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掉入的教育盲区,你避开了吗?

教育   2024-10-15 21:00   河南  
编者按:本文根据明谦老师在【初级班助力课】直播答疑的内容整理,尽可能保留了明谦老师分享的所有内容。如果您觉得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

学员提问:蓝色字体
导师答疑:黑色字体

明谦老师好!
昨天跟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因为他总是玩手机。
青春期孩子碰到更年期母亲,到底该怎么搞,我真是一塌糊涂。


感受到了你的失落。
知道为什么你会觉得孩子难搞吗?
因为你的注意力在孩子身上,不在自己身上。看到这一点很重要。
孩子只是一面镜子而已。
如果你上了高级班还盯着孩子,把自己给丢了,总是去研究孩子而忘了研究自己,你会发现你会常常掉进各种各样的情绪。
而你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下想要陪伴好孩子,那太难了。
孩子玩游戏啊、玩手机啊、上学啊,其实这些困惑、这些问题不止你碰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会碰到,但是只要你把他当问题,困惑就来了。

我在初级班讲,生命不是用来解决的问题,生命是用来体验的。
孩子的教育其实也没有太多的问题,这些所谓的手机啊、作业啊、上学啊,你孩子碰到的,每个孩子都碰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些显化而已。
但是爸爸妈妈看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些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标准就开始抓狂,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看透生命的真相,没有真正地看透教育的真相。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自我的成长,也就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这条路上,在教育的这条路上,不是盯着我们认为的孩子的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当我们觉得那些是问题的时候,或许我们没有真正的去了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对孩子有很大的期待,有没有发现?
就算高级班上完,很多家人对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期待。
因为我也经历过这个过程,这是很正常的。
初级班上完、中级班上完、高级班上完,我偶尔还对孩子有期待。
我们要思考,我们对孩子的期待背后,隐藏的你自己发生了什么?


父母为什么对孩子有这么大的期待?
就是对孩子期待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内在对自己有期待。
我们内在对自己有期待,你期待自己可以过怎样的生活,自己可以怎么活,你期待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期待自己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去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期待,我们总想让别人为我们的期待负起责任,有没有发现?
所以,孩子的教育只是一个投射而已。

如果你很难放下对孩子的期待,是因为你对自己期待的背后,隐藏了你内在有很多的匮乏。
你自己不知道怎么去满足,你从来也没有去探索过你内在到底有怎样的匮乏,导致你不断的对外有投射,对孩子有投射。
如果我们内在的这些坑洞我们自己不去填补,我们内在的这些负荷我们自己不去清理,你会发现你就情不自禁地对孩子有投射。
多好的孩子啊!你却左看右看都觉得他有问题。
真的不是孩子有问题,是我们自己本身内在人格的缺失,我们自己内在的需求无法被满足。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而不是把期待放在孩子身上。
如果我们一直把对自己的期待放到孩子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那孩子就遭殃了,孩子他就没有办法活出自己。
所以教育其实就像一面镜子,孩子就像我们的镜子,照见我们的人格有没有足够的完整,照见我们的生命有没有足够的圆满、圆融,照见我们的内在有怎样的负荷。
你会发现,孩子其实只是我们找的一个肇事者、一个替罪的羔羊。

有些父母说,自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过不了是因为什么?
因为你的内在有一些痛苦没有去面对,你的痛苦就是你的自我。
你的期待实现不了的痛苦,你的需求满足不了的痛苦。
当这些痛苦出现的时候,你常常活在自我的迷失里,所以无法活出自己、不接纳自己、不欣赏自己、不认同自己、不满足自己、不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然后就向外有了投射。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面对自己的痛苦,吃了自己的苦。
所以初级班痛苦的觉醒得觉醒了,如果痛苦的觉醒没有觉醒,心就不会觉醒,平静慈悲就不会觉醒,聆听真我就不会觉醒。
所以,一个妈妈如果不觉醒,就常常活在幻相里,活在幻相里就想抓孩子,活在幻相里就觉得孩子不好。
其实孩子本自具足,孩子本来就很好。
他就像那棵植物,他可以自然地生长,他未来一定可以开他的花、结他的果。
可是我们常常对孩子有投射,我们常常活在一些情绪化的反应里,所以就会不断地干扰这个孩子,他怎么能茁壮成长呢?

