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082 研究快报 | 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的细菌群落、发酵特性及其体外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文摘
2024-11-10 14:30
北京
研究背景
全株玉米青贮(WPCS)是一种优质的青绿饲料,因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价格实惠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青贮压实过程中,任何轻微的氧气渗透都会使酵母和梭菌繁殖,导致严重的干物质流失。肠内甲烷(CH4)是反刍动物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减少WPCS的干物质损失和降低甲烷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已有乳酸菌(LAB)益生菌青贮添加剂被开发利用,用以提高青贮发酵质量和动物生产力。细菌素是一种由细菌释放的菌株特异性抗菌肽,因其无耐药性、无残留、对环境有益的特性以及在畜牧业中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应用产细菌素LAB不仅可以改善苜蓿的青贮发酵质量,还能减少瘤胃CH4的排放。
目前对不同产细菌素LAB对WPCS的微生物转化过程和瘤胃发酵的影响研究有限,因此,该研究旨在用不同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处理WPCS,研究对其细菌群落、发酵参数、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微生物区系以及CH4排放的影响。
图示:全株玉米
材料与方法
以甘肃定西一农场中随机四块田地中的全株玉米作为试验原料,全株玉米铡短至2 cm左右,分为5组,分别进行不同时长的发酵(3、7、14、60和90天),对四块田地的全株玉米分别做以下处理后,使用真空塑封袋密封:
对照组:等量蒸馏水处理;
MTD/1组:施加1×105 CFU/g FW菌株MTD/1;
ATCC14917组:施加1×105 CFU/g FW菌株ATCC14917;
CICC24194组:施加1×105 CFU/g FW菌株CICC24194;
此外,将每块田地中约500克的全株玉米切碎作为新鲜样品储存在-20°C下,以供后续分析。
在每个青贮期取出20 g新鲜的青贮样品,使用180 ml蒸馏水均质化,并通过4层纱布过滤,立即使用酸度计测量滤液的pH。使用H2SO4将一部分滤液酸化后过滤,用于后续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另一部分未酸化滤液用于测定非蛋白氮(NPN)、氨态氮(NH3-N)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浓度。使用烘箱65 ℃干燥青贮样品72 h,1 mm过筛以测定总氮(TN)、粗蛋白(CP)等成分。
将青贮90天的样品用于体外瘤胃发酵试验。选取3只体重相近的湖羊作为瘤胃液供体。每天两次(06:00和18:00)给绵羊喂食含有58%玉米、19%麦麸、18%豆粕、1%小苏打和4%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的全混合日粮(TMR)。在早晨进食前收集新鲜瘤胃液。收集的瘤胃液通过4层纱布过滤,并等体积混合。将混合的瘤胃液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1500 ml恒温(39°C)无菌瓶中。
进行厌氧缓冲溶液的制备和体外发酵,测定总产气量、CH4产量,分析计算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挥发性脂肪酸、氨(NH3-H)浓度等。
提取青贮饲料和体外培养液中的细菌总DNA,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16S rRNA扩增,对青贮滤液和瘤胃液的扩增子文库进行测序并分析。
试验结果
接种不同LAB菌株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过程和化学特性
WPCS的发酵参数如图所示。发酵7天时,两种产细菌素菌株处理组都增加了青贮饲料中乳酸的浓度,而在发酵90天时,ATCC14917组观察到了最低的乳酸浓度(P < 0.05)。在发酵初期(3 d),对照组的pH值最低;然而,在发酵后期(90 d),与对照组和MTD/1组相比,产细菌素菌株处理组的pH值更高(P < 0.05)。
3种接种剂均能提高WPCS的DM含量,减少DM损失(P < 0.05)。CICC24194组DM含量最高(P < 0.05),两种产细菌素菌株处理组DM损失最低(P < 0.05)。
只有ATCC14917组提高了WSC含量(P < 0.05)。产细菌素菌株处理组都增加了CP含量,降低了NPN、NH3-N和aNDF含量,所有接种剂均降低了ADF的含量。
细菌群落参数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Shannon指数均逐渐降低(P < 0.05)。ATCC14917组在第7天和第90天观察到最低的Shannon指数,而MTD/1组的Shannon指数在第60天最低。
在青贮的前14天,所有组别的优势物种都是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L. plantarum,和Levilactobacillus brevis。然而,当发酵到60天时,所有组中的优势物种都是不可培养的Lactobacillus sp., Lentilactobacillus buchneri和L. brevis。在青贮发酵的第60天,与对照组相比,这两种产细菌素菌株处理组的L. buchneri相对丰度较低,L. brevis的相对丰度较高,而在MTD/1组中结果则相反。在产细菌素菌株处理组中,乳酸浓度与短乳杆菌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
在基尼系数平均下降(MDG)和平均准确度下降(MDA)的情况下,不可培养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沙氏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sharpeae)JCM-1186是MTD/1组对照中排名前5位的变量。除了发酵3天处理组,ATCC14917组不可培养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 < 0.05)。
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和CH4产量
与对照组相比,两种产细菌素菌株的处理提高了体外DM消化率(IDVMD)、NH3-H、丙酸盐和异戊酸盐浓度(P < 0.05),而CICC24194组中总气体产量表现为显著降低,戊酸盐含量表现为显著增加(P < 0.05)。
体外瘤胃细菌群落
与其他组相比,两种产细菌素菌株处理组都降低了Succinivibrionaceae UCG-002的相对丰度,在CICC24194组中,Succinivibrionaceae UCM-002的相对丰度最低。
根据属水平聚类分析,MTD/1处理组的Ruminococacae UCG-010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而Marvinbryantia的丰度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ATCC14917处理组中Bacillus的相对丰度增加,CICC24194组中 Ruminococcaceae UCG-005的相对丰度降低。
体外瘤胃微生物种群
与对照组和MTD/1组相比,两种产细菌素菌株处理组都降低了细菌和真菌的总数(P < 0.05),而CICC24194组的细菌和真菌总数最低(P < 0.05)。只有CICC24194处理组降低了产甲烷菌的数量(P < 0.05)。有3种菌株处理的青贮饲料中,原生动物种群都有所减少(P < 0.05),其中CICC24194处理的原生动物种群最低(P < 0.05)
结果与展望
两种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都通过调节青贮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组成提高了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质量,其中CICC24194的效果最好。
此外,这两种菌株通过调节瘤胃中细菌、真菌、产甲烷菌和原生动物的总数以及纤维分解菌的组成,降低了CH4的产生并提高了青贮饲料的消化率。
了解更多请阅读原文献:
https://doi.org/10.1186/s40104-024-01065-w
——
往期推荐
——
关注公众号
获取行业前沿进展和有料资讯
作者
| 张 歆
编辑 | 原 昊
草食幼畜in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专注(幼龄)草食动物营养与健康研究。以此公众号传播团队和行业动态,搭建与同行们交流平台,推广牛羊兔鹅马驴鹿等健康饲养和营养技术。
最新文章
【小院科普】懂饲料的都知道这里边的门道有多深
089 研究快报 | 牛磺酸促进肉牛体内蛋白质的更新和积累
【小院科普】药物与点滴:体内的“运输大作战”
元旦快乐!
