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与你见字如面”
01
下午去看了沈腾和马丽主演的《抓娃娃》,说实话,我笑点低,中间一度放声大笑,感觉眼角纹都挤压到眼球了,导致我出影院后,眼睛酸涩,仿佛做了力量训练。
边吃饭边和浩浩(我小舅子)聊这个电影。我说电影名怎么叫《抓娃娃》,他说也许就是咱去抓,得投钱,抓五次十次,一次也抓不到,而人家富人呢,可以直接给孩子买十台娃娃机,让孩子随便玩,一两次抓不到无所谓,不行就重置钢爪的力度。
也是,同样的游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玩法。
因为我们都喜欢NBA,他又提到了老詹的儿子布朗尼,说你看老詹儿子怎么就精准在二轮被湖人队选中了呢?别的队伍不会截胡吗?我说这都设计好的,估计都打了招呼,圈内人心知肚明,谁好意思那样去做。
他说:也是,老詹影响力真的大,布朗尼可以写满分作文《我和我的超巨父亲》。
继续说电影,前后其实都在力图好笑,但我感觉哈,前面比较好笑,后面不是很好笑。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我长期看搞笑视频的经验去分析,大致可以分两种搞笑,一种是轻松的、段子式或者讽刺式的,你看这种东西,笑就完事,不会有什么负担;另一种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比如那种别人摔了磕了,一脑袋撞墙了,或者裆部被重击的那种,可能也会笑,但是那种倒吸一口凉气的笑。
《抓娃娃》前半部分的搞笑,有点轻松,有点讽刺;后半部分呢,有种围观孩子痛苦的感觉,我有点笑不出了。现在让我分析为什么会整成那样,我估计是落脚点有点空,想说但不敢落在实处,导致搞笑有种头重脚轻的虚无感,毕竟点到了一些现实问题,还得想着怎么轻飘飘收场。
再结合我长期讲笑话的经验,比较好笑的,要反应敏捷,同时落在实处,被架空的硬笑话,力度自然就会削减。
有两处,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
一处是在假装的奶奶的葬礼上,其他所有人都知道是假的,就孩子不知道。孩子放声大哭,哭得不能自已,再看配合演出的人的表情,多少也是有点尴尬和难受的;
另一处就是当孩子在地下室发现那些黑科技和照片后,他的脑海中闪回了许多东西,慢慢明白了他的生活原来确实是被完全设计和支配的,有点恍惚、愤怒、不知如何表达,举起纸箱砸在了照片墙上。
就类似这样的欺骗,持续了十六年,然后结尾是阳光打在孩子脸上,孩子笑得特别灿烂。连我这个观众都有点恍惚了,那个阳光、那个笑脸,是真的吗?
我们平时因为个小事被欺骗,还得气半天,十六年的欺骗,亲情的欺骗、感受的欺骗、观念的欺骗、一切又一切的欺骗,我反而觉得孩子对着他爸妈说的那句话非常好——你们两又是什么老师?
这才是正常反应,就像他在课堂上和老师争论的一样,老师说物质决定意识,他说意识决定物质。在长达十几年的过程中,他的生活被设计、被支配、被欺骗,当他主体性崛起的时候,感受与支配的碰撞,可能会持续很久很久,也许,他未来一直都走不出来。
不是我悲观,之所以这样说,是在他失望又愤怒地发现一切后,还是没人能理解他,尤其他的父亲,还在那里表演父爱,还在说,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都是为你好!
孩子转身的时候,我觉得何其孤独。
一个被欺骗的、孤独的小孩。
02
电影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讲的是富人为了培养自己家的二儿子,故意装穷,设计孩子的生活,希望孩子未来拥有成功的人生,例如考上清北,之后顺利接班家族产业。
在这样的故事架构下,假装与维护谎言、再加上各种段子的拼凑,于是聚集了大量好笑与不好笑的笑点。
有点像中国版谈教育的《楚门的世界》,不过肯定达不到后者的高度。高度反而是用平静来展现的,静水深流,默默呈现,《抓娃娃》的叙事节奏,说实话哈,尽管囤积了大量笑点,但我觉得中间还是有点拖沓。
看的时候我有几个疑问:
1、沈腾饰演的马总,到底是做什么产业的?
2、培养接班人,为什么非得那样?
3、优秀品质和能力是建立在贫穷的环境之中的吗?
4、孩子知道真相后的调整过程。
……
当然,这些问题,电影选择了模糊化处理,也就我前面提到的,点到了一些话题,但蜻蜓点水,说一说,但不深聊,突出笑点即可。可以说,这就是电影的话题选择和笑点设计。
爆款话题,加快速切换。
但电影之外,我们可以聊一些电影里没有细讲的,比如:培养优秀的品质和能力,一定要建立在贫穷的环境之中的吗?显然不是。
电影中孩子问过爸爸一个问题,说读书有什么用呢?
爸爸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孩子:咱们家人一直读书,但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呢?
爸爸语塞,只能说,我们刚开始读,所以还没改变。
语塞,即逻辑断裂。
说白了这样的选择毫无逻辑,属于纯纯的没苦硬吃。生活中这样的没苦硬吃简直太多了,逼着你不能闲下来,闲下来就是有罪的,你必须找事去做,必须努力、必须优秀、必须成功,不然你就是没有价值的人。
不知道大家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感觉到那种压力,导致你即便长大了,还是放松不下来,即便周末想放松一下,努力去放松,结果一身疲惫。放松,好像成为了一种奢侈,因为我们的心,一直以来都是紧绷的。
这又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好像我们的生活,每个阶段都有设计好的苦去等着我们吃,如果你不想吃,周围的人就会指责你,孩子,你有问题呀,你不扛事呀,你在逃避,你不够努力呀!
