,已经跟他们说好了,如果高慧珠愿意去,嫩江团准备把高慧珠和柳玉君调到通北剧团去。

高慧珠一到通北就后悔了,通北 剧团的条件跟嫩江县剧团没法比,这是一个民营剧团,演员缺少,班 底不硬,没有主演,剧场脏乱,吃的、住的、环境等等,简直太差了。 

因为没有主演,演戏还得出去请主演,除了给主演的现份钱,剩下的 这些都不够吃饭的。演员为了生活下去,晚上演戏,白天就出去找活 干,去农村削甜菜。

高慧珠后悔也没办法,人都去了,通北剧团是刘 亚斌当团长,高慧珠去了之后曾经拜他为师傅,因为自己还小,不能 独立唱大戏,就只好面对现实落在了通北剧团。

在通北剧团不久,高 慧珠得了一场大病,险些丧了性命。当时通北文化局很重视剧团的演 员生活,听说高慧珠病重,特意派人把高慧珠送到北安县医院住了两 个多月医院才治好。

高慧珠非常感谢她的师哥师妹,她的师哥黄英海, 师妹杨雪艳,师弟万兴,都没少照顾她,这是她终身都忘不了的恩情。 

一场大病好了之后,高慧珠感谢剧团,感谢文化局,感谢师傅团长, 感谢师哥师妹,回团以后加倍努力工作,台上台下,团里团外,什么 活都抢着干,演配角,跑龙套,牵马坠蹬,跑大兵,变得比以前更听 话更勤奋,团里的姐和妹,哥兄弟,都很喜欢她。

1956年年末11月份, 通北剧团跟北安剧团合在一起,高慧珠跟着团长师傅刘亚斌来到了林 甸县,从此高慧珠一直在林甸演戏演到退休。 

高慧珠在林甸剧团一直干的很好,筱兰萍唱的最红的时候,高慧 珠已经就成了剧团的二流主要演员了,别看高慧珠身段扮相自然条件 不如筱兰萍,但是高慧珠虚心好学,努力上进,做人低调,不张不狂, 在剧团很有人缘。听话,肯学,谦虚,诚实,不服气,不服输,能吃 苦,能谦让,是林甸剧团最听话的演员,最好使的演员,学戏最多的 演员,德行最好的演员。

凡是筱兰萍和王艳樵她们会唱的大戏,她都 会,别人不想出演的大戏,领导叫她演,她都能把戏演下来,她是历 届剧团领导的得力演员,没有她不会的戏,没有她不能演的戏。

很多 观众都知道林甸剧团有个高慧珠的名演员,进城下乡,很多老百姓都 知道林甸剧团有个名演员叫高慧珠。

文革结束以后,开始时兴演古装 戏,因为没有剧本,找不着老戏剧本,是高慧珠跟她的师弟李杰一起 一出戏一出戏地回忆,《御河桥》《十五贯》《秦香莲》《狸猫换太 子》等等,一共四五部古装戏都是她们一句道白一句唱词地回忆起来 的。

因此,有人说,李杰是剧团的功臣,高慧珠也是剧团功臣。高慧珠在文革期间曾经离开剧团十年,离开的十年中,先后在 县酱菜厂和农机修造厂当了十年企业工人。

不知道是县革委还是县文 教局下的令,大约是1969年左右,要把剧团解散。所有演员离开剧 团,一部分人上企业,一部分人回老家参加劳动锻炼。离开剧团的起 因是文艺工作者改造世界观,必须经过劳动改造。

当时,不少学校的 老师和机关干部都分期分批下厂下农村参加劳动改造世界观。剧团内 部分两个派别,下厂下农村的也有两种不同待遇,高慧珠属于剧团前 文革革委会的人,都上企业。

高慧珠上酱菜厂,王德林上鞋帽厂,袁 淑华、王淑琴、崔文萍上编织厂,万兴上磷肥厂,彭彦斌上东门外老 家菜社,杜仁也回原籍的生产队劳动,王尚生回西北街菜社,魏子玉 唐淑玉回五星大队六队老家。

高慧珠先是分到酱菜厂,在酱菜厂上班 的时候,正赶上厂里搞基建盖厂房,她跟一帮女工一起打苇帘子,高 慧珠负责扛苇子。

那时县工业局的一个宋局长叫宋长生,是个转业军 官,也在酱菜厂劳动改造,高慧珠一看人家工业局长都下来劳动改造, 自己一个当演员的干点活也是应该的。

她生怕人家说她是唱戏的不能 干活,不管干啥都抢着干。有一次全体工人开大会,厂长夸奖高慧珠 真能干,高慧珠说,我也是农民家庭出身的穷人家的孩子,从小放猪 种地啥活都干过,从来不怕吃苦。

那年高慧珠才28岁,厂领导知道 她是剧团主要演员后,说没想到一个剧团的演员还这么能干活,大家 伙都七嘴八舌地夸奖高慧珠能干活。

高慧珠当即跟厂领导表态:日久 见人心,行不行,咱们实践中去考验。后来县里一个主管工业的县领 导去酱菜厂视察工作,看见高慧珠在酱菜厂参加劳动,就问高慧珠, 你怎么在酱菜厂上班呢?

