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仰晨1956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现代文学编辑部小说组组长。1957年,他从第4卷开始接手10卷本《茅盾文集》,从第3卷开始接手14卷本《巴金文集》的编辑,两部文集的工作同期交替进行,最终出版完成的时间,巴集比茅集早一年。作此小文之前,曾检索旧书网,意外地发现,1962年版《巴金文集》和1963年版《茅盾文集》都相当稀缺,程度甚于1938年版《鲁迅全集》。想得到的原因是,鲁迅作品没有遭受过“文革”的冲击。据《巴金文集》版权页记录,其初版初印是精装本2000册,平装本5300册。现存的这套全集,作者一册不落地都写下了签赠字样。
据王仰晨的回忆文,他与巴金相识于1941年,那时他已经读遍了能搜求到的巴金作品;又据他的日记,1944年在桂林西南印刷厂,曾接受过巴金译作《夜未央》的印制,那是波兰作家廖抗夫(1881—1913)的剧本。如前所述,将近20年后,他又成为《巴金文集》的编辑。又过去20余年,他再度与作者合作,编辑完成了26卷本《巴金全集》和10卷本《巴金译文全集》。无论是作为编辑和作者或是友人,他们都持续了长久的、相互扶持、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王仰晨担负1981年版《鲁迅全集》编辑工作期间,也产生过作用。
《巴金文集》编辑期间,王仰晨致巴金信和巴金致王仰晨信,今存各一件,都是历时逾半个世纪的遗物了,王仰晨信署名树基,据巴金故居提供的复印件录入;巴金信是原件,抬头也是写树基,数十年不变。
……
图文未完,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获取完整内容
特别声明 财新mini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mini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