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胃」不和在临床上,比「肝胃」不和更为多见,我治疗常用这几张方

健康   2024-10-22 06:31   北京  


中医书友会第403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胆胃不和,通常不被人所认识,与肝胃不和混为一谈,药物亦不能分清。本文认为,肝胃不和宜疏宜达,胆胃不和应通应降,且柴胡更适用于肝病而不是胆病。你觉得呢?评论区告诉我们想法。 


—本文约1625字,预计阅读5分钟—

胆胃不和证治疗体会

作者/阮士军

木本有甲、乙之分,然凡谓“木克土”者,多认为是肝气犯胃(脾)或肝胃(脾)不和,“胆胃不和”之病机终未能为人重视。

笔者认为胆胃不和之病机,在临床上较肝胃不和更为多见

一、胆胃不和之成因

胆属甲木,为“中清之府”,胃为戊土,有“谷海”之称,胆胃之间前人有“胆随胃降”“胃随胆升”之谓,胆胃关系非常密切。

论胆胃不和之病机首见于《内经》。《素问·气厥论篇》曰:“胃移热于胆,亦名食亦。”指出胃热可以扰犯胆府,胆寄相火,热与火并,使胃热更甚。

《灵枢·四时气篇》曰: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后世医家亦有不少阐述,仲景《伤寒论》言少阳病“默默不欲食”,即系胆火犯胃,胃失和降所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是下后胃热移胆,胆失通降,相火上炎而成;小柴胡汤之制则具清泄少阳胆经,通降阳明胃府之意。
清代张锡纯有“戊土不降,甲木失根……胆胃上逆,木土壅迫,此痞闷、膈噎所由来也”之言,都十分注重胆胃不和之病机。
胆胃不和是一种或以胆病为本,胃病为标,或以胃病为本,胆病为标之胆胃同病的病证。
胆胃不和之由来:

一是胆经受热,胆气横逆,克伐胃土,使胃失和降,即胆病及胃;

二是邪滞胃脘,久则胃热丛生,熏蒸胆府,使胆失通降,即胃热及胆。
前者一般有口苦,呕吐苦水,脘胁疼痛,纳少便干等证。当以辛苦为治,或宗《症因脉治》柴胡清胆汤以青蒿易柴胡,或以蒿芩清胆汤为主方,加过路黄、枳壳、猪胆汁、生姜之属。
后者胃脘痞满,泛酸,呕吐气逆,食少便干,身黄目黄尿黄为特征,多伴有口苦、咽干、目眩。
治疗当以通顺阳明胃府,清泄少阳胆热为旨,常投瓜蒌皮大黄汤(自拟方),药用:大黄、瓜蒌皮、半夏、枳壳、厚朴花、山栀、甘松、代赭石。并视病情加减。

总之,治疗以“通”、以“降”为要

二、典型病例

  • 例一

患者,男,36岁,1981年10月8日就诊。

病起过食膏梁厚味、酒酪之品,致脘腹疼痛,呕吐苦水,泛酸食少。后又因酒醉发怒以致胁痛拒按,尿黄便干,口渴,舌红苔薄黄,脉弦。
证属胆胃不和(胃移热于胆)。
处方


生大黄(后下)、焦山栀、半夏各10克,公英30克,枳壳、甘松各6克,厚朴花8克,炙瓜蒌皮20克,代赭石24克(先煎),牛膝15克。


服药三剂,诸恙好转,迭进三剂而安
  • 例二
患者,男,40岁,1982年3月19日就诊。
宿患胆囊炎,近因情志不遂,旧疾复发。胁痛不适,脘腹胀满,口苦呕胆,纳少,肢倦,舌苔薄白中见微黄,脉弦数。
此为胆气横逆,胃受克伐,胆胃不和
处方


青蒿、半夏、川楝子各10克,黄芩、甘草各6克,碧玉散12克,竹茹、生姜各4克,过路黄30克,枳壳8克,猪胆汁9克。


服药三剂,痛减呕止,二诊加佛手花6克,继进五剂,诸证悉除。

三、体会

(一)胆胃不和应与肝胃不和相区别。

肝胆属木,但有甲、乙之分;脾胃为土,又有戊、己之别。
清代黄坤载《伤寒悬解》云:“甲木上逆而克戊土,法当痛见于胸膈;乙木下陷而克己土,法当痛见于腹胁。”

肝胃同病以两胁满痛,少腹坠胀为主证,且有嗳气叹息等;


胆胃同病则证见脘腹胀满且痛,口苦呕吐苦水等,以脘痛呕胆为特征。

在治疗上前者宜疏宜达,故曰“乙木下陷”;后者应通应降,故谓“甲木上逆”。
(二)柴胡辛温发散,具疏达上升之性。猪胆汁和通阴阳,除胆胃之热,促进胆汁分泌,有降泄之功。故笔者常舍前者而用后者。
(三)“戊土不降,甲木失根。”故在利胆泄热的同时,注意“胆随胃降”之特点,临床需加用沉降和胃之品。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天津中医》(1986)丨本文作者/阮士军
•值班、荐稿/小贾排版/宋衢校对/赵平利丨导读/依伊丨视觉/十三审核/居业。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中医书友会
灵兰中医书友会,致力于中医成长。这里是中医人的成长家园,每天分享精彩的中医内容,以书会友,一起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