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动态 | 规范+扶持,各地微短剧市场“卷”起来了

文摘   2024-11-19 15:33   广西  


2023年以来,微短剧的发展势头吸引了大批机构和业内、业外人士的入局投资,2024年更是迎来“短剧出海”的新兴浪潮,这难免产生微短剧市场投资风险高、内容同质化、侵权和违规的监管难点。由于微短剧本身的时长限制,在几分钟的剧情里囊括了故事高潮反转及结尾。为了博取眼球,夸张的剧情冲突设置也常常带有三观不正的嫌疑,刺激着观众现有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微短剧还存在着诱导付费、退费难、恶意引流等问题。

图源:南方都市报

因此,国家广电总局及各省市在为短剧提供资金奖励、政策支持、平台建设和专业指导的同时,也于6月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的《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正式实施生效,明确微短剧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 怎么分类分层审核 ·



重点微短剧

总投资额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重点微短剧”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备案公示管理。


普通微短剧

总投资额度在30万元(含)—100万元之间且非重点推荐的“普通微短剧”由省级广电部门进行规划备案审核和完成片审查。


其他微短剧

总投资额低于30万元且非重点推荐的“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的职责,负责内容审核把关与版权核定。


除了对微短剧进行分类分层管理以外,20多个省市纷纷推出微短剧扶持政策:

· 各地微短剧扶持政策汇总 ·


北京:单部作品奖励最高300万元


(1)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对单部微短剧作品的奖励资金,提高到最高300万元。


(2)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联合行业及平台,共同推出促进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北京大视听·网络微短剧‘首亮微光’扶持计划”,将在政策、资金、创作、播出、宣传等各个环节提供重点支持保障。


上海:每年5000万元产业引导经费


(1)上海每年将统筹设立5000万元的上海网络微短剧产业引导经费,实现对微短剧全产业链的扶持与奖励。其中,单个微短剧项目最高扶持资金可达300万元。


(2)杨浦、松江、闵行等区级资金将聚焦区域内微短剧产业链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扶持,给予租房补贴、上市补贴、融资服务等。


(3)配套推出一揽子微短剧扶持计划。其中,“繁花计划”重点支持一批紧扣时代脉搏、凸显上海特质的微短剧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本土特色摄影棚


(1)打造无缝对接的短剧影视产业供需服务平台;推动湾区“9+2”城市打造本土特色摄影棚;打造湾区“短剧影视取景地”电子地图,提供拍摄基础场地服务;


(2)深耕细作短剧影视产业文化,培养湾区短剧影视产业人才,加强短剧影视文化交流;开展高质量影视产业活动、产业论坛等;


(3)通过带动周边产业,形成网红及明星打卡点,实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湖北:宣传、推广等多维度提供政策及基金支持


(1)省局相关部门要做好规划设计者、引领把关者和协调推动者,积极帮助企业做好项目论证、剧本打磨、拍摄协助、平台对接等相关工作。


(2)在微短剧宣传、推广、推优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服务保障。会议强调,要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讲好中国故事、湖北故事。


湖南:“生产—传播—评定”多维度、全方位政策扶持


(1)打造以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为依托,以芒果TV、中广天择、映客、丁丁文化、众笑文化等一批企业为支撑的具有湖南特色的平台,把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打造成“文化+科技”的高地,进一步擦亮广电湘军的金字招牌。


(2)省网络视听协会要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明确职责,优化服务,办好培训,力争打造成全国一流的行业协会。省局要在审核审批、项目支撑、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支持。


浙江杭州余杭区:设立2亿元的短剧发展基金


(1)设立2亿元的网络微短剧发展基金,建设网络微短剧审查分中心,为区域微短剧企业有效缩短审查周期,实现降本增效。


(2)健全基础设施,总面积达26万平米的万劢德芯云城影视拍摄基地已于去年10月竣工,基地内各类拍摄场景及配套服务一应俱全,将为剧组提供全方位协拍服务。


浙江杭州西湖区:“微短剧十条”政策包


(1)推出文艺发展资金,扶持重大题材主题创作,重点聚焦院线电影、网络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网络微短剧、综艺、网络综艺等类别,最高补助500万元。


(2)西湖艺创小镇推出“微短剧十条”政策包,原创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微短剧并公开发行播映的,每部给予1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总额不超过80万元。


