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祥|茅店西坑的打工人

乐活   文学   2024-11-16 20:24   江西  


茅店西坑的打工人

文/陈志祥


八十年代人口普查的时候,茅店全境户籍人口有4265户,22775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有3782户,20420人,占比89%。西坑位置偏僻,山多地少,生存压力非常大。因此,西坑人家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之外,大多数家庭都需要学一门手艺补贴家用。学手艺一般都得拜师傅,先跟着师傅白干三年,有些年轻后生吃不了这份苦,就只好选择南下广东打工,久而久之上广东讹传为“钻广窿”。


第一波打工人

分田到户之后,人口多的家庭分到的田地也更多,交够公粮之后剩下的就可以自己支配,茅店西坑老百姓的生活也渐渐好转起来。西坑人民吃苦耐劳,除了农忙的时候需要年轻的壮动力上阵,其他时候反倒无所事事,结婚太早、放牛太闲、学徒又没耐心,于是就萌生了南下打工的想法。


第一波打工人,大多数都是70年代生人。因为没有太多的前辈指点,只能靠着自己一点点摸索。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妈妈娘家那边,有几位表哥表姐,出门打工的时候,我曾经亲眼目送过。


那个时候京九铁路还没有开通,外出打工的西坑人只能去赣州汽车站坐大巴。因此,需要提前去汽车站抢票,拿到准确的班车车次和出发时间,才能回家收拾行李。因为广东的工厂大多都是年初六、初八、初九这几个吉利日子开工,招聘的窗口期很短,一般元宵节前就会满员。如果想要找到满意的工作,刚过完年就得开始考虑出门的事情。



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年轻人在家里游手好闲的时候,爸爸妈妈嫌弃的不行。但是,一朝分别去远方打工,还是会忍不住潸然泪下。为了赶上南下的客车,家人们会早早地就做好早饭,帮忙收拾衣服和随身物品。有的父母担心在外面吃不到家乡的味道,还会往行李里塞板鸭、腊肉、香肠,希望孩子们到了广东也可以自己做来解馋。实际上,早期进厂的打工人,大多都是吃工厂食堂,宿舍里没有做饭的条件,这些年货反倒成为打工人的负担。


当家人背上行囊之后,父母还是会追上去塞点现金,难免又是推搡一番。小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总是非常不耐烦,搞不清楚这番操作是不是在演给旁人看。但是,当我自己外出打工的时候,妈妈已经去世,身上仅有的现金,还是在石芫教书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工资,没有这个让我不耐烦的环节,反倒显得非常落寞。


冷水坑到西坑公路有一段两三里的小路,仅能容纳一辆自行车通过。打工人得沿着小路,从马屋田或者牛形岽才能到达公路。因为没有公交车,大多数打工人都得跟赴圩赶集一样,步行来到茅店街上。如果运气好,挤上一辆顺路的面包车,就能一路顺畅地到达赣州汽车站。那个时候的面包车,我只坐过一两次,司机属于私营车主,能拉多少拉多少,一辆小小的面包车最多的时候可以坐下20多人,能够做到全程不吐的都算是天赋异禀。


然而,这一道考验还仅仅是开始。到达赣州站之后,就得开始排队验票上车,那个时候一定要把钱财和贵重物品收好,因为人流密集的地方,非常容易招来扒手。所以,很多女同胞会把现金藏在鞋底或者丝袜里面;男同胞们则另辟蹊径,穿上一种有口袋的内裤,把钱放在小叮当前面拉好拉链。再大胆的扒手,也总不至于向这么隐私的地方下手。


南下的打工路,虽然走的都是国道,但是一路上也还算太平,因为出门打工的人身上没有太多的油水可捞。那时候,打工人一般都是去惠州、广州和东莞,其中首选是惠州,因为惠州距离赣州最近,对于种地出生的人来说,坐长途车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能早点下车就不会想着去更远的地方。


第一次出门打工的人,都不太懂得大城市的规则。如果有老乡或者同学结伴,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相互商量,找工作的时候也会多一份安全感。有的人没有经验,连身份证都不带,只能找老乡借住一段时间,想办法联系家里人邮寄过来;如果没有老乡依靠,有不少也睡过车站和桥洞;有的人天真单纯,遇上黑中介三言两语就会被骗到偏僻的工厂,辛辛苦苦干好几个月,挣得钱都被中介领走。找工作不容易,因此遇到一个好的工厂,往往也会倍加珍惜。


