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改革,祭出一幅大旗。
史化生地退出群聊,政治开卷考,体育加码。
当时就有朋友问怎么理解?毕竟北京风向标,要是哪一天风向改道福州,家长心里也有个数。
中考改革,看高考趋势。因此,如何看待这回新中考改革,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同期的高招政策变化。
国家对理工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尽一切可能有效地筛选人才进入高中培养,是当下中考最主要的任务。
有家长很纳闷。既然要扩大理工农医,选科时势必要捆绑物化,初中干嘛又把化学踢出去?
这不矛盾。
初中化学知识点稀薄,甚至于背诵的内容居多,本来就不构成中考区分重点。高二分科时能否捆绑化学,这个能力高低,与化学有没列入中考基本无关,都在高一学习中体现。
更主要是,减少科目的好处,很多。
你想想,现阶段初中教育,最脑壳疼的是哪些问题?
鸡娃,往不睡觉了鸡,对吧?
可就这样,中考给高中选拔出人才了吗?不能说没有,但方向一定不对。
你也看到了,由于考试区分度低,学霸一不留神落档,学平则凭借认真细致搏到高分。
福建2020中考那届,口罩缘故考试难度骤然下调,私立三甲前排掉队的得有一小片吧?这部分孩子对于一附三而言就是人才流失。后面几年更加剧烈。
可以这么说,现阶段的中考,掏空家长钱包,苦了孩子牺牲了健康,换来的却是人才没被应收尽收地聚集到重高培养皿,间接造成国家损失。
这才是北京中考改革的原因背景。
可以预见,改革后的难度一定会上。毕竟有区分度才能选拔到人才,否则改革没意义。
那么,与之相对应的科目数量减少,孩子就能够在单个科目上花更多时间深度思考,释放天赋,以供筛选。
另外,学科类减少,体育有了大幅加码的可能。很简单,时间腾出来了。
孩子的身体是祖国的本钱,这个一定在国家的深层顾虑之内。要不,一个个眼镜哥外加睡眠不足,将来怎么干革命事业?
体育加码还有一个好处,精神状态。
足量的运动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孩子课间10分钟都没法离开座位,你说个个心情舒畅那就真见鬼了。
也有很多家长说历史很重要,不知过去怎么展望未来,国家是要孩子当史盲吗?
我滴天。喊这话的家长一定不知道初中历史是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
还有很多人说干嘛非要抱紧政治?
朋友,爱国教育放眼全世界都一样。这个还真不需要纠结。
改革后还有一个好处,一些家长会渐渐不咋惦记培训,学科类双减会自动落地。
你想想,语英需要积累,数物靠理解高分看天赋。
政治开卷考啥意思?书上没答案呗。那么答案在哪里?孩子的脑子里。政治考辩证理解,杠杠滴吓人。
那么接下来,高分拼的一定就是智商,大面积培训根本派不上用场。
或者换句话说,即使坚持培训,也考不过那些真正聪明的孩子。由此,劝退一部分家长是肯定的。
这样改革一趟下来,中考选拔出的自然是体格健康、聪明且有辩证思维的孩子,这些特质,才是适应重点高中学习的好苗子。
那么问题来了。厦门急啥?非要自行命题?
原因当然也很简单。这是今年一检卷,左厦门右福州,大家看一下。
试问,两份卷子培养出来的孩子质素能一样吗?
厦门一想到自己千辛万苦培养出的尖子生,中考去区分度那么低的卷子里被误杀,它能不跳脚?
再说了,中考筛不出真正人才,直接耽误到高考全国录取成绩,它能甘心?
是的,厦门的教育愿景对标的就是北京上海。
本来就嫌弃福建中考卷,现在又看到北京亮剑改革,是不是有一种珍珠深陷在鱼目里的赶脚?
其实,即使厦门这回的请求被拒绝,从新教材看,全国教育都将面临大改,这咱们在上一篇中也提到了。
福建也绝不会例外,况且近一两次中考卷也见端倪。
小四门会不会紧随北京取消是一回事,反正理科难度一定会逐年提升。
另外,福建体育占比温吞吞,接下来一定有个大跨步。初一二的孩子加紧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