教育第一靠环境
家庭的环境。

教育第二靠榜样。
爸爸妈妈的榜样。
妈妈有没有为自己负责任?
妈妈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期待?
妈妈能不能为自己的期待负责任?
妈妈能不能为自己的需求负责任?
妈妈是不是一个相对来说心平气和的人?
妈妈活在什么样的状态里?
爸爸活在什么样的状态里?
爸爸妈妈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孩子。
教育是什么?
用生命影响生命。
教育是什么?
用生命唤醒生命。
教育是什么?
用生命点燃生命。

教育第三靠关系。
当你不断地去掌控孩子,限制、代替、不满意孩子的时候,你们的亲子关系就有可能被破坏。
教育的两个首要根本目标:
第一个,塑造健全的人格。
第二个,激发内在的潜能。
孩子的人格在人际互动中、在关系互动中形成,也在关系互动中被破坏。
学了完形之后,我们要去创造成长共育的关系、有爱的关系、有连接的关系,去协助孩子完善他的人格、重塑他的人格。
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经营好跟孩子的亲子关系。
先有关系,后有教育。

教育第四靠理解。
当我们常常盯着问题,把孩子给丢了,把这个人给丢了,你无法感受到孩子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感同身受,你就不能理解这个孩子。
理解来自于什么?感同身受。
当然,如果妈妈连自己都无法感同身受,那是无法感受到孩子的。

我给你的这些分享,其实没有给你一些方法,告诉你孩子出了问题应该怎么办。
我就算有方法,我也不想给。
为什么?
因为教育是伪命题,没有所谓的教育,没有哪个孩子需要我们教育,唯一需要教育的可能是父母。
我们常常活在幻相里,看不到生命的真相、教育的真相,我们常常盯着那些所谓的问题,试着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
我在初级班说过,不是研究孩子,不是研究问题,研究谁?研究自己——
“我发生了什么?
我面对孩子教育的时候,我的互动模式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
我跟孩子在一起,我的状态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
我如何借助孩子照见我自己?
我在哪里?我还可以怎么活?”
把自己研究透了,看到自己无效的模式,停下来,然后时时刻刻跟孩子在一起,都可以管理好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活在相对放松的状态、有爱的状态、有连接的状态,教育早已经完成了。

当然每一次问题出现的时候,带着一份觉知去察觉——
那是真正的问题吗?不是。
看看这个问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看清楚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比如你说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不足,这也不是真相,这是你头脑的一个判断、你的想法。
哪个孩子没有内驱力?
我们在初级班讲,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教育得向谁学习?
向农夫学习、向天学习、向地学习,种下那棵小树苗,静待花开。
只给该给的阳光、雨露、土壤,只给父母该给的爱,剩下的多给一点,那都叫伤害。

当你把爱给到孩子,当你尊重了他生命的轨迹,他就可以自然生长,他本身内在的动力就在那儿,只要你不干扰他、不限制他、不代替他、不把他当问题来解决,
之所以孩子的内在动力你觉得不够,是因为什么?
孩子有没有机会做他自己?他有没有一个懂他的、理解他的爸爸妈妈?
面对孩子不知所措,这才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孩子不需要你去搞定,需要搞定的是你自己。
你如何管理你的状态?
孩子一点点风吹草动你就开始不安,为什么不安?
其实,我们的痛苦跟孩子没有关系,跟孩子的学习也没有关系,只跟我们的人生剧本有关系,只跟我们的人格模式有关系,只跟我们的负荷有关系,只跟我们内在的压抑的需求、压抑的情绪有关系、只跟我们不合逻辑的幼儿决断有关系、只跟我们那些限制性的信念有关系、跟我们的执着有关系。
外面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我是一切的根源。
所以,多好的机会,借孩子去成长自己,借所谓的问题去成长自己。
问题即资源。
所有我们认为的问题都是成长的资源。
你成长了,孩子就成长。
你不是认识了一个人,你是创造了一个人,什么样的妈妈就创造什么样的孩子。
祝福你。

答疑|明谦老师(完形教育资深导师)
整理|琳珂(迪扬主创团成员)

END

幸福,是靠我们创造的。

幸福,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欢迎走进完形教育初级班课程《生命的觉醒》,找到教育之道、生命之道。


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迪扬心性学苑
20年专注幸福家庭研究,为您提供亲子、亲密、个人成长全面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