第一次打工,因为没有手艺,干的一般都是最简单的体力劳动。例如:打螺丝、刷胶水,剪线头、插灯泡、搬货、保姆等等,基本上都是一些不需要什么技能就可以掌握的工种。有的人头脑灵活,做普工的时候会偷偷学习踩缝纫机,如果可以上手,线长就会把他的工作岗位调成车工。车工属于技术活,比普工工资高了一大截。所以90年代的时候,老家出现了很多车工培训班,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掌握基本的裁剪、缝纫技能。虽然需要前期投入培训费,但是出门找到工作就可以通过工资弥补回来,所以培训班的生意也非常热门。


还有一些人非常好学,会跟着电工师傅、维修师傅打打下手。如果被主管看中,就可以从事电工、维修的工作,这两个工种在打工人眼里是香饽饽,因为不需要每天待在流水线上,在别人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们可以拎着工具箱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工资还比其他工种更高。所以,有很多出门打工的后生,都喜欢到爸爸的店里舀油。简单的学习一些电路知识,给工厂装个开关、换个灯泡,就足以羡煞旁人。如果能够掌握电烙铁焊锡和更换元器件的工作,就可以从事维修的工种,每一款产品易坏的点位就那么几个,孰能生巧干一段时间就可以成为老师傅。关键还得在面试的时候,让招聘的人事主管相信你有这两把刷子。


在工厂辛辛苦苦干一年,如果省吃俭用的话,可以存下几千块钱,那个时候还不流行存折和银行卡。起初,大家都是通过邮政把钱夹在信封里面寄回老家,这种方式理论上来说还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因为邮寄的时候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例如信封破损或者进水,导致不明原因的钱财遗失时有发生。所以,很多打工人都会选择把现金带在身上。


返乡的路上,就得多加一份小心了。因为大多数工厂都会提前放假,所以每年的春运都会来的很早。有火车的城市,一般都会选择坐火车,所以,每年春运时候的广州站,惠州站,东莞站,都是人山人海。没通火车的地方,还是只能乘坐客运大巴。大巴分两种,有的是只有座位,有的是全部卧铺,从广东到赣州,至少都得12个小时以上,所以一路上也得过五关斩六将。


最害怕的就是半路停车,因为大家都不习惯坐车,走走停停的时候非常难受。如果只是遇上堵车,还只是身体难受一点。最害怕的还是遇上拦路打劫,在经过粤赣交界的地方,有一些山路非常崎岖,哪怕是323国道,也有一段50多公里的山路荒无人烟。如果被犯罪团伙盯上,一般会在前方假装有人受伤把客车逼停,然后以寻求帮助的名义骗司机打开车门。一旦劫匪们上了车,就会露出凶器威逼乘客们交出钱财。所以,返乡的前辈们一般都不会佩戴金银首饰、名贵手表等贵重物品。身上的现金也会分开藏匿,大额的钞票会藏在行李的破棉袄夹层里,再准备一些小额的现金随身备用。如果遇到劫匪打抢,就乖乖交出小额的现金,千万不能心虚,更不能盯着自己的行李包裹,否则,一年的辛苦也会付之东流。


返乡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回到家里的感觉是幸福的,跟父母和亲朋好友分享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再交上一大把的现票子给父母保管,是每一个西坑打工人一年最大的荣光。回到家里之后,最开心的就是带着钞票去茅店街赴圩,给家人添置新衣服,给家里备年货,出手都是崭新的百元大钞,换回来一大包一大包的东西,遇到熟人寒暄几句,别提有多开心。


如果有羡慕的弟弟妹妹,这时候就会去跟大哥哥大姐姐们请教,希望来年也能跟着一起出去“钻广窿”。这也是打工人常见的戏码,因为他们返乡之前,工厂一般都会扣一些工资不发,希望他们来年再回来上班。如果可以老乡带老乡,还可以降低招聘主管的工作量,福利好的工厂,还会给一定的人头费作为奖励。于是,就这样一波带一波,茅店西坑的打工人也越来越多。有的在外面闯荡几年之后,回乡结婚生子,开个小店作为营生。有的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在各自的行业里开花结果,在外面混得也不错。


