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耳石症”,以为是耳朵里进了石头,真实情况是这样吗?下面就来详细介绍。
我们的内耳中有一个特殊结构,称为半规管,呈2/3圆周,一端开放,另一端被有神经细胞的壶腹嵴封闭。每侧有三个,分别为后半规管、外半规管和前半规管,其分布就像墙角位置的三个平面,近似于互相垂直。
半规管内径约0.3mm,有内淋巴液。正常状态下半规管内淋巴液是干净的,随着头部运动,液体位置改变,刺激神经细胞,维持身体平衡。
与半规管开口区域紧邻的地方为前庭,如果椭圆囊斑的碳酸钙颗粒(也称耳石)脱落并且进入半规管内,就会引起耳石症症状。
这些碳酸钙颗粒密度比内淋巴液稍高,随着头部位置改变,耳石运动慢于内淋巴液,其沿半规管壁转动时,会对半规管神经产生较大的刺激,导致眩晕发作,此时会有眼球震颤。
由于半规管呈圆弧形,一端封闭,常规的头部位置改变不能将耳石排出。因此只要头部运动就会引发眩晕症状,持续十余秒后好转。
耳石症的症状具有下列特征:
1
特定动作引发短暂眩晕感,比如低头、仰头、起床、躺下以及在床上翻身等,翻身时往往是一侧症状重,另外一侧轻。
2
眩晕持续十余秒钟,一般不超过一分钟。
3
可伴随头晕不适,眩晕严重时有恶心、呕吐。
4
症状严重时,患者较为难受,不能起床、睁眼。
5
不伴随听力下降、肢体活动障碍等。
医生会先通过询问病史,大概确定是否为耳石症。
下一步就是体位检查,需要患者在床上转头(Roll检查,评估外半规管),以及头部垂到床边(Dix-Hallpike检查,评估前后半规管),观察是否有眩晕症状及眼震。
确诊后就可以进行针对性治疗。
1
●
体位治疗
体位治疗时,不管是机器复位,还是人工复位,都是按照一定方向翻转身体,将耳石从半规管中排除,使其回到前庭,不再刺激半规管神经。
下图是针对常见的后半规管耳石症的Semont法的治疗图示,当然还有其它多种复位方式,医生可能选择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每个动作停留约1分钟。
检查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呕吐,就医前尽量不要吃太饱。
体位治疗后可能仍有头闷、头晕等感觉,一般数日可以好转。
2
●
自行改善
耳石可以自行溶解,需要5-20个小时,较大的耳石需要更长时间。
因此症状较轻,不想采用体位治疗的人,也可以自行改善,或者服用药物促进恢复,需要1-3周。
3
●
手术治疗
有的人会反复发生同一半规管的耳石症,可以参考此前的治疗方法。
耳石症反复发生,或者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无效,影响生活,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耳鼻喉科主任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完成了相关专业的学习培训。
◆ 在加入北京和睦家医院之前,苗医生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擅长耳鼻喉科常见门急诊疾病的诊治,鼻中隔偏曲矫正、鼻窦开放、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声带病变清除等手术。
◆ 苗医生在国内外著名医学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
图片来源:big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