高慧珠告诉他是组织部门分配来的。那个领 导说,你是剧团演员,属于干部系列,应该按照干部下放标准安排, 你先在这里待几天,有机会我给你问问有关部门。

在酱菜厂劳动了十 个多月,剧团又开始恢复,所有演职人员全部调回去。高慧珠没有回 剧团去,她感觉文化馆挺肃静的,也不瞎折腾,就回文化馆上班。

后 来在文化馆参加县里三级干部会议期间,高慧珠被分配到县农机修造 厂去。一个只念二年半学的剧团主演来到农机修造厂,听说还要当出 纳员,人家更看不起她,都背后管她叫“小老妈”,先在门卫打零干 零活,后来到农机大学校当出纳。

她白天跟他们一起参加劳动,晚上 就把账本带回家让她的老公爹帮忙整理账本,让老公爹教她打算盘, 那时大学校都是挣的工分,再根据工分日值折算成工资,老公爹是成 手会计,每个月月末就帮她把每个工人的工资一份一份算好,然后高 慧珠再把工资给工人们送到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

开工资的时候,高 慧珠就跟工人们一起除草薅草割草,有时正赶上大家伙在基地休息歇 气,大家伙就跟高慧珠说,你是唱戏出身,我们不用你帮着薅草割草, 你能不能给我们唱一段听听,高慧珠就欣然接受不推不让,张嘴就唱, 唱一个没听够就再唱一个,感动的全体工人都夸高慧珠有才有德没架 子,是个好人好出纳员。

在大学校干了几年,厂领导就把高慧珠调到厂 部当总厂成本会计,业余时间,高慧珠又在厂里学会了理发,抽时间 就给场里的工人们理发。厂里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高慧珠就积极参 与,台上台下,连编带演,深受厂领导和职工称赞、敬佩。

后来高慧 珠成为厂工会委员,厂里谁家有事她都忙前忙后帮着料理,谁家生小 孩,谁家死了老人,她都帮着张罗集资捐款,为职工服务。

高慧珠最 后干了六年农机修造厂成本会计。高慧珠在农机修造厂干的很好,多 次被评劳模。

由于她的勤恳努力,钻研业务,助人为乐,谦虚谨慎, 积极参与企业文化活动,为企业争光,农机修造厂的工人干部都改变 了看法,都认可高慧珠政治素质高,德才兼备,是个不可多得的企业 工人。

大约是1979年末,县文化馆组织业余演员排演话剧《于无声 处》,文化馆请来了教育局进修校的陆克修,还有农机修造厂的高慧 珠,排完了现代话剧《于无声处》以后,在县委礼堂公演,坐在观众 席上的县委主要领导赵真认出了高慧珠。

看见高慧珠演的这么好,就 问身边的文教局领导刘荣和郭志:这不是高慧珠吗?她现在在什么单 位上班?文教局负责人告诉赵真这个人就是高慧珠,现在在农机修造 厂上班。

赵真主任(县革委会副主任)说,你们剧团现在青黄不接了, 这么好的演员不叫她演戏怎么还在外边呢?这不是白瞎了嘛,赶紧把 她调回来还得叫她演戏,文教系统的领导这才把高慧珠调回到县剧团 演戏。 

高慧珠下放农机修造厂期间,剧团里的另一部分人,以筱兰萍为 首的部分演员下五七干校。文革期间有一套政治顺口溜:一等人去革 委会,二等人去工宣队,三等人去干校,四等人去生产队。

当时的县 五七干校,是1968年由新兴马场搬到胜利县渔场,1968年之前是把 五七干校设在林甸东方红公社所在地的(东兴乡)新兴马场,后来有 人说新兴马场水土不好,就重新选址在胜利大队附近的县渔场,把县 五七干校设立在鱼米之乡的老鸭场(县渔场的前身是县商业局的老鸭 场)。

1971年的春天种地的时候,剧团上五七干校的那伙人,由县 五七干校的指导员王克功负责带队,带领剧团的20多名文艺工作者 先上第一课:小长征,所谓的小长征,就是从林甸县城出发,取道北 门外奔四合乡(当时叫文革公社)的永和宫(现在的合胜村),再奔 四合粮库取道富裕县繁荣公社65号山东屯,再奔67号山东屯,再到 县渔场,大约不到70里地。

参加小长征的演职人员:崔文萍、陈柏成、 张树春、筱兰萍、孙殿臣、孙美春、薛福民、吴伯森、吴晓芬、曲志 民、刘仁太、刘凤芝等等。

参加小长征的人们热情都很高,有个叫陈 柏成的演员,走的满脚起泡了还努力坚持长征不动摇。这些下五七干 校的演职人员,工资还由本单位开支。

到五七干校以后,吃大食堂大 锅饭,睡集体宿舍大板铺,参加劳动坐大马车,学习训练全都是军事 化管理。每天三敬三祝,定时学习训练,下地劳动都是集体排队,由 农业队的连长负责管理,平时的学习排戏由指导员王克功负责管理。 