就昨天,一个朋友和我聊,说她家人就这样说她的。她问我,一定要结婚吗?我说,婚姻就一种选择。接着她说:那为什么和家人打电话时,家人就说我在逃避,老了会过得很苦,现在只知道享福,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我能怎么说呢?
我只能说,每个人的理解不同。
没苦硬吃表现在日常教育中,就一些父母,用表演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买了点水果,孩子拿起来,说爸妈咱一起吃吧,爸妈非要说,哎呀,这个水果太贵了,爸爸妈妈舍不得吃,就是给你买的,咱家好东西都是你的哈,吃了你去好好学习,不然对不起爸妈的付出……
我估计孩子点头、转身后,大人也许还要相视一笑,心领神会,刚才的表演太到位了。这个我真的想不通,三个人一起吃不好吗,即便只有一个苹果,切开吃也好呀。孩子本来都学会分享了,多好,就吃个水果,至于上纲上线吗?
当然,可以说这是教育的笨拙,但真的妈妈呀,太多上纲上线,充斥在生活中了。
记得我上学时自己攒钱出去旅游,后来暑假回家,家人们说到这个事情,然后就开始教育我,说我乱花家里的钱。当时我解释了,我说钱是我打工赚的。然后继续说我乱花钱,说自己赚的钱更要攒起来,更不能乱花。我说,以前一直在村里,我就想出去多见识见识……
不管怎么解释,都不对,总之乱花钱就是错的。其实我很想听到有人问问我,出去见识了什么,好不好玩,什么感受。
但没有,只有评判,只有不道德与不对,只有我应该如何如何做。后来我说我知道了,然后我就走了出去。
教育中有很多畸形,有各种道德绑架、有无形的PUA、有打着“为你好”旗号的支配与伤害,唯独缺了什么呢?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人抱怨孩子不喜欢和他们交流,咱都当过孩子呀,你怎么和一个站在道德制高点与权力制高点的人交流?
交流的前提是平等;倾诉的前提是信任。
他们努力装穷办教育,告诉孩子各种道德、各种行为规范,让孩子要讲诚信,甚至在孩子上学路上整满了各种摄像头。有一个场景,当孩子在便利店看到未关的收钱盒时,大人们大气不敢出,生怕孩子拿走人家的钱。结果孩子帮店主关上了盒子,大人们异常兴奋,好像打了一场大胜仗。
我们用作假的方式,让你做一个诚信的人。
讽刺不?
就像很多大人一直在家看手机,却批判孩子怎么不好好读书、只知道玩游戏。言传身教的意思,即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和言语。你表现的是A,非让孩子学B,关键他也学不来呀,因为那是虚构的,是看不到的,是没有案例与模型的。
再回到上文提到的恋爱与结婚的事情。比较诡异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日常,我们上学的时候,被教育不要早恋,不要在学校谈恋爱,但我们一离开学校,就被家里催着去结婚。好像一切都是赶着来的,没有空间和余闲,做了A,就赶紧去做B,接着就是CDEFG,闲下来就是你的不对。
许多观念是锁着的,而经验呢,全靠自己摸索。
我有时候也会想,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谁;我们学的很多东西,是为了真正的发展还是只是为了适应筛选?
这就涉及到电影中所展现的另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了——贫穷与富裕。富人可以去装穷,而穷人呢,那是真穷。富人家的孩子想捡瓶子,他爸爸可以包一个体育场,用金钱支配比赛,甚至用金钱让观众扔饮料瓶,然后让孩子在塑料瓶的海洋里自由去捡。
他们老马家在日常生活中,绝对不会用电影中那种方式去教育孩子,而他们的孩子,生活的容错率极高,这个不行可以弄那个,这条路走不好可以换一条,想做的事情呢,可以去堆最好的资源。
所以即便人家想装穷,人家也有专业且配套的各种资源,整个后勤团队是强大的,有各科老师,有外教,有大厨,有安保团队骑着小电驴嗖嗖跟着,还有像包工头一样的教育专家去扮演卧床多年的奶奶。
好笑吗,确实好笑,但这种好笑是建立在讽刺基础上的,是撕裂的。
再去看马总的教育,有一个恐怖的地方,即他安排扮演孩子奶奶的教育专家提前“去世”,而且还给假办了葬礼。奶奶表示还有点想孩子,以后还能见面吗?马总说,等孩子从清北毕业了,我就安排你们见面,亲人复活,这是人生的大幸事啊。
听听,安排亲人复活。他觉得对孩子来讲是幸运的事情,真的是吗?这比诈尸还吓人啊,马总。
所以他的逻辑中,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行,过程不重要,教的东西其实也不重要,当然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接受度,更不重要了。你从A点跑到B点,就是成功,其他的,不重要。
被各种不重要所掩盖的,就是我们的种种真实感受。
人性中的真实触感,到底重不重要?
我心里是有答案的,但那也只是我的答案。越长大,越发现真实的生活,与小时候被灌输的,是两种样子。区别在哪里呢?我说一句,你品一下:就你越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