(3)成立浙江省首个微短剧审查分中心。


浙江宁波象山区:创新数字影视拍摄平台


(1)推进“跟着短剧游宁波”创作大赛,通过前期的培训、指导,分组后由导师带队创作,旨在以赛代练,培养短剧创作人才,并为获奖者提供丰厚奖金。


(2)继续扩大706影视双创”中心,推动企业落户落地;完善影视产业配套平台,已形成涵盖服装化妆道具、灯光器材等各环节的拍摄配套产业链;


(3)创新数字影视拍摄平台,引进国际团队打造LED数字虚拟拍摄棚并启动“数字资产库”项目;提升审批服务平台,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山东:事前扶持、事后补给相奖补予以资金支持


(1)对“跟着微短剧游齐鲁”主题优秀微短剧,通过事前扶持、事后奖补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资金支持。


(2)支持制作主体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微短剧创作生产和进行题材体裁创意等方面的创新,支持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建设。


山东青岛:单部作品最高奖励100万元


(1)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正式落户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该基地设有100多个拍摄场景,可容纳10多个剧组同时拍摄,提供场景、剧组服务支持以及审核、推广等服务,为短剧精品化发展提供新路径。


(2)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新政,对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拍摄的优秀微短剧(含小程序剧)给予单部作品最高100万元的奖励。


(3)对“青岛出品”的网络微短剧分账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给予第一出品方或备案立项方10%奖励,每部最高不超过5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奖励最高200万元;4.争取设立网络微短剧青岛审查分中心。


河南:进行人才转型培训及优秀视听作品推介活动


(1)河南省广播电视局调研摸底。深入郑州日新阅益、芊娱芊浔等微短剧制作机构、拍摄基地实地调研,了解微短剧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后期剪辑和推广运营情况。


(2)强化政策引导。制定实施《河南省“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实施方案》,定期召开选题规划座谈会。面向全省从业者常态化举办“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人才转型系列培训、主题创作征集活动和优秀视听作品推介活动。


福建:微短剧项目纳入专项资金扶持


(1)福建广电局推动广电视听精品创作播出,加强活动引路。发布第九届海峡两岸青年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展征集公告,征集网络电影、网络微电影等六大单元网络视听作品。


(2)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创作活动,《人间办事处》等8个项目纳入专项资金项目扶持范围。


黑龙江:加速相关素材向短剧转化


(1)黑龙江广电局积极推进“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创作活动。统筹安排年度扶持资金,为活动取得实效提供组织保障和资金支持。


(2)加强组织化运作。结合省情实际主动出题,细分内容创作的题材和风格,研讨、提炼、推介特色人文环境,为省内外创作单位推荐适宜的取景地和路线,加速推进相关素材向短剧转化。


吉林:建立重点网络剧片项目库


(1)强化项目式管理。建立重点网络剧片项目库,目前入库项目92个。


 (2)开展保姆式服务。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每年举办一次行政管理部门、影视制作机构、网络播出平台交流对接会。实地跟踪指导,深入剧组拍摄现场,帮助制作机构解决实际困难,做好服务工作。


(3)实行跟踪式问效。落实全流程跟踪指导责任制,重点项目专人负责,确保项目从规划立项、成片审核、上线播出等各环节顺利推进。


四川:扶持与规范双管齐下


(1)政策环境宽优。开展重大文艺扶持项目(网络剧、网络电影)评选、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在资金、创作、播出、宣推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介。


(2)规范引导到位。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四川省微短剧发展现状,研究制定推进“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的具体措施,引导精品化发展;


(3)开展专项整治,清理“小程序”类微短剧播出平台,遏制“三俗”类微短剧野蛮生长,并将治理工作转入常态化。 


云南:单设短剧扶持项目


(1)在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创新创优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中单设短剧扶持项目,鼓励各级广播电视台和影视制作机构在资源、人才、营销、排播、宣传等方面对短剧予以倾斜;


(2)鼓励各级广播电视台及所属新媒体和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通过自制、定制、版权、分账等方式进一步激活短剧创作动能;


(3)鼓励卫视及地面频道,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统筹网页端、客户端、OTT端等,通过日播、周播、季播等模式,提高短剧播出频次,加强短剧宣传推送,扩大短剧受众规模。


陕西:启动短剧“繁星计划”


