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与你见字如面”
快把《白鹿原》读完了,其实这段时间最大的感受还不是这本书如何如何,而是觉得在不同阶段去读同一本小说,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真正感觉到了,读书,其实是在读自己。
以前读书,尤其是读好的小说,我有两个误区,一个是觉得要快速读完,数量越多越好,但其实,阅历不多的时候,翻再多故事,也就只能复述一下,理解不了深意;另外一个是觉得要记住书上的内容,记得越清晰越好。这其实意思也不大,生活又不考咱背课文,记多记少,随缘吧。
那时候还有装逼需求,没空就和别人显摆显摆,我读了几本书,最近又读了多少,哎呀简直太棒。于是书从其本身,变成了社交货币,成了我言语中的符号,反而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说实话,当时水平也不够,看不出书的水平,好书看不进去,烂书反而读得津津有味。但去炫耀的时候,还是拿着好书去的,哈哈,识货。
和别人说,一天读完了《百年孤独》,哎呀!太好看了,里面的人特别多,人名总重复,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就是牛,经典就是经典,学到很多。其实呢,学到个寂寞,都是跳着看的,根本理解不了具体的人物,不知道老布为什么就疯了,也不知道他大儿子为什么要走,更不知道二儿子后面都干那么大事业了还要回去打小金鱼。
年龄太小的时候,理解不了丰富性。现在,我觉得读经典小说,最大的意义反而是沉浸其中,去感受某些瞬间的平时体验不到的感受。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就是那些「感受」。我可以这样说,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文学的意义。
文学可以拓展我们感受的边界,让我们跟随书中的人物、场景和情感,去体验更丰富的人生。小时候背过的诗句,长大后的某一天,会有相隔几十年的共鸣,比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再比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放在小说中,当白嘉轩给父亲操办丧事时的难受,当小娥在那个破屋里孤苦伶仃的时候,当黑娃经历过起伏准备重新做个好人的时候……那些场景,我们都可以代入,去感受人物最细腻的感受。
不同境遇下的感受,实在是太丰富,但我们的生活有限,人生漫长又短暂,不能体验人世间的所有层次。好作品给我们提供的,就是场景感,也许某些场景我们暂时理解不了,只觉得是一个好玩的故事,但未来的某一天,经历过,后者有过类似经验时,一定会有后置的理解。
有些感受是瞬时的,有些感受是漫长之后的感叹。再回到《白鹿原》,后来,白嘉轩的腰被打断,再也直不起来;小娥在烂屋中被鹿三杀害,死前流露出无限的哀伤;白孝文加入了保安团,地位越来越高……联系我们自己的生活,也能想到过去的曲折与未来的起伏。进一步感受到,人生也许就是一趟旅程,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扬帆起航后,路上见到的所有都是我们的财富。
对与错,好与坏,也就没那么绝对了,一种模糊的美,油然而生。
为什么我说小说的情节,能不能记住其实关系不大呢?因为真能深入其中后,即便读完后就全忘了,也无所谓。就像《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教张无忌练太极拳一样,演示完问对方,还记得多少,张无忌后来说基本都忘了,张三丰说可以了,去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真正重要的,就是那些瞬间的真意,体会到,甚至都不用说出来,能感受到就行。回过头来,所谓的文学是什么呢?就我个人的理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几个好词,造几个好句,编几个好故事,而是贴近真实的生活与人性,把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感受与真实面呈现出来,原原本本去展示人的丰富性。
诗词如此,散文如此,小说也如此。
文学,就是人学。
写到这里,说说我的改变。我这两年是更爱读小说了,想着把之前上学时读过的好小说,拿出来,一本一本挨着读,去细细品味,捕捉那些细腻而极致的感受。目前这两年精读过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活着》、《围城》、《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罪与罚》、《水浒传》、《红与黑》、《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等……这项工程徐徐展开,会一直进行下去。
精读是怎么读的呢?之前展示过,我再简单说一下。就慢慢读,遇到有触动的地方就停下来,琢磨人物的感受,背后的心理,预判接下来的动作,然后假设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做,再去揣摩我自己的真实想法、情绪与感受。速度肯定提不上去,因为我还会边读边写,直接把想到的点写到书上,整个过程比以前学古文还要慢,但让我觉得,非常享受。
一件值得做一辈子的事情,无形中又给了我巨大的快乐,而且是那种源源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