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投诉补课被教育局回怼,这背后的重大危机,没有人提到

教育   2024-10-09 09:28   福建  

事儿大家都听说了吧?

睢宁县初中校在假期补课,被一名学生投诉到地方教育局。原以为有政策在先,教育局会制止学校行为,没想到,学生反被怼一顿。

我截了个图,谈话内容来自官方媒体发布的谈话录音。

听过音频的朋友可能都有印象。孩子挺有礼貌,工作人员倒是一上来就是怼。

先是不耐烦地问孩子要表达什么?不是,你一个教育局工作人员对文件不熟悉吗?孩子反应了不合规现象,还不知道啥情况?

接着,回怼孩子说不想去可以不去。更离谱的是,居然还嘲讽孩子,自己不好好念还投诉学校违背政策补课?

这件事引起争议是必然的。我写之前翻看了上千条评价,基本都落在该不该补课上,还聊到老师待遇问题。

最核心与严重的一点,无人提及。

那就是,规则教育。

1

人类教育手法的基础,是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很自然直接,既涉及事理本质,孩子又很好理解。

比如,上课不好好听讲,知识就学不到。

比如,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就容易被孤立。诸如。

这种教育理念在《爱弥儿》中阐述得很细致,有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去看看。

规则教育,是因果教育里的大头。即,不遵守规则,就会被惩罚。

中学孩子跨越三大年龄门槛,14岁,16岁与18岁。每到一个门槛,学校都会跟孩子强调法律职责的加成。犯什么错,就该负什么责任,这是最典型的规则教育。

规则意识,必须贯穿孩子一生。

忽视规则教育,其带来的可能代价,甚至远大于没考上985211.

问题来了。

不允许学校利用假期补课,这一国家制定的规则,自上而下传达学习了好几遍。

学校顶风作案,孩子去投诉,是在实践规则教育。结果呢?被管理当局一手推翻,还顺带嘲讽。

你说,这个孩子会怎么想?

他会不会想,哦。原来国家说的都是放屁。什么不许?都是虚伪。管理者都可以说了不算,遵循规则的反而被怼。

好嘛,那我以后也不遵守了。

这个念头对于成长中的孩子的危害,比普高落榜甚至更严重。

放眼社会,多少罪行源于无视规则。

校园霸凌,殴斗欺诈,大到各种犯罪,不都是因为漠视规则惩戒吗?

而且大家都知道,现实教训人,最疼。这位工作人员的一顿怼,给孩子形成的印象,将远胜过几年课本教导。

多补少补几节课意义真不大,将“无视规则”的可能,深植入孩子的认知,才是埋下了“不定时炸弹”,危害深远。

请注意,这跟“自己不想学拖累别人”无关。如果政策制定不符合群众利益,那是制定者的问题,而绝不是往遵守规则的人头上扣屎盆子。

一样地,不想学习并不等于没有权利去强调规则。这是两码事。

2

教育渐行渐远,立场越来越分化。

为什么学校敢顶风作案,答案就在教育局的这一番回怼中。

地方要出成绩,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其他成长话题,除了严重到轰动社会之外的,都可以放在一边。

毕竟孩子长成什么样远在天边,而成绩与职位升迁近在眼前。

所以那么多摆在眼皮底下的校外培训,谁都看得着,就是抓不到。

为什么要提这个,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家长的立场很重要。

父母爱子,该为之计深远。

何为深远?人生。

文凭当然非常重要,但人生漫长,性格,身心健康,受挫能力,等等诸如。一个不能少。这其中,规则认知是根本。

一段良好人生,绝不可能只要有文凭就行。你也看到了,多少高学历败在一念之下,败在一个转折中,败在几重压力里。

而多少并不高的起点,借助坚韧与正确认知,走出自己的天地。

我很理解赞成校内补课的家长,价格不高,师资不少,孩子不闹,何等美妙。

我们说的是工作人员的应对,给孩子上了极为糟糕的一课。

3

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首先,这个工作人员应该严惩,并公之于众。理由就是罔顾国家政策,居然还是公务员。

其次,学校马上停止补课。至少在明面上这是必须的。

最后,请这位同学的家长站到孩子一边,告诉孩子这件事上他没错。

规则的奖惩规律,在人生里,在人心中,更应该在成长过程得到加持。

黑三子
人生海海 遍地故事与事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