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避免CD7-CAR T细胞同室操戈的新方法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临床应用

文摘   2024-09-30 07:30   重庆  

撰文:白露Eileen | 编辑:戴戴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起源于T细胞前体的恶性转化;与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相比,更多T-ALL患者预后不良,并且大多数治疗方案对其效果更差。对于复发或对初次化疗耐药的T-AL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通常被认为是唯一的治愈性选择;然而,这种治疗在很大一部分患者中失败了。此外,HSCT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在移植前达到完全缓解(CR)并且可测量或最小残留病灶(MRD)极低,这在化疗耐药的白血病中可能性很小。
“细胞知聊”曾介绍过靶向CD7的CAR-T细胞。众所周知,靶向CD7的CAR会触发自身细胞毒性(fratricide,即细胞间自相残杀),这是可靠制造CAR T细胞的一个主要障碍。

   往期推送:

   [1] CD7阻断的自体CD7 CAR-T细胞治疗复发和难治性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2] 同种异体和自体抗CD7 CAR-T细胞治疗复发或难治性T细胞恶性肿瘤

2024年9月,《Nature Medicine》杂志最新发布了一篇题为“Fratricide-resistant CD7-CAR T cells in T-ALL”的文章。该文报道了一种新型CD7 CAR-T细胞在T-ALL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细胞知聊”本期将给大家分享其主要临床研究结果及提示。


患者主要特征

该研究中,有17例T-ALL患者接受了分别在2个不同研究机构(12例在新加坡,5例在意大利)制备的新型自体抗CD7-CAR T细胞。其中,13例为儿童或青少年患者(2-18岁),4例为成人患者(31-71岁)。8例患者诊断为早期前体T细胞(early T cell precursor)ALL(ETP-ALL)或近(near)ETP-ALL。10例患者在HSCT后T-ALL复发,4例患者在化疗后复发且MRD持续(1–<10%),3例患者为原发性难治性T-ALL。

除了高强度化疗,先前的治疗包括BCL2抑制剂、达雷妥尤单抗,达沙替尼,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奈拉宾。

入组时,白血病细胞中CD7表达的中位数是>99.9%(范围,98.6%至>99.9%)。

在T-ALL中,除了CD7,在研的CAR T细胞靶点还有TCRβ恒定1、CD1a和CD5等。该项研究的17例患者中,只有5例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面有TCR;2例患者表达TCRγδ,而在1例患者中TCRαβ的表达只有53%。CD1a在8例患者中有表达,范围在21%到75%之间。CD5在15例患者中表达,但只有9例表达超过90%。此外,ETP-ALL中CD5是缺失的或表达微弱的。

研究人员还用20例在新加坡同一研究机构接受抗CD19 CAR T细胞治疗的B-ALL患者数据作对比。


自体抗CD7 PEBL-CAR T细胞的制备情况

该新型CD7 CAR-T细胞含一种抗CD7蛋白表达阻断剂(anti-CD7 protein expression blocker,PEBL),它允许CD7的合成,但将其保留在细胞内,阻止其在细胞膜表面上的表达,从而避免细胞自相残杀,但对T细胞功能没有明显影响。研究人员构建了含有抗CD7 PEBL和抗CD7 4-1BB-CD3ζ CAR基因的串联/双顺反子(bicistronic)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标准的CAR T细胞制备方案来表达这两个基因。

所制备的CAR T细胞比例中位数为96.7%(89.1-99.1%),明显高于使用类似载体和制备方案为B-ALL患者准备的抗CD19 CAR T细胞产品(中位数,51.5%[16.6-80.3%];图2a)。两组的T细胞扩增相似(图2b),表明非转导的CD7+ T细胞的消除以及CAR驱动的T细胞增殖有助于抗CD7 PEBL-CAR T细胞的富集。

抗CD7 PEBL-CAR T细胞中CD4与CD8表达比例的平均值为1.1:1(图2c)。如图2d所示,大多数CAR T细胞具有效应记忆T细胞(T_EM)表型,但所有产品中都可检测到中央记忆T细胞(T_CM)。PD-1、LAG-3和TIM-3的表达与在激活增殖性T细胞中观察到的典型情况一致(图2e)。T细胞受体(TCR)Vβ链家族的分析显示CAR T细胞是多克隆的(图2f)。抗CD7 PEBL-CAR T细胞对CD7+ 细胞具有强大的细胞毒性(图2g)。

所有17个起始细胞产品都含有白血病细胞(0.01-60.3%;中位数,1.35%),但在CAR T细胞制备后都没有检测到活的白血病细胞(图2h)。在培养开始时,CD3+ T细胞的CD7+中位比例数是85.6%;在最终产品中没有检测到表达CD7的CD3+ T细胞。

▲图2: 自体抗CD7 PEBL-CAR T细胞的特征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下调CD7表达是不必要的,但该文研究人员认为,不下调CD7会增加CAR T细胞产品的不可预测性。该文采用的PEBL-CAR T细胞制备方法相对简单性,与CAR T细胞制造过程相同,这能降低不下调CD7方法的风险。