刚去的时候正赶上农业队刨埯种苞米,所有的干校学员(剧团的演员) 们,跟着农工们,浇水,抓把粪,培土,踩格。剧团在干校期间,曾 经由王克功带队领他们到齐齐哈尔市去观摩齐市京剧团排演的现代革 命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回来以后,在五七干校也开始组织排演《沙 家浜》。

为了排演《沙家浜》,又把一些下放到生产队的演员乐手调 到五七干校,如魏子玉、唐淑玉、彭彦斌、万兴、王德林、杜仁等。高艳春(筱兰萍的妹妹)演阿庆嫂,万兴演刁德一,筱少君演郭建光, 彭彦斌演胡传魁。孙美春演一个剧中反派人物,把手枪都甩到台下观 众席里了。

《沙家浜》进入彩排期间,干校有个白俄罗斯大胶轮车, 他们就坐着那个白俄罗斯胶轮回林甸县城剧场里彩排。然后再组织机 关干部进行公演。

在排练京剧《沙家浜》期间,乐队缺少大提琴,剧 团唯一的一把大提琴在大提琴手王德林手里,王德林已经下放到鞋帽 厂去当工人了。

干校派人去取,王德林不给,去了好几趟也没取来, 原因是大提琴乐件金贵娇性,不是提琴手的人不会携带容易给弄坏了, 王德林心疼大提琴,谁来也不给。

期间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后 来经过领导研究,把王德林也一起调到五七干校,到剧团继续当伴奏 员。剧团在干校排完京剧《沙家浜》以后,剧团又参与了长征组歌排 练。

五七干校学员当中有个叫许涛的毕业于东北农学院,此人是个林 甸文艺爱好者的特殊人才,会作曲、会教唱,会指挥,是林甸县业余 文化活动中的高手,作词作曲,排练指挥,在干校期间跟他的校友王 树桐(也是东北农学院兽医专业学员)一起组织排练《长征组歌》, 又排练话剧《张思德》,组织干校学员和剧团的演员一起排练。

剧团 在五七干校劳动锻炼了大约不到十个月就返回林甸县城了。高慧珠在县农机修造厂上班到1980年春才返回剧团的。回剧团 正赶上团里招考第一批学员,经过一番宣传和筹备,剧团七月份开始 操作招收工作,高慧珠担任了主考考官。

那一年,剧团招收了一批年 轻的艺术骨干:张凤杰、王春华、管大海、刘振强、陈景波、王平、 姚德海、荣令臣、任秀娟、赵静萍等十个学员,外加四个家属子弟:王玉龙(王德林的儿子)、彭少岩(彭彦斌的儿子)、万红梅(万兴 的女儿)、薛峰(薛宝良的儿子)。

开始策划的时候,据说是不招收 农村户口学员。等到开始考的时候,农村上来的学员唱的都比城里的 孩子唱得好。后来又有新说法,农村来的孩子唱的特别好的可以招收。 

有个乡下孩子叫王平,家里特别贫困,是个养父,母亲还有病,城里 没有什么亲属关系,走不了关系干着急。高慧珠看着王平挺可怜,唱 的还那么好,就以主考官的角度,亲自去找团长马纯志,把王平的情 况跟马团长说了,马团长非常信任高慧珠,当时就答应招收了王平, 并设计了学员试用期。

剧团里跟高慧珠一起回到剧团的还有薛威(打 扬琴的)、韩杰(打大锣的)。

高慧珠回剧团招收学员之后,剧团书 记马纯志让高慧珠当那期学员班班主任和老师,孙美春当武功教练, 学员班培训期为一年,学员集中统一住宿,统一管理。

高慧珠每天早 晨三点半钟就起床,四点钟到男女宿舍把学员叫醒,起床到舞台练功。孙美春没有戏活,教学员练完武功就回家睡觉去了。高慧珠带学生练 完功回家吃完饭还得回团里跟大伙一样排戏。

高慧珠回剧团以后还是 剧团工会委员,那个叫王平的学员家里很穷,孩子的补助费不够用, 还得吃食堂,还得给他妈治病,高慧珠就跟工会主席杜仁请示点困难 补助,给王平买秋衣秋裤,帮王平洗衣服抓虱子。

她把这批学员当成 了自己的孩子一样,不管谁有病,谁家有困难,她都帮忙解决。买药、 送饭,洗衣服。

教武功的孙美春,山东人,脾气不好,动不动就跟学 员发脾气,急眼了就骂学员,很多学员受了委屈都愿意找高老师诉苦。高慧珠就批评说服孙美春:这批学员不少都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不像 旧社会学唱戏的都是穷人家孩子,都是没有文化找不到饭吃的孩子来 学戏,现在的孩子都比咱们有文化,有教养,都是十八九岁二十来岁, 这些孩子们都成熟了,有思想,有是非观念。