第二波打工人

199691日,连接北京和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正式通车。这条铁路把茅店西坑公路在西坑口截断,只留下一个涵洞可以通车。虽然,铁路给西坑人民的出行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是给打工人却送来了疾驰的列车。


从此,每到过年前,西坑打工人的新任务就是去赣州火车站排队抢票。因为都是久经沙场的打工人,所以通宵排队抢火车票也是家常便饭。如果这个时候不提前抢到车票,过年之后就更难买到,好工作不等人,如果打工人没有按时返工,年前扣留的工资会很难拿到,而且答应给弟弟妹妹们的工作岗位和奖励也会成为泡影。


为了来年的奔头,大多数打工人都会安分守己的排队抢票。有的人死脑筋,不熟悉火车的运行规律,只想着买赣州到目的地的直达车票,这种车票非常抢手,经常一放票不到半个小时就会被抢购一空。所以,有经验的打工人会提前做好预案,如果没有直达广州的车票,就会问窗口有没有同一车次到南康、信丰等沿途车站的短途票。因为火车是允许先上车后补票,所以只要你能买到车票就可以坐到目的地再下车。


如果短途票也没买到,那就只能用最后一个办法——爬窗户。以前的火车站允许送行,只要有一张票,就可以帮忙送行李的名义进入站台。列车员好说话的可以车里赖着不走,如果这一套行不通,就只能让有票的人在车里打掩护,上车之后迅速把火车的窗户打开,从窗户爬上火车。因为这种行为比较危险,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所有的车窗都改成了封闭式的,爬火车的历史也彻底跟打工人告别了。


跟第一波打工人相比,这一批的打工人要幸福得多。因为有经验可以借鉴,很多东西都可以提前准备。如果想做车工,可以先去培训班学习,掌握基本技能之后,可以带着车工证去找工作;如果想做技工和电工,可以进技校学习,技工证和电工证,进厂的时候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我们三兄妹都算是第二波打工人,2004年高中毕业之后,曾经因为砸锅卖铁的原因,在家里自学了一年,考上了二本院校河南农业大学。这一年,我依然知道家里没钱供我上学,所以,索性就跟着同学们一起去沙河的协顺电子厂打暑期工。


协顺电子厂是一家做圣诞彩灯礼品的电子厂,老板是台湾的蔡氏家族。在这个工厂里,有很多来自赣县中学的同学作伴,被分配到流水线上的各个岗位。工厂里包吃包住,作息时间跟学校里一模一样,所以也没有感觉到不习惯。在协顺电子厂的2个月里,我更换了好几个岗位,也基本上把一个彩灯产品的全流程摸索了一遍。期间有同学陆陆续续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家准备读书的事情,而我是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一拨人。一共领了1065元工资,给自己买了一件美特斯邦威的衣服,还买了一些东西孝敬爸爸。


在选择去河南读大学,还是进厂打工的岔路口,我的脚被踩扁了也不敢吭声。至今还想寻找一位叫做赵子龙的同学,请问他是否真的在河南生活过,不然为什么要来我家把河南省会郑州形容得一无是处?



最终,我拿着录取通知书闯进了教育局领导的办公室,在主任的一个电话安排下,我顺利的获得了一个石芫中心小学代课的工作。这个工作比较轻松,包吃包住,每天只有2-3节课,其他时间都可以复习高中的内容,准备来年再战高考。石芫乡在茅店西坑隔壁,两地一直有很多山路相通,石芫好几个屋场是从茅店西坑搬过来的人。我的搭班老师也是来自茅店西坑尹氏家族,所以生活和工作很快的适应下来了。在石芫教书的时候,因为能用到钱的地方不多,再加上自己也足够省吃俭用,除了基本的开销之外,剩下的钱我都攒下来作为将来读书或者打工的本钱。学校有电脑和打印机,所以,我经常都会利用业余的时间给学生打印试卷,再加上吴新峰老师的从旁指导,很快就掌握了office软件的基本运用,这也是我后来工作中最基本的技能积累。


在石芫教书一年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外出打工。因为有过协顺电子厂的经历,所以我首先就排除了进厂的这条路。于是通网络招聘网站找工作的方法,在来到深圳的第一周,就顺利应聘了深圳书城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份工作,每天工作6个半小时,剩余的时间我都会泡在书城里看书。我管理的区域是设计类书籍,来找我买书的都是一些大学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或者是从事建筑、装修、设计的工程师。根据客人的喜好,我也开始跟着书本学习一些设计类的软件,例Auto CADCorelDRAWPhotoshop3dmax,这些软件至今也对我的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来说,第二波打工人基本上对于学历没有太高的要求,工作环境和市场机遇也比前辈们好很多。只要勤学上进,会结交人脉,都可以获得不错的前途。