088 研究快报 | 不同代乳品饲喂强度下奶牛瘤胃上皮相关微生物群与宿主免疫和代谢适应的相互作用
【小院科普】可怕的超级细菌,为何防不了消毒水?(补档)
【小院科普】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087 研究快报 | 奶牛粪便中微生物群相关的甲烷产生途径探究
【小院科普】新疆棉好不好?小牛说两句公道话
086 研究快报 | 挥发性代谢组学和宏基因组学揭示了乳酸菌对苜蓿青贮质量、微生物群落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085 研究快报 | 在过渡期补充柑橘皮提取物可改善奶牛瘤胃微生物组成、能量代谢和泌乳性能
084 研究快报 | 基于脂质组学分析苜蓿干草或苜蓿青贮日粮对奶牛乳脂质的影响
【小院科普】汗流浃背了,小牛——热应激犊牛的水分如何补充?
【小院科普】牛:我好像有点“烧心”
083 研究快报 | 饲粮补充中草药制剂可保护湖羊的肠肝轴,促进肠肝循环,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力
082 研究快报 | 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的细菌群落、发酵特性及其体外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小院科普】如何应对冬季青贮上冻?
081 研究快报 | 对羔羊肉中脂肪酸进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以验证构树青贮作为苜蓿青贮替代品的可行性
080 研究快报 | 酵母培养增强瘤胃微生物对玉米秸秆的长期发酵以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的性能机理研究
【小院科普】“么噶,小英,下次不要再这样养牛啦!”
079 研究快报 | 鹰嘴豆芽素A对奶牛泌乳性能、氮代谢和血液代谢物的影响
【小院科普】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078 研究快报 | 瘤胃宏基因组揭示了不饱和脂肪酸在保持奶牛生产性能的同时缓解甲烷排放的机制
【小院科普】猫粮不能喂给牛,原因是什么?
本团队3名专家荣登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小院科普】食草动物的眼睛为何如此独特?
【小院科普】公奶牛会产奶吗?
【小院科普】为什么我们如此钟爱牛奶?
本团队研究揭示产丁酸拜氏梭菌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缓解羔羊腹泻机制
本团队研究发现数据库和置信度选择影响微生物物种分类的准确性
本团队专家赴加拿大开展学术交流
本团队研究揭示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反刍动物甲烷抑制剂
077 研究快报 | 改变瘤胃脂肪中脂肪酸的比例对育肥安格斯牛生长性能、脂质代谢、肠道屏障、盲肠微生物群和炎症的影响
【小院科普】带你当一次“庖丁”——牛肉的部位都有哪些?
076 研究快报 | 添加不同水平中草药制剂对奶牛产后早期干物质摄入量、产奶量、产奶量、血清生化、血液学特征和繁殖效率的影响
【小院科普】为了保证肉质的鲜嫩柔软,人们都做了些什么
【小院科普】牛的屠宰:从农场到餐桌的旅程
075 研究快报 | 不同类型动物奶源制作的开菲尔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的比较
【小院科普】经历了60天的试验,这是一头牛的自述
074 研究快报 | 羊日粮粗蛋白质和蛋白质溶解度调控可通过肠道菌群和代谢组重组促进肠道氮吸收,减轻活性氮排放
【小院科普】咖啡真的是提升牛马效率的神器?
073 研究快报 | 大麦饲料接种乳酸菌进行青贮过程中气体和温室气体产生的动态分析
072 研究快报 | 将家禽和猪屠宰副产物的生物转化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替代蛋白质来源的可行性探究
【小院科普】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6月安全生产月
本团队研究揭示瘤胃微生物和后肠微生物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断奶前期荷斯坦母犊平均日增重
【小院科普】去牛角,要趁早
071 研究快报 | 青贮桑树枝叶对泌乳奶牛微生物群落、瘤胃发酵特性及产奶量的影响
【小院科普】六一不只儿童节,还是世界牛奶日
070 研究快报 | 饲料中添加黄芪根通过改变瘤胃群落组成提高圈养山羊瘤胃发酵速率
【小院科普】牙齿:既是工具,也是年轮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