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与你见字如面”
这可以算是早起的热身运动,激活全身能量,唤醒一天的好心情。我的洗脸速度也比较慢,当然主要还是为了再摇一会,增加那一点点的仪式感。
洗漱完毕,喝了那杯热水,穿袜穿鞋,直接出门。
可能还是习惯的原因,如果哪天睡晚,并且起的晚了,我其实会有点小失落,觉得本来还可以在晨光熹微中摇一会,但这下可好,别人早就都起来了,没有了那种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愉悦感。
先骑车送媳妇到地铁站,我再快走半个小时。运动让我觉得浑身充满力量,也可能是因为习惯之后,身体会给到那种信号,告诉我新的一天要开始了,精神一些,快乐一些,多做一些事情。
晚上饭后我会包揽洗碗和收拾厨房的小工作,还是先打开手机,放上小曲,站在台边,慢摇,洗碗。摇多了以后,孩子也开始蹦蹦跳跳,但我站那是固定的,他小腿倒腾的频率很高,像小马一般,算他独特的舞姿。
我喜欢这种沉浸式的慢节奏。时间其实是固定的,但一进入那种沉浸的状态,不用去老瞅时间,钻在事情中,慢慢做就好。不看时间后,效率反而会提高,不慌不忙中也许就自带高效,做事的完成度反而比平时好一些。
拿洗碗来说。我洗碗时会先把东西都放池子边,戴上手套(讲究人咱是),第一遍刷污渍,第二遍过水,三遍过后,再一个个擦干净,归置到碗柜里。锅碗瓢盆洗净,拿抹布擦灶台,最后再清理桌子。都弄完,摘手套,关音乐,收工。
早起读书和运动能给我力量,晚上做做家务会让我放松。现在的状态就是懒得再去看别人的生活,也不关心陌生人的精彩,就扎根在自己的日子里,把碎片的时间拼接,把浮躁的心情抹去,认真做事,认真体验。
幸福度比较高,发朋友圈的次数也比以前少了,还在分享的,就是读书和运动,全当记录与自我激励。
(早起放歌)
02.
喜欢读书很多年,已经形成了习惯。我之前说读书并不是为了长多少知识,而是单纯喜欢那种感觉,今天还要讲一个原因:在读书的时候,更多可以读到我自己。
比如最近我在读《白鹿原》。同样的一本书,20岁和30岁的时候读,感受完全不同。之前也就看个故事情节,觉得白嘉轩不一般,朱先生不一般,年轻人各有各的想法,白鹿原那个地方经历了很多。其他的,也就没了。
30岁之后读,看到的细节会更多,同时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对于书中人物的选择以及我自己累死的经历,进行一个关照和思考。理解白嘉轩,要从脸面入手,他是村里的大族长,时刻注重身份、地位以及自己家族的脸面。黑娃让人打断他的腰,他能硬扛,但儿子孝文的堕落,以及女儿逃婚后让人上门指着鼻子骂,差点把他打趴下。
再说小娥,网上很多人说小娥这,小娥那,但说到底,小娥是个可怜人。她的悲剧中有综合性的因素,但最初,是他爸收了彩礼,把她许给了年迈的郭举人;再后来,小娥和黑娃的事情暴露,还是小娥他爸,像处理狗屎一样,把小娥送给了上门找人的黑娃。被支配、被遗弃、被虐待,成了小娥前期的生活基调,再往后,而且在当时那种社会氛围下,还能指望过什么好日子。
随着我自己年龄的增长,经历和阅历的增加,读小说时我会不自觉揣摩人物的感受、困境,以及各种不自由。因为自己也写作,所以会真心感叹,大作家的水平就是高,可以在一部作品中容纳那么多元素,展示出来,让我们大饱眼福。
文学是什么?
