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海报。图:视觉中国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充斥着对塑造标准化英雄形象的厌恶,但因为创作者实在不具备突破性的水准,电影是如此矛盾:它既希望以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有力形象让古老故事充满新意,却不愿赋予他所向披靡的成功;既试图以纯粹的善意彰显“天下共主”的贤明,又不让他付出牺牲印证权力来源的合法性。最后,成为主角的姬发(于适饰)优柔寡断、战术不精以及其空洞的政治观念,都使他沦为无聊而平庸的冒名顶替者。
从妖气诡谲的险恶宫闱来到矢石交攻的激烈战场,《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首先丧失了前作中丰富多姿的人物群像。颇为迷人的反派角色妲己(娜然饰)与纣王(费翔饰)不再有趣,他们多次出现却显得毫无作为;帮助前作俘获大部分话题的“质子团”已经随着剧情瓦解,殷郊(陈牧驰饰)复活后的形象是以半完成状态的特效搭建而成的,观众预期注重细节铺设的乌尔善会给出一个质感更实在的结果,至少吸取了太乙真人大部分法力的半神不该是半透明的。
姬发在姬昌死后作为叛臣而遭到纣王的讨伐,由此成为一个明确的复仇者,但由于过于年轻,他缺乏基本的实战经验。在殷商部队更为先进的军事实力面前,姬发的“战斗力”一方面来自仙界的支援,一方面来自他在与邓婵玉(那尔那茜饰)暧昧不明的互动中不断进行的游说——遗憾的是,邓婵玉从未被姬发当作对手,而被视为需要拯救的身处险境的异性。
在前作中,与父子关系紧密相连的身份命题成为经典故事改写的轴心。(详见:《<封神第一部>:东方魔幻的得失|影视》)第二部把对应的概念升级为家国之间的辩证关系,因而所有作战者都需要回答一个关于战争合理性的问题——为何而战?胜利的获益者是政权、民众、家族还是自己?
……
本文未完,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获取完整内容
特别声明 财新mini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mini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