人家一口一个老师地叫 着咱们,咱们当老师的要爱护他们,保护他们,教学当中和管理过程 中,要讲究方法,讲究师德,不能用过去旧社会的那套师徒观念来管 教他们。

当时给学生们讲戏课的都是本团老演员,在高慧珠的带领和 管理下,一年后学员圆满结业,经过考评全部留在了剧团。整个学员 班的结业汇报演出和总结讲话都是高慧珠亲自筹备和书写的。

宣传部 长听完高慧珠的总结发言,还以为是别人替她写的,后来细打听是高 慧珠自己写的,宣传部长直竖大拇指,夸奖高慧珠真有水平。

由此可 见,剧团也真是个大学校,很多新老艺人在这所大学校里都学到了不 少知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后来,剧团这批学员在团内的分工分角, 都是高慧珠老师根据平时观察掌握的每个人的戏路子特点,再根据当 时在剧团的领导地位和主演地位,分别帮他们确认下该认的师傅,袁 淑华、唐淑玉俩收的徒弟是:张凤杰、任秀娟、赵静萍、王春华;万 兴(当时是业务副团长)收的徒弟是管大海、陈景波;彭彦斌收的徒 弟是王平、姚德海、荣令臣、刘振强。

很多学员都想拜高慧珠老师为 师,高慧珠说,我早就是你们的老师啦,带了你们一年多,起早贪黑, 教你们唱戏,教你们做人,你们都是我的开门弟子。

马纯志书记曾经 在拜师会上遗憾地说高慧珠:你这个高老师啊,教一回学员,一个徒 弟都没收,太遗憾了。会后,高慧珠跟马书记说:马书记啊,一是我 的能力低,二是我在团里啥地位也没有,谁拜我师傅,到时候上不去 台演不上戏,那个最难受的人是我,所以我就不能收徒弟。

在这批学 员中,以张凤杰管大海为首的几个重点学员,后来都成为了林甸剧团 的台柱子演员。 到了1981年以后,副团长是万兴,业务室主任是彭彦斌。

马纯 志跟高慧珠说:你是老演员了,也是县里出名的剧团主演,你在剧团 里就得当人梯,辅导别人往上发展。

高慧珠说,请领导放心,我既然 下决心回剧团,我就一定服从团领导,叫我干啥我就干啥,保证不调 皮捣蛋。

高慧珠回团以后已经是40岁的年纪了,在没招收学员那段 时间里,高慧珠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保持着工人本色,上班依旧穿着农 机修造厂发给的劳动布工作服,虽然自己也觉着有点土,有些学员也 多少带点看不起的眼神,高慧珠全不在意这些,当工人当惯了,冷丁 当演员跑龙套,多少心中也有无限感慨。

彭彦斌是艺术室主任,叫她 跑龙套她就跑龙套,叫她抬轿她就抬轿。大约回来两个多月以后,县 委宣传部部长邸明涛和赵真副主任来剧团看戏审节目,所有的戏里没 有高慧珠的戏,赵真和邸明涛问剧团领导:高慧珠回来了怎么不叫她 演戏呢?这样的演员不叫她演戏那不是人才资源浪费吗!

因为领导发 话提建议了,副团长万兴就说高慧珠,你也调调嗓子吧,县领导都说 了,你也演一场戏吧。于是,高慧珠跟万兴、王尚生一起演了一个《李 十娘三上轿》,高慧珠离开戏剧舞台整整十年了,县领导的鼓励和重 视,让她重新找到了演戏的感觉,跟他搭戏的也都是原班人马,唱、念、 做、打,一招一式,一场《李十娘三上轿》演的满台生辉,四处掌声。 

这场大戏演下来以后,很多学员们对高慧珠刮目相看了,跟高慧珠说 话的语气,看高慧珠的眼神都不像以前那样了,没想到高慧珠土里土 气的竟然演戏演的那么好,真是令他们没有想到。

以张文秀为首的几 个主要年轻演员,就主动管高慧珠叫老师,请教高老师舞台上的一些 水袖功等等。恢复古装戏的时候,大约是1980年以后,过去的老戏 本都烧了毁了,外边的有些剧团都黄了,老戏本不好找了,正赶上剧 团的老演员李杰也回剧团了,高慧珠就和李杰俩通过脑子回忆,一出 戏一出戏地回忆,从道白,到唱腔,一场一场的,一段一段的,一共 回忆了十来个老戏戏本(其中《狸猫换太子》就三大部)。

我记得包 振中老师那时正在剧团当副团长,马纯志当团长,我那时还在乡下渔 场场部上班当政工干部,经常到街里开会办事到包老师家坐坐,包老 师曾经多次感慨赞叹剧团的老演员李杰和高慧珠,感叹他们脑筋的厉 害,就凭着他们的记忆,回忆了许多古装戏本,解决了剧团剧本短缺 的问题。

他们超人的记忆力,为林甸艺术剧团的生存和成长做出了巨 大贡献。我曾经对包振中老师有一种遗憾,因为包振中老师在我的心 目中,包括在全县文化艺术创作圈子里,都认为包老师是文革前大学 毕业的大知识分子,是文化馆主抓文学艺术创作的老师导师,县里怎 么能让包老师去县剧团当什么副团长,真是有点大材小用。