文学是人学,里面有人的感情、想象、境遇和各种命运,跟着好作品走,可以拓展我们想象和体验的边界,丰富我们的细微感受,打通我们和作家之间的经验桥梁,串联起可能被我们遗弃在某些角落的零散记忆。
这就是我现在读小说的感觉,所以我会读得很慢,不着急了解下面的情节,而是关心人物在当时情境中的感受与想法。再去想一下,如果是我,我什么感受,会怎么办。这么一想,瞬间就可以贴近人物。
还有一个读书之外的感受,就是感恩。感谢有这么多好的精神产品,同时也得感谢我自己,在比较小的时候就培养了这个日常习惯,全当给自己找了个可以相伴终身的好朋友。有时候想聊天,不用找人,翻开本好书就行,很快就可以找到思路碰撞的愉悦。
我在乎这样的快乐,充实、放松,而且成本低,性价比之王。
03.
自从今年开始跑步后,身体素质明显比去年好太多了。不知道是不是疫情后的原因,我明显感觉去年身体状态不是很好,感冒发烧了好几次,年底就想着要改变一下,于是重新捡起了运动。
最近就习惯慢跑,一次跑个五公里,配速六分半,伴着音乐,在小区里慢慢跑。我喜欢夜跑,人少,而且黑暗的氛围让我觉得轻松,跑起来的舒适度比早上要好一些。当然这也仅是我个人的习惯和感受,跑完在杠上压压腿,像以前上学时一样,然后回家洗漱、睡觉。
慢跑于我的好处,怎么描述呢?有一种抖落效应。
就每次跑完,一天积累下来的疲惫,都能被抖下去,觉得异常精神,神清气爽。五公里跑多了就没有疲惫感了,每次跑完全是舒适感,回家再用热水泡泡脚,睡得也很香。
六分半的配速,我个人觉得最舒服,另外我也怕受伤,所以每次都会先简单热个身,开始后的第一公里跑得比较慢,身体热起来后再加一丢丢速度,跑完大概就是每公里六分半的配速。上半年可以跑五分多一点,几个月没跑,还需要恢复。
我觉得慢跑也属于运动中的性价比之王,随时可以开始,不需要叫别人,因为是慢跑,也不用太挑路况,至于装备,那就更不需要了,迈开腿,直接开干就行。而且跑步也能带来沉浸感,就像村上春树在书中写的,跑步的时候在想什么呢?很多时候是放空,或者像过电影一样,自动放一些东西。
跑着跑着,就会进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如滑翔机一般。每次反应过来,我心里都会有小开心,告诉自己,很不错,进入状态了,今晚又是美好的一个晚上。
五公里是一个很合适的距离,之所以说合适,是因为适应后,跑完不累,而且半小时左右就可以解决战斗。再加上简单的热身和拉伸,最多也就一个小时的事。之前我还一直想着去大明宫遗址公园跑步,但因为距家里有段距离,所以就没去,等我最近再恢复恢复,下个月抽个晚上,过去跑个十公里。
到时候一定要发个朋友圈,毕竟是今年的一个公园跑,此前都在小区跑。
说实话,小区跑还是比不上公园跑,因为小,跑一圈大概是500多米,风景都是重复的,意思不大,只能努力让自己放空,进入接近无意识的状态。可公园就不一样了,跑起来后风景都是新的,而且人多、路好,感觉会更好一些。刚提到的小目标,我下个月一定要实现,有西安的朋友也可以一起约。
还有今年的掉秤计划我还没完成,如果完成,年底出篇总结的文章;没完成的话,也总结,没事,明年继续。
留个尾巴。
「小结」
回看刚提到的三件事情,我发现总结起来,最喜欢的还是沉浸式的感觉。在那种状态中,我能感受到完整的自我,同时能获取来自本身的力量。
我肯定会一直做下去。
还有一个想法。很多人说随着年龄的增大会觉得失去自我,为他人而活。确实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我们才需要多感知自己。最近我在翻一本书,《不被定义的年龄》,里面有一个点我觉得讲得很好——不要被文化灌输给我们的偏见与刻板印象束缚,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活得精彩。
仔细想想也真的是,我们平时拿来约束、规范和否定自己的东西,其实我们自己也没弄明白,不够理解。但就是会拿模糊的概念,强硬的约束自己,不自觉就带来很多内耗。
年龄不应该被定义,活法不应该定义,优秀、成功、幸福等一系列概念,也都不应该被定义。
反过来,我们可以去定义属于自己的生活,在能力范围内,让自己活得开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