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一所中学的家委会在家长群里筹钱,想要请一位好的英语代课老师。这事被捅上热搜。
流出来的聊天记录有两张,按内容衔接,17:19的这张应该在前。
捋一下细节。
1.原英语老师怀孕,无法坚持教学,校方又不批假期,导致班级英语缺课两周。
2.家委想请一位好的老师来代这个学期的课,跟每个家长要200元。
我算了一下。班级最多55位孩子,这个是当地教育局严控的学生数量。一共最多收费200X55=11000元。
现在离学期末3个半月,平均每个月3100元,真不算多。优秀老师在外补课的价格,你懂。换句话说,孩子200元放外头补习,怕是一节都不够。
接着,家委应该是跟学校在继续沟通。
3.学校给安排一个代课老师,但大家不满意。这里请注意,是班主任带头叫了几位资深老师来听代课老师的课,评估效果不好。
4.班主任找关系委托了优秀的姚老师。每人200是给姚老师的代课费用额外补贴。
家长的问题很集中。
首先,家委有没有套利空间?也就是说,家委有没有从中渔利?
这件事里有几方参与。
学校领导,班主任,家委会,试课的几位资深老师,姚老师。
班主任参与组织试课,说明在这件事上有话语权,也说明学校领导默可,不然班主任介入一定不合适。
学校既然安排了代课老师,为什么默可试课?说明学校也同意家长自己加钱请好的老师。
既如此,收多少钱大家都看得到,如果家委要从支出中克扣,至少要搞定校方领导和班主任。
怎么搞定?分赃?那就算家委克扣掉1/3吧,3000多元。
3000元,就算校方领导拿大头,人家替你家委去干这事?太瞧不起咱公立校领导了吧?班主任也一样,押上职业生涯污点去贪污几百一千?不至于。
家委若一方独吞,校方与班主任无法避嫌,这事一定办不下去。
因此,家委会获利这个可能性,可以去掉了。
其次,家委权力是否过大?是大了点。
师资分配怎么讲都是学校的权利义务,家委插手主导算怎么回事?
再说了,老师好不好,很多时候还得看具体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觉得不换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最好,你家委有什么资格去判断?临了孩子分不高,是找家委要吗?
不合适。
不过,既然说到这里,咱们索性聊开一些事。
每学年开始,都有家长发老师名单来问,就担心孩子分到不好的老师。
可能有人认为,校内不好校外补呗。
此言差矣。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日常点滴非常重要。往往是校内教不好的,校外效果也不大。
就今年这届初三有家长私下拉班请名师,对方直接抛出一句话,校内师资太差的就不要来了。很简单,经不起这边一周拉一次,那边天天踩。
因此,劣质师资是所有家长的心头梗。偏偏就这事,家长无能为力。
我记得大约是三年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一所前TOP3公立初中家长齐名上书要求换一位老师,全班签名按手印层层上递,闹哄哄折腾了大半个月,愣是没换成。
咱们这边一所前TOP2重点高中,去年招了一名211本科应届毕业生进来教主科,刚刚问了一下,今年跟上高二。好几个家长一看到安排,马不停蹄给孩子线上线下各报了培训班,就这样,还时不时内心抓狂。
但师资这事,学校也冤枉。
放眼全国重点中学,哪家能保证全是优秀老师?甚至于,谁能保证自家老师都是负责任的?
更何况还涉及到校内人事,财政预算等等。
这也是培训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家长也都是在没办法中找办法。
回过来看邵东中学这件事。学校安排的代课老师明显水平较低,否则也不会家长班主任意见一边倒。
那怎么办?家委不强硬些出面,还真没合适人选替班级出头。
更不会有学校后期让步,让教英语的政教副主任来接手上课。
因此,就这回来看,家委还是替大多数家长,干了件不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