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儿,一个母亲,一瓶百草枯

文化   2025-02-09 18:11   北京  

▲《惹作》,易小荷 著

[前记:她叫“惹作”,彝语的意思是“再来一个男孩”。1995年她出生时,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被取名叫“惹作”,相当于汉语里的“招弟”。15岁时,她嫁给了山那边的陌生人,只因为对方的家支与自己的相配。18岁时,她选择喝下百草枯自杀,怀里的女儿只有三个月大……从成都出发,坐五个多小时汽车到达雷波县,再继续开车一个多小时,才可以到达瓦岗镇。在川西南的大山深处,易小荷和惹作的故事相遇。在人们破碎的记忆与神秘的语调里,易小荷回到了十年前惹作毅然喝下百草枯的夜晚,又回到她的童年,她生命里所有闪过光的时刻。究竟是什么让惹作如此年轻就选择了死亡?在短暂的生命里,她过着怎样的生活?这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代代女性的故事,故事里有歌声,也有哭声和笑声。一路走下来,挡住她们的,不只是高山峡谷,还有许多更加巍峨深邃的东西,来自彝族歌谣中的古老过往,也来自眉睫之下的一针一线,它们绵延千年,缠绕不去,打成一个巨大的死结。这个结难以解开,这个结必须解开。她们的身份是女儿、妹妹、妻子、母亲,但愿今后,她们能更多地做做自己。]

苦惹作死得很慢,她喝下一瓶百草枯,撑到第三天,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瓦曲拖村的人,大都不记得她的样子,也不记得她为什么而死。在这大山之间的小小彝村,一个女人的死就像一粒苞谷落进泥里。事实上,她们活着的时候也这样无声无息。

连苦惹作的哥哥姐姐也不知道她死的时候到底多大,18岁,或者19岁。他们只记得她生于夏天,“荞麦刚播种,洋芋还没有收上来的时候”。他们也不记得她的死亡日期,应该是马月,要不然就是羊月,“都穿厚衣服了,冷得很”。

……

本文未完,点击左下角"读原文"

获取完整内容


特别声明 财新mini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mini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财新mini+
财新mini+隶属于财新传媒,是“财新基础阅读产品”,内容涵盖人文艺术、实时资讯、定量深度阅读和更多服务,并可随时升级财新通和数据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