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是个清算年,冲刺是一定的,但如果只顾着上猛劲,未必有最大收益。
时间就这么多,知识有这么多,怎样合理使力,是个技术活。
经济学有一个说法叫“边际效应”。投入带来产出,但是,当生产进行到一定阶段,产出会逐渐缩减,投入变得不再划算。这时候就要考虑是否需要再投入。
咱们复习也是一样。时间有限,必须尽可能花在出成绩快的地方。一旦二者不再对称,要马上转移方向,这才是初三复习的首要策略。
换句话说,在有限的时间内,咱们只做有“性价比”的学习。此之谓“边际努力”。
1.不要有落后科目
就这两年中考来讲,因为难度一般区分度拉不开,意味着孩子不可能凭借某一强势科目占上风,同样也意味着,如果有拉垮科目,会成为全局败咖。
不仅如此,从以往经验看,很多孩子在中考考场上会有意料之外的疏忽。那些放平常都不是事儿的,中考时会很神奇地这里扣一点那里丢一些,这个时候,只有科目均衡,才能“拯救综合”。
拉扶落后科目,绝不是说要练成强势科目。初一二都没能学起来的,期望最后一年窜优也不现实。咱们强调的,是把这个科目里容易得分的紧紧hold住。
挽救落后科目中那80%的基础分,在这个时候就属于使劲不大收益不小,很划算。
因此,家长可以就孩子的各科目结构掂量掂量,优先往这方面用力。
2.适当放弃积累
对,我指的就是语文作文。
很多初中校在初三会发作文素材让孩子背,有的甚至在初三下才开始发。这就有点想不开了。要知道,初三下得处理多少事,这当口开始背素材?
为什么我说此时积累素材无用?
初中素材的作用无非几种。
一个是通过大量阅读启发情感鉴赏。这个必须是大量阅读,适合小学后期就开始积累。
再一个,60分作文题的内容填充。记叙文可套用题材,议论文则用来辅佐论证。可这两样往往是,背了一大摞,考试没碰到合适的,吃力没讨到一点好。
当然,如何应用素材也是一门学问。有素养的语文老师,会训练孩子从同一个素材里,挖掘出不同的应用角度。这个对于语文学习就很讨喜。不过,即使遇到这样的老师,这个事儿也不是初三一年能解决的。
那难道就放弃语文作文了吗?
还真别说,很有一些初中校在初三这么跟孩子讲。甚至于,一些学校初中三年,就没正经给孩子批改过作文。
这是不对的。初三了作文还能不能挖分?当然可以。
一篇文章的展示,除了内容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结构。承上启下、步步递进、起承转合,或是着墨轻重。
举个例子。
我们看一个人,除了相貌之外,是不是还有身材比例?甚至于,身材比例好,相貌即使一般,也能养眼。
架构之于文章,就是身材比例之于外表。
初三修正文章架构,可以在短时间有成效,特别是议论文。办法很多。
勤写,然后主动些把作文给有经验的老师修改。
一般来讲,老师点评的首要,就是架构缺陷。诸如某块内容写得不够丰满啦,又或是论证不够垂直,论点递进不行,结尾升华高度,等等。
这样就可以做到一对一提升。
还可以找几篇自己能一眼理解的满分作文,去拆解与学习对方的架构。
为什么提“一眼理解”?
即使是架构,也分很多种。一眼能理解过来的,说明最贴近你的内在风格,也就最容易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
架构修正好,作文至少妥妥提个3-5分。精力分配上,还可以配合语段练习与阅读理解一起进行,时间利用的性价比很可观。
3.不要过分躲避难题
如果现在是一检后,你的能力又明显处在中游,我会建议你先夯实基础。
但现在初三刚开始,我会鼓励你拥抱难题。
毕竟还有一年,而这一年的新知识,是构成中考大题的主力军。
事实上,吃透初三新知识,就吃透了初中三年。
比如,数学。
初三上的相似三函,可以说提炼贯穿了初中三年超过6、70%的重要知识。
相似是全等的一般形式,全等图形及其变形,揽括了大半的平几变形。三函更不用说。初高衔接的基本点,以它作为中心,可以出尽所有初中计算、代几结合,外加建系。
把这两个内容学明白,等于锚准了中考数学的杠杆点,一分力撬动十分成绩,划算得不得了。
因此,融汇贯通相似三函,是初三寒假前的主要任务。
如何贯通?难题啊同志们。
什么叫难题,就是知识与思维辐射面广的题目。多攻一道难题,其对思维的训练,超过三道简易题型。性价比杠杠。
不过请注意,就算都是难题,也有好的难题与垃圾难题。就后者而言,会把思路赶进死胡同绞杀殆尽。请注意题型筛选。
再强调一遍:
初三是清算年。要带着做生意的心态,把分数从时间中置换出来。
花最少的时间,搏最多的分数,才是对清算年最基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