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仲景的“古方”,扩大应用到现代不同疾病中?可从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四方面入手

健康   2024-11-16 06:31   江苏  

中医书友会第405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把古方扩大应用,对临床有特别大的意义,毕竟条文还是相对局限的,但是并不能随意、毫无章法地联系和扩大。因此本文教我们从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这四个方面去考察,也许能让你的思路更加清晰。


—本文约2177字,预计阅读6分钟—

古方转用规律初探

作者/熊永厚
作者介绍:熊永厚(1943—2022),重庆长寿人,副主任中医师。先后担任长寿县中医院副院长、农工民主党长寿县总支主任委员、长寿县政协副主席等职。


《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近代医家称为古方。临床运用古方,不外两种方法:一是照用,二是转用
照用,是按照条文所示之症状使用。如临床上对咳逆、倚息、不得卧者,用小青龙汤治疗。对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之一症或数症者,用小柴胡汤治疗。
转用,是根据逻辑推理的方法,将古方运用于条文所指示的症状之外的其它类症。现根据有关文献,结合自己临床学习应用的体会,对古方转用的规律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中医前辈。

一、症状不同,病因相同,从因选方

不少疾病,临床表现与古方条文所示症状完全不同,但在产生或诱发因素上,却能找到相同之处。
这时可舍症从因,选择符合这一病因的古方来治疗,即从因选方如:

当归四逆汤之治疗冻疮及经期贪食瓜果生冷所致之痛经(《中医杂志》1964年第5期);


桃核承气汤之治疗打扑疼痛(《类聚方广义》);


麻附细辛汤之治疗暴哑声不出,咽痛异常,卒然而起(《张氏医通》)等,就是从因选方的实例。

笔者曾对一慢性荨麻疹患者,选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证的条文是:“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属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荨麻疹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瘙痒和皮疹,与桂枝加附子汤风马牛不相及,为何选用桂枝加附子汤?

原来奥妙在于患者每次发病都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即是早起便发病,入夜则不发病;用冷水洗衣便发病,用温水洗衣则不发病。据此,可断为“卫阳不足”,用桂枝加附子汤,收到了异病同因同治的效果。

二、病因不同,病位相同,从位选方

某些疾病,从致病因素上看,与古方条文所示完全不同,但病变所在的部位相同,可舍因从位,暂置病因不论,选用与病位相同的古方来治疗,即从位选方

如小柴胡汤之广泛用于胸部疾患(《中医临证处方入门》);


桂枝加葛根汤之用于项背部神经痛(《古方临床之运用》);


麻附细辛汤之治疗头痛连脑(《医贯》);


越婢汤之用于疔毒内攻(《方舆輗》)、中蝮蛇毒、鼠毒、犬毒(《达生图说》)、手指外伤肿胀(《中医临证处方入门》)等,就是从位选方的实例。

笔者曾对一扭伤所致项背部疼痛患者,运用葛根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伤寒论》葛根汤证的条文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条文指示的病因显然是伤“寒”。本患者项背部痛系扭伤所致。选用葛根汤,是从发病的特殊部位来考虑的。证之临床,收到了异因同位同治的效果。

三、症状不同,病性相同,从性选方

许多疾病,临床表现与古方条文所载症状完全不同,但深究其本质,却暗相吻合。这时可舍症从性,选用与病性相应的古方来治疗,即从性选方

如芍药甘草汤之治疗腹痛(《医学心悟》);


调胃承气汤之治疗疔疮之气入腹(《证治准绳》)、齿龈肿痛、口臭(《类聚方广义》);


桃核承气汤之治疗妇人久患头痛(《青州治谭》)、噎膈有积血(《识病捷径》)、痢疾初起(《名医方考》)、上吐紫血(《心法附录》)龋齿数年不愈(《张氏医通》)。


小陷胸汤之治疗痰壅滞而喘急(《丹溪心法》);


大承气汤之治疗急惊风、破伤风(《类聚方广义》);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之治疗下利脓血(《医宗必读》)、小便灼热、茎中焮动而血多等,就是从性选方的实例。

笔者曾对一数年夜睡齘齿患儿,选用泻心汤治疗,效果颇佳。

《金匮要略》泻心汤证的条文是:“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泻心者,实则泻胃,考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主治胃肠疾病可知。小儿睡中上下齿磨切有声,多属胃火偏旺,用泻心汤泻其胃火,齘齿自止,收到了异病同性同治的效果。

四、病性不同,病势相同,从势选方

临床有时会碰到这种情况:某疾病与某古方好象挂不上钩,但经仔细推敲,病情发展趋势却与某古方有内在联系
这时可在主方中辅用该古方阻遏其病势,防止恶变,并诱导其向好的方向转化,即从势选方

如劳咳,咳血气急,肌热而手如烙,肌肤削脱,脉细数而用桂姜草枣黄辛附汤(《勿误药室方函口诀》);

急性肺炎高热口渴而用炙甘草汤(《中医临证处方入门》);

反胃心胸郁热而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类聚方广义》);

白喉热症而用附子泻心汤;小儿腺病毒肺炎,体温39°℃,而辅用甘草干姜汤(《蒲辅周医疗经验》)等,就是从势选方的实例。
笔者曾对一住院七天,病情有增无减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于白头翁汤内辅用四逆汤治疗,很快获得痊愈。

《伤寒论》四逆汤证的条文是:“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发热,下利脓血,日数十次,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为何辅用四逆汤?

原来,仔细诊视患者,还有目无神采,神情倦怠,脉重按无力等症。综观全证,虽系湿热为患,却有逆转虚寒的发展趋势,故于清热燥湿解毒之白头翁汤内,辅以回阳救逆之四逆汤。

药后患者很快转危为安,收到了异性同势同治的效果。
照用,是使用古方的常法;转用,是使用古方的变法。倘医者能知常达变,则古方应用之范围广矣。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广西中医药》(1981)本文作者/熊永厚
荐稿/小贾排版/宋衢校对/守望丨视觉/十三丨值班、审核/居业。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中医书友会
灵兰中医书友会,致力于中医成长。这里是中医人的成长家园,每天分享精彩的中医内容,以书会友,一起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