第三波打工人

2008年,迎来了第一批大学扩招之后的毕业年,这一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转折点。2008512日汶川大地震,88日北京举办奥运会。这一年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是天选的打工人。但是,因为经济危机造成的大量工厂倒闭,很多应届生出来都很不好找工作。



这一年,在熬过公司一轮又一轮的裁员潮后,终于挺到了经济复苏的那一天。作为投标授权代理人,中标了一个北京的重量级项目,为了更好的履行这个合同,我被公司调岗到北京工作,期间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拿下了多个北京的标志性项目。从此在智能家居行业有了自己的成功案例,往后再也没有因为文凭的问题而受到过冷遇。


而我的同学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如果拿着本科文凭出来找工作,已经很难获得高薪的岗位。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选择了考公或者继续深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一届那么多公务员、研究生和博士的原因。


在看重文凭的时代里,专业和选择也显得非常重要。有的专业虽然看着很普通,但是因为正赶上互联网科技浪潮,哪怕从一个很不起眼的本科院校毕业,只要会写代码、会开发软件,就可以在互联网大厂里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有的同学曾经跟着马云决战双十一,有的同学在腾讯年入百万,有的同学在手机大厂里当高管买了一套又一套豪宅。


花无千日好,人无百日红。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活法,也许你现在的生活就是别人一辈子求而不得的好日子。在这个经济大变革的时期,作为第二代打工人,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些跟打工相关的心得,希望对后生晚辈能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首先,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如果不是活不起,宁愿再去考个证书或者驾照,宁缺毋滥不要轻易入行。有的工作经历,虽然可以让你暂时解决温饱问题,但是却会给你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


其次,要对即将进入的行业,建立基本的认知。有的行业生来就是为人民服务,好好工作肯定不会饿死,但是也很难大富大贵。如果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就尽量选择有挑战又有机会的行业。否则,就得在自己的岗位上,接受平庸的过一辈子。


第三,要熟悉所在行业的运行规律,并对行业的发展周期深入研究。这个不仅仅是择业的时候要考虑,还要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提前了解所在领域的发展前景。自大学扩招以来,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学历的人才,在行业景气的时候,这些人才供不应求。但是,一旦市场发生了变化,也要及时地调整方向,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第四,出来工作之后,要有正确且成熟的人生规划。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20年少小,20年养老,能够好好干活的时间不到40年。如何规划好这40年,就是拉开你和同龄人差距的最好方式。该打工的时候就安心打工,该创业的时候就好好创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天生就是将军的人很少,你得学会如何从底层一点一点地爬上来。


结语:

茅店西坑打工人从最初的“钻广窿”,到今天已经发展到遍布全国各地。有的成为行业的翘楚,有的掌握了精湛的手艺,有的返乡创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的甚至定居海外赚着美元和外汇。希望所有打工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收获自己想要的喜悦。


作者简介


陈志祥,1986年生,江西赣县茅店人。第一份工作在石芫中心小学任教,现在从事智能家居行业,定居于深圳。热爱家乡,热心公益,喜欢研究族谱和家乡相关的人文历史。

本期编辑:风侠

文艺青年,文艺方式,文艺生活,加入星火吧,让青春燃烧。

   征稿声明   

 

星火赣县驿是一个纯文学平台。

本平台致力打造高质量文学氛围。

现长期向广大文友征集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稿件。欢迎四海文友赐稿。
①来稿要求本人原创,且无在其它公众号推送过,附个人简介相片一份。
②来稿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③来稿字数不限,稿件择优选用。

投稿微信:lf20141009      邮箱:  lflwl99@163.com

稿费及赞赏:稿费来源赞赏,10元(含)以内,不发放稿费,留做平台运营开支,10元以上的按照赞赏金额70%,发放稿费


需要了解《星火》杂志的请加lf20141009 微信 

赣之源文苑
立足赣县,面向全国,服务大众,旨在营造浓厚的文学文化氛围,让全国人民了解更多的赣县的历史与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