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与你见字如面”
喜欢读书很多年了,但今年我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不再追求读书的数量,把精力集中于经典,另外耐心程度和专注度变深,读的很慢,想的很多。
惊喜于这个变化,同时我很享受这个状态。
过去三个月,我主要看《三国演义》,一个章节挨着一个章节看,深挖细节,慢慢品读,一有感悟就立马写下来。读的慢,但收获多,纸质版书上密密麻麻都是我的笔记,其他读书笔记也写了很多。真实感受就是:能看到的东西变多了。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少则得,多则惑」,讲的就是少取反而获得,多取会带来迷惑。我觉得这个可以用在生活中,也可以用在读书上,一味追求数量,读书不求甚解,大量占有,导致的结果反而是迷惑,走马观花带来的眩晕感,静下来一想,什么都没学到。反过来,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深入其中,细细揣摩,收获的东西反而更多。
为什么呢?
细节之处见真章。
喜欢这个状态,还有一个原因,就我们当下的这个信息化时代,每个人每天会被海量信息冲击。有时候想想,看似接收了很多,但其实什么都没留下,而且造成了巨大的信息负担。今年我开始有意识做减法,慢一些,深入,琢磨,感受很好。
接下来,分享一下近期读过觉得还不错的书。
一、《新青瓷》
之前我看过《青瓷》的电视剧,所以拿到这部《新青瓷》时,我就直接读了起来。情节流畅,非常吸引人,就那种一读就停不下来的感觉。
这部小说,我觉得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将「中国式关系」这个抽象又复杂的概念,透彻清晰地展现在了故事之中。
想来这应该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好的作品中一定有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同时又有深刻的思考与提炼。我读下来也是这种感觉,有趣、有料,同时觉得收获颇丰。
读的时候还让我想起了阎真的《沧浪之水》,可以看到在社会网络中,不管一个人刚开始是什么样子,随着经历的增多以及外力的影响,被形塑和层层社会化,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最近我读的时候,也没按照顺序走,随便翻,翻到什么读什么,然后读上几页,想点东西。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当「思考词典」,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哲学类的东西,本身就发人深省,但有些朋友又会觉得晦涩,一想就不敢上。这本书可以完美解决这个痛点,讲述相对通俗,每个话题篇幅不是很长,我们可以通过内容,自己去想一些东西。
书里面有西方哲学,有东方哲学,还有一些与现实结合相对紧密的章节。博古通今,关照现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所思所想,就我自己来讲,经常有小小的开悟时刻。
书里讲了一个走在路上、不断追梦的牧羊少年,当然,那只是一个模型,放现实中,就是一直在努力的我们。读书的时候,有个点让我感触很深,即坚持理想的不易与可贵。
在现实生活中,别说坚持理想了,就坚持一个爱好,也非常不易。阻力可能来源于外界,也可能来源于内在。书中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即在看风景的同时,也要注意手里的两滴油,什么意思呢?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能融入现实,同时也能坚守理想。
理想是指路明灯,能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而现实是我们生活的土壤,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现实去谈理想。所谓的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即我们要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努力锻炼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然后,在自己的空余时间,坚持自己的爱好与理想。
书中牧羊少年,中间其实也遇到了各种困难,比如遇到了骗子,比如赚钱后有了享乐之心,比如遇到爱情后觉得那就是全部不想再探索了,再比如遇到生命危险时稍微一胆怯就可能会丢了性命。他一开始没那么强,在贵人相助和自己面壁开悟后,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感动的同时,还有一个点很触动我,很简单,即活在当下。
读书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今天先这样,过段时间再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