抗CD7 PEBL-CAR T细胞的体内扩增

抗CD7和抗CD19 CAR都具有4-1BB和CD3ζ信号域,两组使用的淋巴细胞清除方案相似。图3b展示了外周血中抗CD7 CAR T细胞数对比抗CD19 CAR T细胞数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尽管抗CD19 CAR T细胞在第7天的整体水平更高,但随后样本中抗CD7 CAR T细胞的水平显著更高(图3c),在输注后1个月内达到更高水平。

在细胞输注1个月后,CAR T细胞通常以CD8+为主。尽管在所有患者中都可以测到T_CM,并且在某些患者中可检测到干细胞记忆T细胞(T_SCM),但大多数CAR T细胞在输注1个月后保留了T_EM表型(图3d)。在输注1个月后,所有样本都存在不表达T细胞增殖或耗竭相关标志物的CAR T细胞。骨髓活检中可检测到抗CD7 PEBL-CAR T细胞;它们在T细胞中的比例显著高于抗CD19 CAR T细胞(图3e)。脑脊液(CSF)中也可检测到抗CD7 CAR T细胞。

第1例患者输注细胞后未接受HSCT巩固治疗。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该患者在长达18个月里可检测到CAR T细胞,但在24个月和48个月时CAR T细胞无法测到。数字PCR的结果与流式细胞术的结果相近,但在24个月时仍测到信号;在48个月时变为阴性。总体而言,这例患者CAR的长期持久性是在B-ALL组中观察到的抗CD19 CAR T细胞范围内(图3f)。相比之下,有1例患者接受了HSCT,1-3个月后在骨髓和外周血样本中无法测到CAR T细胞。

▲图3: 抗CD7 PEBL-CAR T细胞在患者体内的扩增


抗CD7 PEBL-CAR T细胞的安全性

17例患者中无发生3级或更高级别的CRS;10例患者发生1级CRS,3例患者发生2级CRS。只有2例患者发生1级ICANS。

所有17例患者在输注后30天内都经历了2级或更高级别的免疫效应细胞相关血液毒性(immune effector cell-associated hematotoxicity,ICAHT);8例患者在30天内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未能达到每μl超过1,000。在同一时期,5例患者发生3级或更高级别的感染,但没有人需要转入重症监护。

总体而言,CAR相关的毒性与接受抗CD19 CAR T细胞治疗的B-ALL患者中观察到的相似,但抗CD7组中2级或更高级别的ICANS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在接受抗CD7 PEBL-CAR T细胞治疗的患者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恢复较慢;然而,B细胞恢复更快。


抗CD7 PEBL-CAR 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在清淋前,17例患者中有16例在骨髓和外周血(图4a)中检测到白血病细胞。在入组时,4例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血病;在桥接化疗后,没有患者在CSF中检测到白血病细胞。

在输注后1个月内,16例患者在骨髓和外周血中实现了MRD阴性CR,以及达到细胞学(图4a)和影像学缓解。

截止至该研究分析时(2024年3月15日),CAR T细胞输注后的中位时间为15个月(3-55个月),11例患者存活且无白血病迹象(图4c)。其中,有9例接受了HSCT,在输注后中位时间为63天(44-81天)进行;供者是半相合(n = 4),相合同胞(n = 1)或相合无关(n = 4);这些患者仍处于CR。除了CAR T细胞和HSCT,没有进行其他抗白血病治疗。

有2例患者在没有HSCT巩固的情况下,CAR T细胞输注分别为7个月和55个月后,持续CR。

在其余的6例患者中,3例患者T-ALL复发,其中2例患者为CD7−(图4c)。这跟CD19 CAR T细胞治疗后的CD19-复发类似。目前尚不清楚在接受抗CD7 CAR T细胞治疗的T-ALL患者中克隆逃逸是否会更频繁。

患者3是唯一一例在CAR T细胞输注后1个月内没有实现MRD阴性的患者;在CAR T细胞输注前有明显CD7− ALL细胞。患者6在CAR T细胞输注后实现了MRD阴性CR,拒绝HSCT;在输注3个月后发生了CD7−复发;在CAR T细胞输注前没有检测到CD7−细胞。值得注意的是,患者3和患者6这2例患者中,复发的T-ALL细胞没有表达CAR,这排除了在制备过程中白血病细胞被转导的可能性。

患者10在输注12个月后发生CD7+的CNS复发,随后全身性复发。

上述3例复发患者在CAR T细胞输注前白血病负荷高,骨髓和外周血中都超过50%。患者6为近ETP-ALL伴NUP214::ABL1;其他2例患者有非ETP-ALL,没有已知的复发白血病特异性遗传改变。

有3例患者在骨髓和外周血中MRD为阴性时死亡。

与未接受CAR T细胞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T-ALL患者的历史队列相比,接受CAR T细胞输注的患者治疗结果得到显著改善。