没成想, 包老师只从当上剧团的副团长以后,兢兢业业,乐此不疲,每天很晚 才回家吃饭,对剧团领导和演员们的工作热情及剧团的方方面面,都 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

现在想想,一个县级剧团的事业绝不是普 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肤浅。那也是一个县的重要文艺窗口,它承载了 一个县的专业文化重担。

这一群人是林甸的精英,文化精英,文艺精 英,戏台精英。他们的工作,他们生产制作的产品可不是普通工人农 民和知识分子能生产出来的。 

1984 年往后,县剧团演大戏不挣钱,卖不出票,看老戏的人少, 看大戏的人少。以评剧为主的林甸评剧团面临着改革,当时的剧团书 记马纯志召集剧团领导班子开会研究剧团的生存与发展。

高慧珠那时 既不是剧团的领导班子成员,也不是主要中层干部,开会的时候马书 记却特约高慧珠参加会议。因为高慧珠在马纯志的眼里,就是个有智 慧的演员和有战略眼光的演员。

在会上,有人提出多给年轻演员排戏, 老演员下来当人梯,把舞台让给年轻演员,有的提出大戏承包下乡演 出,有的提出下基层厂矿送票卖票等等。

马纯志让高慧珠老师发言, 高慧珠当时就提出一个观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改革思路,因为当时社 会上已经开始出现了二人转热,赵本山、高秀敏、潘长江的二人转已 经开始在大剧团上演。

高慧珠说,咱们剧团是评剧团,有演员,有团队, 演员还都是年轻化,咱们就可以用评剧团的牌子,演二人转、小品、 拉场戏、唱歌,来个多样化。

高慧珠的发言得到了马纯志书记的认可, 大家也都赞成高慧珠的建议,于是放弃大戏古装戏,开始琢磨研究二 人转小品和拉场戏。

高慧珠就和唐淑玉研究改编老戏,把评剧《马前 泼水》《小姑贤》改为二人转拉场戏。把老评剧《双婚配》改成拉场戏, 把戏中的小花脸胡闹、彩旦何氏改为主角,增加喜剧风格,一试演, 觉得效果很好,就增强了大家伙的信心。

后来就把剧团改名为林甸艺 术团。剧团的改革初试成功,根据当时的演员队伍状况,针对张文秀、 张凤杰、王春华、曹香兰、管大海、李华兵、王权、鲁民富、周彦吉、 张淑清等,组织选择了不同模式的地方戏曲节目,给他们排演了类似 《锯大缸》《蓝桥会》《西厢记》《二下槐荫》等等,他们骑自行车 驮着服装道具乐件下乡下厂矿演出,很受观众欢迎。

1984年末,剧 团进行再次改革,搞演职人员分流改革,部分不适应地方戏演出的人 员,可以停薪留职、自谋生路。赵静萍、任秀娟、荣令臣、周延吉、 姚德海,都分别去了文化局、税务局、县糖厂、公安局。

那个王平不 会演戏,通过他的师傅彭彦斌联系到杜蒙歌舞团,当了独唱演员。后 来杜蒙歌舞团送他去了上海音乐学院,拜歌唱家吴雁泽为师,成了杜 蒙歌舞团的一名出色的独唱演员。

后来回林甸的时候,西装革履,神 采帅气,两年后,年仅27岁的小王平,因患白血病去世。 

1985 年初,上级有文件要求剧团内部改革,实行团队承包制演 出模式,文化局郭志局长来剧团开会,动员大伙搞承包竞争。郭局长 在会上说,这次剧团的改革,承包方式采取资源组合、自愿组合,演 员队伍由承包人挑选演员,收入分配由承包队自己说了算,承包期间, 工资停发,演员工资从演出收入中分红。承包人可以自己插旗招标, 也可以大家投票推荐。

当时的演出市场还比较良好,各地区的演出剧 场都比较配套,老百姓对走穴演出的艺术团体比较欢迎。特别是东北 地方戏,非常受欢迎。

剧团里的几个主要青年演员,有心承包演出队, 又怕包赔了操心不落好。管大海和张文秀就串联高慧珠,让高慧珠老 师承包,高老师有威信有能力,是大家伙的主心骨。

高慧珠承包演出 队有很多优势,她家的王德林老师是伴奏员,王玉龙是打鼓板,高慧 珠艺德人品都具备,会管理,会演戏,干什么都行。

特别是张文秀, 她是剧团的年轻主演,她反复多次积极主动串联高慧珠承包演出队, 并代表一大批演员坚决支持高老师。高慧珠担心的是承包方案里“下 不保底,上不封顶”的政策,一旦包赔了大家伙开不出工资,责任重大。 

管大海和张文秀他们都鼓励高慧珠,就是包赔了也不怨你,不让高老 师承担责任。

经过一番论证和深思熟虑,高慧珠终于克服了家人的不 同意见,挑头承包演出队,成立了十三人承包队。服装、道具、乐件、 音响都由团里提供,涉及演出队的一些额外的费用支出,团里给承担 一部分。

