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个神奇国度。
其提供的软件技术外包数量,占全球业务总量的55%。药品供应链,则占了全球20%以上份额。
但你能想象,印度还有无数人相信喝恒河水吃牛粪能治病?
30%的世界500强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可谓精英聚集。但在另一个角落,大多女孩直到发育,都不知道什么是月经。
两个毫无关联的世界并行在同一个国度里,这些,都与印度的教育特质有关。
Jugaad,与苏格拉底问答
没有花洒,就在铁桶上戳几个小洞,接到水管上洗澡。这就是印度的“Jugaad”。又名“替代方案”。
印度资源匮乏,该有的经常没有,怎么办呢?想尽一切方法替代。久而久之,规则在印度成了摆设。比如,明明是四车道的马路,能划拉出五六七个车道。又比如坐一趟火车,能叠出十八罗汉。
这种生活手法体现在教育思想上,就是不接受有唯一正确答案。
印度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总是踊跃举手。回答的内容有时怎么说呢,一派神逻辑。明明连概念都对不上,但就能一路自圆其说。
你说他错,怎么可能嘛。不服来辩。
于是辩着辩着,总有一个答案浮出水面。甭管对不对,总归是答案。你觉得这是苏格拉底式问答?但在印度,就更像是教育上的“Jugaad”。
如果你认为这事一定不好,就错了。
纽约时报做过调查,为什么印度高管这么受欢迎?点赞最高项,就是“极尽所能”的行事风格。
再没招都要想尽法子。即使背负代价前行,也要搞出个所以然。即使会产生另外20%的问题,也要把眼前的这20%麻烦解决掉。典型的“Jugaad”江湖。
想想印度女性因德拉·努伊,1996年开始如何铁腕带领百事可乐,就大致明白这个意思了。
因此,印度“Jugaad”出杠精也出精英,就看你怎么用。
哈利波特,与《月经百科全书》
在西孟加拉大学,顾哈老师开设了一个哈利波特教堂,专门用来讲解法律知识。
“小狼星受到重罚,要被囚禁于阿兹卡班,当所有的法官赞成或是反对时,他们带有未开化的满足......”
由于学生对哈利波特的情节熟悉,带入探讨法律问题时,能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生活细节,这么一来,当面对现实问题,也会考虑得更加深入。
并且,由于都熟知背景,学生间能迅速拉开讨论空间,甚至于挑战老师的课堂内容。
如果说“Jugaad”是求知精神,那么务实与鼓励辩论,就是历练方法。
“把马带到河边,并让它觉得口渴”。这应该就是大多印度老师的教职所在。
精英课堂只是印度教育的一小部分,在这之外,有着广大贫瘠的知识空白区。
当一个印度农村女孩发育时看到内裤上的血迹,她会认为自己得了癌症。什么是月经?这是不能提的事情,因为这代表了女性身体不干净。
在印度农村,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青春期女孩辍学。不是因为没钱读书,仅仅是因为学校没有合适的卫生设施。
阿迪提和图印夫妇为了普及月经知识,手工绘制了插图绘本《月经百科全书》。这本为9岁女孩准备的书籍,可以让她们通过自学,明白什么是月经,以及最重要的,月经并不是不干净的事。
男孩们也被鼓励阅读这本书。因为只有理解了女性的特殊情况,他们才会具备同理心,不会去嘲笑女孩。
可当夫妇俩向商业界推荐这本书时,遭到了拒绝。他们只好转向众筹,开始辛苦的自行推广之路。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阿迪提和图印夫妇这样解释:“政府不知道个体需要什么。个人参与改变,才会真正创造出解决方法”。
印度贫富分化严重,等级森严。精英辈出的同时,却拥有亚洲最大的贫民窟。
大量农村孩子没念书,缺乏生存技能与动手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号称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制造力却薄弱的缘故。
政府在努力改变,但收效甚微,反而是像阿迪提和图印夫妇这样,越来越多的个人施出援手,帮助这些孩子学习知识,脱离愚昧。
云中学校
从加尔各答出发,开车三小时,坐船半小时,在三轮车上颠簸一个多小时,到达卡拉卡提村。
这里过于偏僻,村民一旦生病,大多就只有死亡一途,因为离医院实在太远。至于孩子的教育,就更加谈不上了。
1990年起,苏卡塔教授开始在贫困地区安装电脑,让那里的孩子们接触互联网。
于是就有了“云中学校”。
卡拉卡提村,这样一个孩子们连衣服都不够穿的地方,电脑无异于打开了新世界。
一开始,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看动画玩键盘。一年后,他们就学会了搜索网站。
孩子们输入自己想问的问题,迫不及待地学习英文以适应阅读。
每天下午,云中学校会接通某个角落的志愿者,与外面的世界通话。
云中学校给村里的大人和孩子带来了希望。孩子见识了世界,渴望着走出去。大人们开始相信孩子能超越自己,脱离世代贫穷。
印度教育分化,来源于贫富的巨大差距,与种族制度固化。
政府从小学到初中实行义务教育,但从高中开始,就必须自己掏钱念书。并且,公立学校只是解决识字的问题,优质师资只有在私立学校才能获得。
而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的收入,甚至还养不活一家人,哪里敢想什么自费高中或私立学校。
印度大学的升学率一般在30%左右,理工学院的录取率还不到1%,在这里产生的精英,遍布到全世界。
同时,那些无法继续求学的孩子,则仍然留在农村,重复着与他们的父辈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