▲图4: 抗CD7 PEBL-CAR 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免疫细胞重建

清淋后,抗CD7 PEBL-CAR T细胞可能抑制表达CD7的正常T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重建。在接受抗CD7 PEBL-CAR T细胞治疗的患者中,T和NK细胞比接受抗CD19 CAR T细胞治疗的恢复得慢(图5a,b)。值得注意的是,恢复的T和NK细胞缺乏CD7表达(图5c),这是逃避抗CD7 CAR介导的细胞毒性的原因。再生的T细胞是多克隆的,TCRVβ家族随时间发生变化(图5d)。输注一个月后,非CAR T细胞具有记忆表型,所有样本中都可以检测到T_SCM、T_CM和T_EM细胞(图5e)。CD4+和CD8+非CAR T细胞的百分比不固定,跟B-ALL患者一样。

第1例没有接受HSCT并随访了4.5年的患者中,CAR T细胞在输注后长达736天(图3f)持续存在。CD7+ T细胞在第367天出现,占非CAR T细胞的0.1%,并逐渐增加,到第1464天达到60.8%。在第736天时,CAR T细胞无法被检测到,CD7+ 幼稚T细胞出现。在第1464天时,幼稚和记忆亚群的分布类似于健康外周血T细胞(图5e)。在第543天时,CD7+ NK细胞可被检测到(占NK细胞的0.6%),到第1464天达到87.6%。

▲图5: 抗CD7 PEBL-CAR T细胞输注后免疫细胞重建


讨论和小结

有研究应用基因编辑来防止CAR T细胞间自相残杀,比如编辑CD7、TCRβ链(以避免移植物抗宿主病)和CD52(允许使用alemtuzumab以防止排斥)基因;或采用来自健康供体的异体细胞,这种细胞可预测性更强,适合快速进展的患者。虽然删除TCR表达可以避免移植物抗宿主病,但排斥问题尚未解决,目前最多只能使之延迟。该研究表明,即使在白血病负荷很高的患者中,也可以制造出强效的自体抗CD7 CAR T细胞,无论年龄多大(该研究中有1例患者年龄为71岁)。当然,这需要在更大规模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复发或难治性ALL患者通常在实现MRD阴性CR后进行HSCT。早期HSCT巩固好处是,它可能减少肿瘤负荷高的患者复发的风险,并减轻输注后ICAHT和低血细胞计数的风险。然而,早期HSCT的弊端是,HSCT具有并发症多和死亡率高的风险;有人提议在实现MRD阴性CR后不进行HSCT,特别是对于CAR T细胞治疗前白血病负荷低的患者。该研究提示,在抗CD7 CAR T细胞存在下,免疫细胞的功能恢复也存在不确定性,再加上所观察到的抗CD7 CAR T细胞的抗白血病效果,以及后期恢复的多克隆免疫细胞对抗原刺激有反应,HSCT可能可以省略,这将扩大治疗的可及性,因为许多患者可能不符合HSCT的条件。

该研究的CAR T细胞制备方法易于在研究中心实施,并且也适合自动化的即时(point-of-care)制造,这可以进一步提高可及性。



参考文献:
Oh BLZ, Shimasaki N, Coustan-Smith E, Chan E, Poon L, Lee SHR, Yeap F, Tan LK, Chai LYA, Le Bert N, Tan N, Bertoletti A, Chen SP, Del Bufalo F, Becilli M, Locatelli F, Yeoh AEJ, Campana D. Fratricide-resistant CD7-CAR T cells in T-ALL. Nat Med. 2024 Sep 3.



“细胞知聊”为非盈利兴趣团队,意在“传播知识、平等交流”。由于“细胞知聊”的小伙伴们都是兼职,大家平时的工作和学业都很繁忙,只能利用晚上以及周末休息的时间进行稿件的撰写和编辑,如若更新不及时,还请大家谅解。同时,由于细胞治疗领域的前沿性和编辑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公众文中如有错误,还请读者不吝指正!“细胞知聊”也诚挚地邀请读者向我们投稿,期待有更多想要跟大家“聊一聊”的小伙伴加入,一起“增知”、“畅聊”!稿件可以是您对细胞治疗某个领域的见解和经验,对某篇有意思论文的消化解读,最新的细胞治疗新闻和临床试验信息等。为表示尊重原创,会根据质量给予适当稿费,有意者请在后台与我们联系。


往期精选

1

蛋白质组学助力评估CD19/BCMA CAR-T细胞疗法在自体免疫疾病中的疗效

2

双靶点CD19-22 CAR-T细胞联合IL-15用药治疗B-ALL

3

重要发现!CAR-T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优势——深度清除组织中B细胞的能力

版权说明:

本文由“细胞知聊”团队编译,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旨在传递细胞治疗领域讯息和前沿进展。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价值判断、投资或医疗指导建议,如有需求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欢迎个人分享转发至朋友圈。媒体或机构转载请在“细胞知聊”微信公众号留言或私信公众号名称,审核通过后开通白名单获取转载授权,转载请标识来源。

细胞知聊
细胞治疗的时代已经来临,“细胞知聊”致力于向大众普及细胞治疗的相关知识,分享最新资讯,以及前沿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