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动态 |《黑神话:悟空》陷侵权风波,借鉴与抄袭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文摘   2024-09-06 15:00   重庆  



































近日,《黑神话:悟空》因其高水准的画质、深度还原的西游文化、创新的战斗系统获得了广泛关注。而从2024年8月22日起,《黑神话:悟空》相继被多次指控存在抄袭。8月23日,“黑神话悟空疑似抄袭”话题迅速更是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截至当日,相关阅读量已超过2.3亿次。








事件一

微博名称为“@塞上李云中”的国画博主在微博发出了《黑神话:悟空》与其所创作的《西游记人物图谱》对比示例:


图片来源:网络


事件二

图片来源:网络


三级工艺大师资格证持有者,微博名称为“@玄鏐108”的博主发文“又被抄袭了,原创有那么难吗?“



下面我们将就以上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来探讨几个问题:

首先,版权作品中单个动作是否能构成独创性表达继而导致侵权?


其次,“仿古”式设计是否构成抄袭行为?


单个动作是否能构成独创性表达

继而导致侵权?

首先来看《黑神话:悟空》画作与国画博主作品的孙悟空动作高度相似的争议。分析两张画作,从线条组合来看,《黑神话:悟空》中的猴子身穿盔甲、头戴翎冠,画家李云中画的猴子身穿素衣、头戴金箍圈;从画作构图来看,《黑神话:悟空》腾云驾雾,更显华丽和气势。两者只是在动作上相似的做出“打”的态势。



左图为《黑神话:悟空》画作,右图为李云中作品




如果是基于诸如中国传统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等公有领域的通用表达而创作的作品,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剔除公有领域的通用性表达后就其具有独创性的部分进行评析。

因此在本质上,这个案例的争议仍在于《黑神话:悟空》游戏元素与在先美术作品相同或实质性相似的内容是否属于在先美术作品的独创性表达。

从现有资料看,与该画作中孙悟空的动作类似的姿势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由中国新连环画奠基人刘继卣在其作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就已经出现,因此其后的创作者均应无权主张《黑神话:悟空》对其构成侵权。

“仿古”式设计是否构成抄袭行为?

《黑神话:悟空》角色杨戬佩戴的臂鞲与艺术家李辉设计的獬豸臂鞲相比,整体设计与细节装饰都十分相似,但探讨是否构成抄袭行为,不能仅仅以外观相似来判断。



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艺术家李辉所言的“护臂甲”造型设计,大多存在于宋明清历代的佛教和道教文化,至今尚存的古画、寺庙道观的人物造像,均早有具体描绘。







其次,“对称设计,两侧流云花纹,两端兽吞含着中间一条花纹皮带”的布局制式,在某商业网站上早有售卖,显然是传统文化流传至今的通用范式。




根据“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即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中作者具有独创性的表达,而不保护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或情感本身,更不是概念或公有领域的元素。若艺术家李辉设计的来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没有独特的构思、设计或技巧,在表达上便不具有独创性。《黑神话:悟空》借鉴传统文化进行创作,这举是无可厚非的。


品在什么情况下会进入公共领域

能够自由使用?

对于单个动作和“仿古”式设计是否构成侵权的讨论,都绕不开作品是否已落入公共领域的的思考,或是公共领域中的可使用表达,亦或是公共领域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以下几种情形下,作品已经进入公共领域可以自由使用:

情况一:

版权保护期届满


《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自然人的作品,起权利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一旦作品超过了这个保护期限,版权将自动失效,在此以后有关作品的情节、人物成为一种公共资源,进入公共领域。

不存争议的是,无论是李辉的獬豸臂鞲还是李云中的孙悟空图谱,均是对公有领域元素的衍生创作。



但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公共元素或在先作品而创作衍生作品并不当然排除在著作权法保护范围之外。

对于来源于公共领域,尤其是传统民族文化的衍生作品之独创性认定,最高人民法院曾在“刘雍诉伍新凤侵犯著作权案”中指出:获得法律保护的前提在于衍生作品应具有独创性,要体现出作者对公有领域素材选择、提炼、加工中的个性化审美判断,以及在艺术形象塑造中的创造性劳动。


情况二:

作品为我国有版权制度之前所创造


《黑神话:悟空》游戏中的孙悟空和天命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电影中的孙悟空以及86版《西游记》电视剧中的孙悟空均为以金箍棒为武器的猴子形象,但前者并不构成对后者的抄袭侵权。

原因在于三者相似之处均源于《西游记》小说,《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结了无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版权制度诞生之前就已经创作完成,因此属于公有领域的作品。




情况三:

不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


有些作品可能因为性质或法律规定而不受版权法保护,如官方文件、法律文本、数学公式等。这些作品从一开始就处于公共领域,可以自由使用。如上例中“美猴王”的设定决定了孙悟空的美术形象必须使用猴子形象,而猴子作为自然界生物,其毛发、眼鼻耳特征等元素也属于公用表达元素,不受任一方的垄断。




《黑神话:悟空》作为一部融汇千年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精髓的鸿篇巨制,它不仅是中国游戏产业技术革新与文化自信的璀璨灯塔,更是引领国产游戏扬帆出海、闪耀世界舞台的先锋旗舰。

面对抄袭的暗流涌动,我们应秉持法律之镜,以理性之光穿透表象的迷雾,不轻易将“相似”之影等同于侵权之实,这既是对《黑神话》创作团队匠心独运的崇高致敬,也是在新媒体洪流中,为原创生态撑起的一片庇护之伞,唯有如此,方能滋养出更多原创佳作,让文化的繁花似锦于数字世界绚烂绽放。


END


编辑:王怡苏 袁雪霏

主编:韩玉珂



推荐阅读>>>>>

热点动态丨《黑神话:悟空》爆火:传统文化版权化的取经路如何走?

热点动态|巴黎奥运会结束了?版权保护期还没结束!

热点动态 | 人人影视“落幕”背后的版权提示来了!


新传春田
探索媒介版权的精彩世界!本公众号汇聚了媒介版权领域的最新资讯、学术观点、相关政策等,为广大读者提供通俗易懂的案例分析,引领您深度解读媒介版权的前沿信息。关注我们,分享热点,掌握新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