面向短剧创作者及制作机构广泛征集优质短剧项目,通过项目评估、报审立项、项目扶持、资源导入等方式协助优质项目落地。


陕西西安:设立相关奖项、投流16亿


(1)作为西安微短剧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的西咸新区已经累计拍摄剧目600余部,建成孵化、拍摄、制作、投流全产业链,加强头部微短剧企业引进和中小微短剧企业培育扶持,全力打造西部一流微短剧产业集群和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2)设立相关奖项,激励优秀影视短视频创作;鼓励短剧拍摄与文旅资源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爆款短剧;加大本地拍摄资源的整合,为剧组提供完善的拍摄配套;加大对微短剧出海的激励;加大微短剧专业技能培训等等。


甘肃:开展“跟着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


对活动中发现的优秀作品,采取单设扶持项目或列入现有资金等扶持政策,确保列入目录的项目能够如期落地。


山西临汾:四个区县签署拍摄协议


临汾经济开发区、曲沃县、安泽县、洪洞县分别与相关文化企业签署合作拍摄协议,尧都区、洪洞县、曲沃县、襄汾县、安泽县、古县、乡宁县、吉县成为临汾市首批微短剧拍摄基地。


广东:打造“编剧小镇”、缩短审查时间


(1)每月组织3次规划备案审查,成片审查时间缩减至15个工作日内;


(2)依托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扶持专项资金项目,对优秀微短剧作品予以资金扶持,并增设微短剧的转型评奖;推动广州市从化区建设微短剧拍摄基地(园区);


(3)深化与惠州学院等影视传媒职业技术院校的交流,实施微短剧编剧人才培养计划,布局打造“编剧小镇”。


广东佛山:多项资金扶持


(1)以佛山企业作为第一出品方,且在佛山拍摄取景超过80%的网络微短剧,可享受多项资金扶持;


(2)对与影视企业合作拍摄网络微短剧旨在宣传推介佛山“城产人文”或企业品牌形象的剧目,给予出资方每部最高10万元补助;


(3)给予“佛山因素”微短剧每部最高5万元扶持;


(4)支持新建或改建微短剧拍摄基地(数字摄影棚),项目实际投资额超500万元的,最高按投资额的3%给予项目建设方一次性扶持,每个项目最高100万元;5.各级宣传文广旅体部门开设协拍绿色通道,鼓励金融机构面向网络微短剧企业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重庆:推进“微短剧+”创作计划


包括“九项行动+四重保障”,其中提到,将推进“微短剧+”创作计划,打造涵盖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都市生活等各领域的微短剧IP 矩阵,重点实施《嗨!新重庆之烟火星辰》等系列精品微短剧创作生产展播计划。


江苏扬州:打造数字化片场、文旅+短剧融合发展


(1)该基地将通过短剧实景化、数字化片场的打造以及营地功能的提升,同时满足15个微短剧剧组拍摄需求。


(2)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牵头成立“中国扬州大运河短剧产业联盟”,凝聚了基于扬州辐射全国的100多家联盟成员单位,涵盖影视制作、制片服务、餐饮住宿、园林景区、医院、酒吧娱乐、文创、体育场馆、商场、服装化妆、高校、车辆租赁、艺术培训、武术拳击、演员经纪等短剧生态链企业和商家。


(3)推动“文旅+微短剧”融合发展,扬州已有部署:目前扬州市已拿出初步方案正在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对接北上广文旅策划专业机构与各景区,探索开发落地扬州的影视资源和明星品牌,推进以“剧好玩”为IP的实景剧本杀、小剧场、主题演绎秀、影视主题商业综合体等沉浸式创意项目。


广电总局及各地相关部门从规范监管、引导扶持和生态建设三大维度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强调“精品化”是行业共识。政策的支持和行业的共识对于微短剧的规范化和精品化发展至关重要。



部分资料来源:各地官方发布的政策信息

编辑:梁佳佳 王丽

主编:韩玉珂


推荐阅读>>>

观察特辑 | 何以李子柒?文化传播的知识产权之路

观察特辑|李子柒谈到的手艺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指的是什么?

观察特辑|「李子柒」们的品牌如何保护?




新传春田
探索媒介版权的精彩世界!本公众号汇聚了媒介版权领域的最新资讯、学术观点、相关政策等,为广大读者提供通俗易懂的案例分析,引领您深度解读媒介版权的前沿信息。关注我们,分享热点,掌握新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