十三人承包队成员:张文秀、张凤杰、尤晓霞、管大海、刘  洪臣、王尚生、周延吉、徐振铎、王玉龙、王德林、孙庆林、高慧珠, 承包队内部成立五人小组:王尚生和徐振铎负责业务,管大海负责后 勤食宿,周延吉负责联系演出场地和会计,刘洪臣负责出纳和分送招 待票,高慧珠负责承包队全面管理。

演出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全 体队员团结紧密,热情高涨,演出的戏剧节目有:《猪八戒拱地》《包 公断后》《姜须搬兵》《张郎休妻》《马前泼水》《回杯记》《双婚配》 等等十几个二人转拉场戏。

他们在林甸周围明水、青冈、肇东、安达、 杜蒙、富裕、龙江等县乡镇,凡是有剧场的能卖票的大中型剧场,都 联系售票演出。他们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吃便宜的饭菜,睡便宜的 旅店,省吃俭用,节约开支。

遵守职业道德,认真演好戏剧,每走一 处都要拜访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平安演戏,安全卖艺。

他们内定演员 先开一半工资,剩下的按奖金补发。1985年,经过十三人承包队全 员努力,他们共计演出了297场,每个演员的收入分配都超过了团里 的基本工资,剧团把停发的十三人演员工资加上承包队上缴的演出创 收,加到一起核算,高慧珠他们一年给剧团创收了四万多元。

回想起 承包队的演出,有许多酸甜苦辣值得回味。老演员王尚生平时好耍点 小脾气,他是个慢性子,好喝点酒,忙紧忙慢的时候,总得用人归拢 他,动不动不知道因为什么就生气耍驴了。

他是个很好使的演员,演 戏导戏抓业务是个内行,就是缺少点政治头脑。高慧珠就自作主张封 他为临时团长,联系业务,接待客人,就安排他出头作陪喝点吃点。 

有时候因为不高兴的事情,他耍驴了耍熊了,高慧珠就让他儿子王玉 龙去哄他,喝点酒,抽颗烟,出去散散心,哄好了再演戏。

他们在明 水演出的时候,遇到一个派出所长,给他送票的时候他非得让演出队 加戏,不加戏,就不让他们演。送票的做不了主,就把高慧珠找去了。 

高慧珠去了之后就跟派出所长宣传剧团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讲解他们 承包队的艰难和生存规则,讲清楚为什么不能随意加戏的难处和理由。 

业务上的,理论上的,政治上的,很快就把所长讲服气了,取消了加 戏的想法,并且很好地帮助剧团维护治安秩序。

为了保证演出队顺利 演出。高慧珠虽然已经45岁年纪,有时候他亲自带着儿子王玉龙出 去联系演出单位。

高慧珠不负众望,成功地带领十三人承包队圆满地 完成了剧团的初步改革任务。

转过年,1986年初,县剧团把彭少岩、 张凤杰和王玉龙送到省艺术学校进行为期二年的业务培训。

剧团书记、 团长都要安排高慧珠老师当艺术室主任,高慧珠老师跟书记团长说, 不用提拔我当主任,我保证当一个好的演员,当一个不叫领导操心的 好演员。 

高慧珠老师在剧团的那些老演员当中,已经成了大家公认的德 高望重的老演员了。她有艺德,有善心,有修养,有人格,不光戏演 的好,做人也做得好。舞台姐妹家里有事受了委屈都愿意找她帮助解 脱,家里的子女个别不省心的跟人家干仗的,她从来不护犊子,帮助 子女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她家的王德林老师是乐队里的骨干,王 玉龙也是剧团乐队里后起之秀,王玉龙有灵气,聪明好学,谦虚低调。 

刚开始在剧团王玉龙是学打大锣的,薛峰打铙钹,彭少岩打手锣。王 玉龙跟韩杰学打大锣,等到演出的时候,大家伙都反映王玉龙大锣打 得好,彭团长就把他的儿子彭少岩调换打大锣,叫王玉龙打铙钹,薛 峰打小锣。

王玉龙当时有点不理解,高慧珠就教育王玉龙,你要想在 武场学会全套手艺,必须从基本功做起,大锣、小锣、铙钹什么都得 会,强拍、弱拍,板、眼,都得掌握。

高慧珠在农机厂上过班,她回 农机修造厂找了两根筷子粗细的钢棍儿做鼓键子,让王玉龙在家打击 板凳腿练功,到团里栓砖头子练大锣。

冬天,三九天了王玉龙站在外 面练习打鼓一个多小时,偷着在家练。高慧珠告诉王玉龙,不管打什 么,特别是打鼓,一定要记戏,整部大戏从头到尾必须记下来。

什么 角色上场必须用什么点,什么时候行腔开唱,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京 剧评剧一个道理,司鼓是绝对的指挥者,鼓点、长锤、急急风、苦 头、叫头、四击头,一定要开的明白,叫下活的看明白。

有一次团里 演大戏《七仙女送子》,刚在省艺校参加培训的武海军司鼓伴奏,拍 戏和演出过程中,演员反映很大,嫌武海军打不到点子上,开的不明 白,下手的活打不准,大家都有意见。

