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学了才想起新教材这事儿。之前问过朋友,说改动挺大,就去翻了翻。
先说总体感觉,改得不错。真能围绕这套设计展开教学,孩子的水平会全面提升。
择几个初中语数英的看看。图片左旧右新。
语文。
增加了场景应用“专题学习活动”,训练孩子对文字语言的感受力。“阅读综合实践”,本质还是细节赏析。
最大的改变是阅读。由从前的片段导读,到整本书阅读。
这个很好。解释一下。
我们有一种练习叫解读,对吧。就,摘录作者的一句话或片段,让读者领会意思。
而往往是,除非给硬性标准答案,否则绝难统一。
你想嘛,一本红楼梦,多少批注说。
而实际上,文坛很早就有过通识,用作者本人同时期的话语,解释则最精准。
同一部作品,作者表达的一定是同一思想体系,除非他分裂。那么,利用作品间内容去互相印证段落意思,不是最符合作者本意吗?
这个事反过来理解一下。若孩子通篇阅读,是不是比段落摘读更能get到作者意境,达到完整熏陶?这是个大进步。
数学。
这回教材改编突出了“推导”,不仅表现在提出概念的衔接,更有了“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的内容介绍。
这个看似小亮点,实则大突破。
咱们前面也大篇幅聊过,数学学习注重连贯思维,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对于数学很重要。
还有一个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综合与实践。这个就明显奔着创新题去的。
至于英语教材变化。人教版不明显,有兴趣的家长看一下牛津译林版,江苏老哥的。
词汇量增加不算大事,增强语音训练也ok,“further study”中提出对语言与行文逻辑的要求,是个小亮点。还有就是难度进一步往原版靠。
我早先建议过小学高年级的家长朋友们,尽量给孩子看原版,类似于尽早给孩子看名著。
有体会的家长可能都知道,原版的英文翻译是个坎,再好的翻译,也只是得其意境而无法传达语境,更不要说有些版本的翻译,妈呀,不能说挺尴尬,只能说惨不忍睹毁人不倦。
尽早看原版,尽早接触原汁原味的语境,非常关键。
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家长不耐烦了。博主你说来说去,到底教材变了,有什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2
思维。我说的是,整体思维。
思维不复杂,但凡是个思考都涵盖,但有思维不等于能hold住整体思维,后者还需要构建、检索、拓展、回路等能力。
这回的新教材改编,很明显将重心放在对整体思维的锤炼与要求上。
首先体现在阅读量增大。不仅语文,数学对长篇阅读理解的要求,这两年已经冒出来。到高中就是常规题型了。
阅读内容增加,意味着知识线索增加,那么,串联知识点的思维,是不是要更强悍与周全?要不然,这里记一点那里丢一点,即使全记住了,没有整体思维能力,也无法贯通理解。
再来,创新设计。啥叫设计?在了解的基础上拓展设想,对吧。毫无疑问,思维越宽广,设想空间越大。
还有,推导。推导是思维的延续,讲求的是思维的整体基奠,与检索拓展的能力。
其他不赘述。可以下定论的是,整体思维能力没训练好,这个课程设计下的学习成绩,大概率是溃败的。
重磅麻烦来了,维系整体思维能力的天敌,就在大多数孩子身边。
3
短视频。
短视频负责两件事:消解整体思维,绑定单向逻辑。
咱们唠一唠。
阅读书籍或是解读新概念,面临的是一个整体过程:开始,缓慢发展,加速发展,高峰,解开谜团或达成情感释放。
通过这个系列化过程,孩子对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自身思维构建与检索的回路,达成完整。并且,只有上一步骤达成完整,才能有效开启下一趟攻克。
这个过程有极其枯燥与艰难的一面。越是高层命题,越是如此。这就很需要孩子的内驱、耐心,与坚定意志。
短视频在做什么?
它用刺激的方式,如音效、画面、色彩等,将一件事的高潮部分直接展露,给人瞬间快感。
久而久之,孩子会对这种刺激上瘾,无法再忍受丝毫枯燥与艰难的摸索过程。
就像过山车坐久了,对那种欲生欲死的激烈爱不释手,再去走平路,是不是浑身肌肉都不得劲?
一样的。习惯了短视频,还会去啃大部头吗?从概念开始,思维建构,一个个知识填充,一种种判断证伪,自己试错归纳总结......不说工具书,但凡小说呢?甚至连大几千字的长文都不会有耐心看下去。
同样地,沉迷于短视频的孩子,还会静下心钻研知识吗?你要知道,数学需要长久的深度思考,语文呢,其遣词酌句,细微堪比雕刻。
心若不能静,若不愿意承受枯燥与漫长,要跟上这套教材的教学设计,难如登天。
更可怕的是,亟待成长的思维就这么被短视频带残了。
再来。
获取整体思维离不开辩证。
高中是辩证的主场,语数物化生,外加政史,无一例外。现在下移到初中是好事。辩证思维越早越好。
辩证意味着多元反思。有效的辩证一定建立在底层逻辑上。
啥是底层逻辑?一栋建筑的地基框架。想要了解它,必定从一桩一木开始。
没错,一样枯燥艰难。
问题又来了。短视频碎片化的刺激,等同于不断展示房子漂亮的装饰,让人目不暇接,谁还愿意去研究地下的那一桩一木。
往往是一边沉溺不能自拔一边自以为窥得全貌。等同于将成人的脑瓜子往婴儿水平拽。
渐渐地,思维被单向逻辑捆绑,非一即一,还辩证个鬼。
可能有的家长认为博主过于危言耸听,不过就是放松一下子,哪那么严重。
你自己体会嘛,多少人一开始就只想“放松一下子”,结果就是“时间都去哪儿了”。
短视频号称精神鸦片,鸦片是只用来放松一下子的?多少家长气到把手机砸碎了,都没有办法让孩子停下来。
4
这回的新教材有那么点“以销定产”的味儿,考试怎么考,学校就怎么教。
近两年福建中考大家也看到了,科目联动、阅读字数翻番、创新设计频出、特殊推导一般......无一不是在考察宏观思维与底层逻辑。
高中更不用说,本身就是反套路,今年高考也出了奥数题。
因此,接下来就是,思维全面强悍的,一招鲜吃天下,类似打通任督二脉。反之。
短视频这玩意儿,消解思维,极易上瘾。拯救孩子的整体思维,短视频,碰都不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