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究竟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教育   2024-10-28 21:00   河南  
编者按:本文根据明谦老师在【初级班助力课】直播答疑的内容整理,尽可能保留了明谦老师分享的所有内容。如果您觉得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

蓝色字体:学员提问

黑色字体:导师答疑


明谦老师您好!

我可能之前对孩子错误的教育模式比较多,让孩子受伤比较大。现在我经常会自责,怎么把孩子搞成这样!

现在他很多事情我都能接纳,他发火的时候我也不发脾气了,他不写作业我也可以接受了。但孩子自己接受不了。

我说你想写就写,不想写我们就不写。想写有什么后果,不想写有什么后果,我也都跟他说了。我说你怎么做,妈妈都尊重你、支持你。

但是他就在那儿耗,一耗就40分钟左右。

我到底应该做什么才是正确的呢?请老师帮助。


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没有说什么对的、正确的,这是一个过程,去体验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带着察觉去跟孩子做有效的互动。
要知道,我们来完形学习,是来增长智慧的。
教育孩子的过程,同样也是借助孩子来增长我们的智慧。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
培养一个有智慧的孩子,比培养一个有知识、有文凭、只会读书的孩子重要的多的多。
所以你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借助孩子去增长自己的智慧,去培养一个有智慧的孩子,这很重要。

我们在初级班讲,如何增长智慧?
第一、自我察觉。
在那一刻去察觉自己的反应模式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自己的内在做出怎样的反应,自己的外在做出怎样的反应。
这是完形成长环的第一步。

第二、自我选择。
在那一刻你可以做出的自我选择是什么,没有选择就没有负责。
你能不能培养一个自我负责任的孩子?
一个负责任的孩子从哪里来?——
从他能不能自我选择而来。
他的选择从哪里来?——
从他有没有察觉而来。


我们人生中大多数问题都是因为失去了察觉,很多家长通过在完形的学习开始有了察觉的能力,那你要不要培养一个有察觉力的孩子?
你慢慢放手的过程、让孩子去体验的过程,就让孩子慢慢有了察觉。
当然,在我们没学习成长之前,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不敢让孩子选择。
我们用的方式不是限制就是代替,要么就是掌控。
现在一下子放手,孩子其实他也很懵,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从小到大都没有选择过。
所以,接纳孩子,在那一刻也接纳自己。
把孩子的痛苦先接纳下来,然后在这个过程去协助孩子,不是限制、不是代替、不是控制,是去协助孩子,让孩子拥有察觉力,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这是一个过程。

怎么去协助呢?
我们在初级班讲过跟孩子沟通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慢慢的有察觉的能力,他开始愿意去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体验的过程中,他的智慧就增长了。
这个过程很重要,你跟他互动的过程从原来限制、代替、控制到开始放手,然后放手的过程怎么找到平衡。
透过跟随而带领。
完形教育的三大教育理念:
“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这是最好的践行的时候了。

学员:
每次当他在内耗纠结的时候,他都很封闭。
我要跟他说些什么事情,他很排斥。

当孩子封闭、排斥的时候,你最重要的是——
一、管理好你跟他互动的模式。
二、管理好你的状态。
你在那一刻能不能让自己的内在依然平静?
你在跟他互动的时候能不能还有一份理解?
能不能还有一份爱?
你能不能接受跟孩子互动的过程?
看到你的盲区是什么,看到你的无效模式是什么,这很重要。
这个时候,不是找方法,也不是找技巧,而是增长智慧。

怎么增长智慧?
走通完形的成长环,不断的在这个过程训练你的察觉力,带着察觉去跟孩子互动,打开你的眼、耳、鼻、舌、身,跟孩子有一份连接,去感受孩子。
然后慢慢地放手~放手~放手~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这个过程可以协助孩子发展能力,孩子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你的智慧也会增长,孩子的智慧也会增长。
不是一味找方法去解决“你觉得”的问题。
另外,孩子在这个过程有任何反应都是正常的。


学员:
我有时候受不了他对我的那种排斥。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你的焦点从一开始都在孩子身上,不在你自己身上。
也就是说,你的焦点没有放在如何借孩子增长你的智慧、提升你的察觉力、让自己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负责。
这才是核心。
当你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妈妈,能够让自己拥有察觉力,能够自我选择、自我负责,你跟孩子互动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影响了孩子,孩子就慢慢的越来越有智慧,慢慢的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慢慢的拥有了察觉力。
你说这样的孩子,你还担心他吗?
但如果你方向错了,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学员:
孩子每次跟我闹脾气的时候,他说“你走开!”
但是我能感觉到他是想让我陪他的,可当我走到他跟前的时候,他就用手、用脚让我走。
那个当下我很矛盾,我是陪着他呢,还是听他嘴上说的我走呢?

在那一刻,你要定在你的感受里。
当他让你走的时候,你是舒服的还是不舒服的,你得去品尝这份感受,体验这份感受。
你只有穿越了你内在的这份感受,你内在的这份痛苦,你才能真正的明白你的孩子、理解你的孩子——
他是真想让你走?还是在释放他的情绪、清理他的负荷?

我猜你当时不是很平和,你是隔离感觉的,或者是合理化了。
如果你真的内在是平和的,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也就是这个问题,掀起你内在的涟漪。但是你不敢去看,不敢去面对。
你选择了打断接触、隔离感受、中断连接,我们常常用这三种无效的反应模式来逃避痛苦。
所以,在生活中去练,真实地去跟孩子互动,真实地去面对自己的感受。
它需要一个过程,不要着急。
祝福你。


答疑|明谦老师(完形教育资深导师)
整理|琳珂(迪扬主创团成员)

END

欢迎走进完形教育线下课程

《幸福充电宝》两天一晚体验工坊




如何参加学习?

扫码下方二维码,
即可购买《幸福充电宝》两天一晚体验工坊


迪扬心性学苑
20年专注幸福家庭研究,为您提供亲子、亲密、个人成长全面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