后来有一回演大戏,乐队队长 魏子玉临时宣布,本场演出王玉龙司鼓,高慧珠担心王玉龙完不成任 务,没成想王玉龙,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把平时自己练的功夫和母 亲高慧珠背后教导的秘诀记在心里,从开戏到尾声,全场无一漏洞, 司鼓指挥一鸣惊人。

从此以后,王玉龙司鼓场场不落。郭局长曾跟王 玉龙叫板:半年之内你把简谱学好了,局里就送你上艺校。

1986年, 团里先送王玉龙上省艺校,然后送高慧珠上齐齐哈尔市导演班培训半 年。1988年6月,王玉龙被秦皇岛评剧团招聘为正式职员,剧团司鼓。 

高慧珠从来不给乐队制造麻烦,团里的领导业务上有什么需要高慧珠 的,高慧珠从来不拿把,不端架,不闹情绪,不搞派性,不吃戏醋, 不闹翻场。谁家有困难,团里有困难,她都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 领导解决难题。

团里的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老演员,从通北来到林甸 团的老唐头、老五头、袁振清、刘亚斌等,家里有事,身体有病,高 慧珠都主动到家里去看望去料理。帮助他们洗衣服,做饭,有的送进 敬老院了,高慧珠还照样去敬老院看他们去。特别是对她的师傅刘亚 斌,从师傅有病到死,到师娘穷困潦倒到死,高慧珠一直帮忙料理。

刘亚斌是高慧珠的师傅,他原来是唱京剧旦角的,后改唱评剧老生, 三十年代久居哈尔滨大舞台,他带的徒弟很多,薛宝良、高慧珠、黄 英海、杨秀艳、刘淑华、梁慧杰、唐淑玉、卢亚珍等等。

刘亚斌在通 北是团长,到林甸是业务团长,他是林甸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958 年向党交心运动的时候他把演戏的服装全部交公了。文革期间刘亚斌 被打成黑帮反革命,猫腰、低头被红卫兵批斗得了心脏病,高慧珠看 着刘亚斌病的不行了,急忙跑到县武装部去找刘部长,请求刘部长赶 紧给派个车到外地看病。

当时的刘部长对刘亚斌有印象,听了高慧珠 的请求急忙派了一辆吉普车,高慧珠帮着把刘亚斌扶上吉普车,送到 齐齐哈尔市,一个多月后,年仅54岁的刘亚斌的骨灰回到了林甸。

刘亚斌老伴没有工作,领养了一个孩子(刘大利)不上进不成才,啥 也干不了。高慧珠的师娘改嫁后,儿子结婚没钱,都是高慧珠和薛宝良、 卢亚珍三家出钱(高慧珠出100元,卢亚珍出50元,薛宝良家出50元), 帮着把刘大利的媳妇取到家。

后来刘大利不争气,媳妇离婚了,刘亚 斌老伴没法活了,就去找高慧珠帮忙想办法。高慧珠在农机修造厂有 认识人,找人焊制了一辆手推车,师娘就推着小推车卖瓜子冰棍。

冬 天冷,高慧珠就帮师娘到县菜窖去找活干。后来剧团恢复了,刘亚斌 老伴就找剧团领导,说自己没地方住了咋整,团领导就把影剧院北侧 的一栋连脊的土平房给她栅出来一间让她住。

后来高慧珠的师娘有病 住院了,高慧珠就抽时间去医院护理照顾她,有的时候高慧珠正排着 戏有人来找她,说你师娘拉裤兜子了。高慧珠还得急忙去她家或者医 院,给她买新线裤新裤头,去给她刮屎刮尿洗脏衣服。

她师娘愿意吃 桃罐头,高慧珠就给她买桃罐头,愿意吃橘子就给她买橘子,一直照 顾到老人去世。还有袁振清老艺人,王德林是袁振清的徒弟,临死之 前,老人家都把自己的老伴委托给高慧珠他们两口子。 

高慧珠在剧团属于功不可没中流砥柱的演员,属于德高望重德 艺双馨的老演员,在剧团内部,特别是1980年和1985年以来上来的 这些年轻新演员,一直到1990年以后,团里的多数演员都叫她高老 师,她虽然没收认一个徒弟,但是剧团所有的青壮演员基本都是她的 学生,都尊称她为高老师。

1988年末,冬天团里排戏,因过年以后, 县里领导要带剧团去大庆慰问,苦于没有好的拜年节目,开会研究上 节目的时候,高慧珠提了一个建议,人家赵本山演《大观灯》,咱们 也可以把过去演过的评剧《大观灯》也给它改革成拉场戏《大观灯》。 

团领导说高慧珠,既然你说了能改,那你就动笔改吧。高慧珠和王尚 生俩就在脑子里翻出了评剧《大观灯》的戏瓤子,一句一句地整理, 瞎子白莲灯和小和尚打的灯名都是高慧珠老师一点一点地想出来的。 

