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现在大家工作压力大、强度高,门诊上虚证非常普遍且年轻化,而调补脾胃可谓重中之重!划几个本文的重点:①补之前要先开路,所以开胃之法放在首段;②脾、胃、阴、阳、润、燥,不要拘泥成说,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治;③食补非常重要,不仅仅是我们开方时可选择药食同源的药物,也尤其要注意患教,毕竟脾胃三分靠药,七分靠养!
有关调补脾胃的几个问题
因为无论补肾或补肺的药物,首先都必须经过脾胃的运化方能吸收,如果脾气虚弱,则虽有峻补之剂,也不能吸收生效。因此,补脾又是补法中的一个重点。
一、补脾必先开胃
胃主纳、脾主化,饮食或药物的摄入,要达到取得营养或吸收药物的目的,首先必通有正常的胃纳。假使胃不能纳,那么,脾就不能化,不能化则饮食不能运化成精微,营养脏腑百脉;药物也不能被吸收而发挥效用。
芳香开胃法
本法应用于寒湿秽浊之邪阻塞胃气而不能纳食,证见舌白而腻,或白而滑润,口淡不渴,脘闷,不思食或恶油腻等证。
养阴开胃法
本法适用于胃阴不足,证见不思饮食,胃中嘈杂,口干而不欲饮,大便干结,舌中心光绛等,常用的药物有钗石斛、麦门冬、玉竹、北沙参、梨汁、蔗浆等。
二、补脾胃必分阴阳
如何鉴别胃阳与胃阴的不足?胃阳不足者多有口淡、不思食,或虽食而停滞于中脘,烦闷不舒或朝食暮吐等证。胃阴不足者多有口干、食难下咽,或饥而不欲食,胸中嘈杂,或胃中灼热而痛,或大便燥结难解。
脾阴与脾阳的不足,其鉴别要点是:脾阳不足者,不仅食入不化,而且饮食不为肌肉,虽食亦瘦,或下利、甚至完谷不化,或停痰、积饮、水肿等。脾阴不足者,则见肌瘦而干,甚至皮肤粗糙,大便干结难通,或消渴等。
三、补脾胃必用甘味
首先应该注意用药必须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脾欲甘”说明“甘”是补脾药物的主味。“甘”有甘温和甘凉之别,阳不足者,治宜甘温,阴不足者治宜甘凉。
脾喜甘温
但是脾有脾阴与脾阳之分,脾喜甘温仅指脾阳不足而言。如果脾阴不足,则不宜甘温,而宜甘淡之品。
阳虚与气虚的鉴别:阳虚者必有寒象;而气虚则不一定有寒象,这是因为“阳虚生内寒”之故。另一方面,气虚者常可兼有阴虚,从而出现“气阴两虚”之证,对脾胃病来说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胃喜甘凉
朱丹溪说:“夫胃气者,清纯中和之气也,惟以谷、肉、菜、果相宜,盖药石皆偏胜之气也,虽进参芪辈为性亦偏,况攻击之药乎。”说明调补脾胃必以甘味为主,而且这些甘味,以谷、肉、菜、果等食物更好,是有道理的。
四、从它脏调补脾胃
理由是五脏相生相克,脾胃和它脏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它脏腑的阴阳盛衰也会反过来影响脾胃,这些理论在“脾与它脏的关系”中已作讨论从脾虚的角度来分析,其成因大致有二种:一种是本脏自病;一种是它脏影响。
补它脏以补脾胃
抑它脏以补脾胃
五、药补不如食补
作补剂的食物,大都是甘味的;五脏之虚,都有食补之法,而食补的关键是在补脾胃。
六、以“通”为补
《抱朴子》中说:“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滓。”后人在此说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通”为补之说,此处所谓的补,主要是指补脾胃。
七、补法不可滥用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实实”之戒,因此,使用补法的一个原则是必须是虚证;再进一步说,就是虚证有多种多样,必须明辨虚证病机,从而选用不同的补法和方剂,对症下药。不仅对脾胃病是如此,其他脏腑病变,也应如此。
病情非虚不可进补
补阴补阳不可倒置
补药不可过剂
食补也不可滥用
总之应灵活化裁,切忌死板,固执于一方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