有一阶段,剧团曾经换了一任剧团领导,该领导是个业务高手,但当 团长缺少马纯志郭志丁国军的政治能力和治团手腕,曾一度出现剧团 单位内部派性闹不团结,相互不服气,个别人写小字报,谩骂剧团主 要领导,还有写上访告状信的。

本来过去都是很好的师姐师妹的班底 成员,高慧珠也一度被无缘无故地卷了进去,该享受的待遇取消了, 该发放的工资标准给降低了,还有人给高慧珠老师制造流言蜚语伤害 高慧珠。

但是高慧珠老师依旧认认真真演戏,堂堂正正做人,在剧团 内部,不争不抢,不打不闹,谁好谁赖,让事实说话,让事实证明。包括她的女儿,也被人捏造罪名诬陷,甚至被政法部门做成了冤案。 

最终,都被历史证明了他们的清白,平反了冤假错案,高慧珠老师终 于清清白白地演绎完了自己的美好人生。

1992年,高老师退休后去 秦皇岛投奔了儿子王玉龙,在秦皇岛开始享受退休生活。1996年初, 我当局长不久,主管文化的来桂兰副县长签给我一封高慧珠写给她的 一封上访信,信的大概内容就是向家乡的父母官诉说委屈,自己跟其 他演员比太亏了,在林甸剧团从艺三十多年连个中级职称都不是,要 求县领导能否帮忙解决自己中级职称问题。

来县长的批示很明确:高 慧珠同志是林甸剧团最老的资深演员,如果按政策能够解决的问题, 主管部门就应该给予解决,请董局长根据高慧珠的实际情况给予酌情 处理。

说老实话,我如果不是看了高老师在拉场戏《大观灯》里主演 的大拉花印象,如果不是听了剧团诸多演员对高老师的高度评价和赞 扬,如果不是当了八年的副局长,对演艺业务的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 我也许就对高老师这样的老艺人会有着肤浅的理解,也许就没有那么 积极的心态和负责的心态。

历史竟然这样的巧合,高老师的事情被我 赶上了,立刻召开总支会议,同情上访者的苦衷,按照县领导得批示, 责成局里负责人事劳资的工会主席孟凡禄去协调人事部门相关领导, 终于圆上高老师的职称梦想,晋升为中级演员职称。 

2015年六月,已经加盟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的林甸县剧团, 继续保持黑龙江省十佳剧团荣誉,于2014年在省城成功地上演了由 本团出品的大型龙江剧《红芦苇》,轰动省城内外。

全团演职人员享 受着国家财政全额供养的事业单位,兑现职称工资,享受百分之百的 劳动保险和社保待遇。

我觉得林甸剧团应该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应该 有人把它写出来,林甸剧团从1955年建团到2015年,六十年的建团 历史,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确实值得一书。

我从1988年12月担任 文化局副局长以来,到2009年退休再到2020年,帮助剧团写剧本, 帮助剧团协调关系,把剧团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把剧团的忧愁当 成自己的忧愁,我跟剧团一路风雨走过,三十多年的见证,我觉得也 该书写了。

从2015年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利用闲暇时间搜集有 关林甸剧团的一些历史资料。

先后找了曲志民、万兴、杜仁、王桂琴、 王立华、郭志、丁国军、张文秀、王秀英、王克功等等,通过电话采 访,组织老演员座谈。

高慧珠老师听说了这件事情,从遥远的秦皇岛 给我寄来了两本写满林甸剧团历史往事的稿纸本,尽管错字白字带字 连篇,但是足以见证了高慧珠老师的那颗热爱剧团的真心,忠于林甸 剧团的良心。

因此,在写作高慧珠这一节里,应该特别加上感谢的字 样,我要真诚地感谢高慧珠老师,向高老师来一个深深地鞠躬和敬礼。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董谦,林甸县原文体局局长;黑龙江萧红文学院首期作家班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学院第一二三四届签约作家。大庆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林甸县作协主席。业余文艺创作以来,先后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等多种文体若干,出版文集七部。先后获得过国家文化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文艺精品工程奖和文艺大奖。退休后曾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林甸县杰出人才。

林甸往事ll董谦:在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林甸往事ll董谦:大年三十之流想

林甸往事ll董谦:永不褪色的旗帜(纪实散文)

林甸往事ll董谦:阳光与旗帜--读黄学文同志的《同海彦同志在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有感

林甸往事ll董谦:老鸭场的知青故事

林甸往事ll庞壮国:《荒界》风骚论或曰董谦写老家 

林甸往事ll董谦:年关论语小记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一章 台前幕后

林甸往事ll董谦:五十余张珍贵照片,解锁小城梨园春秋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一章 台前幕后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二章 艰难岁月


林甸往事公众微信号平台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做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主      编:张立新

文字编辑:马秀红 赵艳琴 陈冬梅 梁学志 王淑艳 孔令琴

诗词编辑:陈忠海 白建东


林甸往事平台自成立后一直秉持以积淀家乡历史文化为己任,感谢乡亲们的一路支持与鼓励,不断地奋力前行离不开你们的守望关注。

投稿邮箱:zlxaaa@163.com

林甸往事
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做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投稿邮箱 zlxaaa@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