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可以“疗愈”吗?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近10亿人患有精神健康疾病,也就是每8人就有1人。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19年,中国精神障碍12月患病率为9.3%,与上世纪相比,发病率暴增数十倍。
作为精神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中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8%,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高达24.6%,每4人就有1人。
这些年,随着精神健康疾病患者的增加,原来越多的人关注“疗愈”。很多人提原生家庭、童年创伤,我们没有童年创伤,就不会痛苦了吗?
觉悟之前的佛陀,如果不是父母为了防止他出家,竭尽所能让他远离苦难,满足他所有的欲望,他也不会对苦难异常的敏感,以至于在第一次离开宫殿见到生老病死之时便决定出家,抛弃所有的荣华富贵也要去寻找离苦得乐之法。
父母尽其所能的爱你,你依然会有痛苦,那就是你生命的资粮。
穿越了苦难,痛苦就成了一生的荣耀。
中华文明几千年,没有什么童年创伤来甩锅、逃避责任,为自己抗拒吃苦找借口。没有谁需要被疗愈,那就是心理学的名词。
我们现在也为人父母了,我们想天天给孩子带来创伤吗?不!我们一定是尽其所能爱他,可我们再爱也不能完美,再爱他也要经历苦难,怎么可能会没有苦难呢?我们常常身不由己。
整个社会是我们能负责的吗?时代是我们能控制的吗?那不叫创伤,那就是痛苦,人活着就会有苦。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讲的是修道,寓教于道,所有的教育都是让人们明道。甚至在西方的心理咨询领域,都开始使用东方文化来陪伴心理存在困扰的人。
美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接纳承诺法,发展迅猛、运用广泛。创始人海斯曾经被定义为一名精神障碍患者,有两三年时间,徘徊在社交惊恐障碍的地狱中,用了很多办法试图消除焦虑。直到后来,他参加了一个东方修行的团体才逐渐好转,并用东方的禅修、观呼吸、察觉等创立了这一“疗法”。
《道德经》能解决什么
抑郁症,是个症状,不是病,不是问题,所有症状都有其功能、意义和价值,在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适应性的症状反应,消除症状是舍本逐末。
孩子抑郁之下真正隐藏着——无法化解的伤痛、人际互动能力不足、不会处理外在和内在的冲突、切换角色和适应环境能力差等等。
症状下面隐藏的这些问题,实际都是关系的问题。心理问题是果,关系问题是因。背后就是一个“苦”字。想帮他们,先帮他们处理关系问题,教会他们吃苦。
两千多年来,老祖宗给我们传下《道德经》,短短5000文,讲的就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就是一个字“道”,帮助我们了悟生命的本质,苦难的真相。
把它的智慧学明白了,一定能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真正的治疗是无形当中产生的,孩子有情绪问题,父母得先活在道上,自己得先觉醒,先明道、悟道、证道、行道,能处理各种内外冲突、各种关系,成为孩子的范式和榜样,成为家庭的治疗师、家庭业力的化解者。
宇宙万物的关系:对待率、化生率和统一率
《道德经》翻来覆去讲的就是一件事,字字珠玑,每个字都直达道的本质。懂了它的一句话,也就读懂了全文。
第二章〖美善之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这一章讲的就是宇宙万物的关系,讲的是对待率、化生率和统一率,与太阳东升西落一般,是宇宙间颠扑不破的真相,落在无为和不居功的智慧上,便是“道”在人心和世事上的显化。
· 对待率
· 化生率
统一率
无为而无不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显正不必破邪,允许邪的存在,不让邪压了正就好。
怎么做呢?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白这一点,看问题的态度、角度和方法论,就会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道德经》的核心就在于无为,无为不是什么也不为,无为是为之当为、为之能为、为之该为,不是什么都不做。
有很多人一上完形就跑偏了:完形说了,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不说了,什么也不用做。
完形可没让你放纵孩子,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重在尊重,重在关怀,重在分享。
怎么做呢?该做什么做什么。
怎么能不做呢?该做什么做什么。
无掉什么呢?无掉头脑的欲望之为,无心之妄为,头脑一直想要执着的为,不符合道的为,妄想的为。
不言不是什么也不说,不言欲望之说,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言而无不言。
孩子厌学躺平了,父母还执着于自己的面子,陷入到对未来的担心、恐惧、焦虑中,说教、控制,用各种方法,强迫孩子在受伤的状态下回到学校,这就是有为。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管,是看着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陪伴着孩子,等待孩子静静的疗伤,等待他们内在的力量萌芽、生发;把握变机,在他需要时,给他认可,给他力所能及的支持。
父母的认可,是一束光,照亮了孩子前行的道路,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自信与坚持的种子。
父母既是孩子前行时的底气,又是孩子遇到困难时的退路。
用身教,而不是用言教。把自己活出来,活出一个楷模,活出一个范式,让孩子自己去看,自动自发的学,看到父母如何接纳困境和体验痛苦,如何在错误中从头再来。
看着什么都没为孩子做,不是什么都不做,是改变自己,成长自己,为他提供改变的样本和土壤,静静的等待变机出现,相信孩子有追求幸福的愿望。
我们不做他们手中的桨,我们是他们栖息的港湾和远方的灯塔。
儿子抑郁之前,我曾经问他未来想做什么,他说:“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只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我绝对不会做律师。你看看你的状态,一点都不幸福!”
他休学后,我在完形的学习,协助他艰难的复学,与他就人生目标有过一次长谈。
那天他没能起床去上学,从卧室出来时,眼里满是自责和懊恼的泪水。
他说:“妈妈,我也要做律师!像你这样的!能以这样自在的状态做律师,妈妈你是我心目中最牛逼的律师!”
我改变之后,孩子认可了我,看见我生活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并愿意以我为榜样,给了他穿越痛苦的底气和托举。
不居的智慧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道生育万物,养育万物,从来都不占有。
父母生育孩子,是用来欣赏和参与孩子的成长,而不是用来占有、控制和改造的。
父母最大的误解就是我生了孩子,我一定要教育好、改造好他,让他变成我喜欢的样子,符合我的期待。
为而不恃,不要恃强凌弱,你想打他、骂他、控制他,这不符合道。
父母不可以改造孩子,孩子究竟能不能改造呢?可以,通过父母自我改造来改造孩子。
江西赣州14岁的少女被送去参加全封闭的感恩父母训练营,被教官侵犯,立案之后跳楼陨落了。
感恩教育就是父母居功的无能和傲慢,把“封闭营”当成自己最后的救命稻草;
让孩子要记着父母的功劳,要报答父母,孩子遭遇人间恶魔,羞耻、压抑、绝望,却无法在父母那里疗伤,甚至把命都还掉了。
老子提出的最大的智慧是不居。天不言其高,我们才仰视天空。地养育万物,从来不言不居功。我们要像天一样,胸怀宽广润泽万物。
为人父母不居功,孩子才有力量自我负责,努力学习,奋发图强。越有功,一居功就破功了。
顺势而为,行在道上
道一点都不高深,把握变机也一点都不难,就是取势。
太阳升起来,天亮了,起床吸纳天地的阳气,就符合道;太阳落山,阴气上升,躺下休息,就是为之当为,发于阴阳、和于四季。学习《道德经》的每一章每一节都可以在生活中把道显化出来,自然也包括养育孩子。
随道而改,我们可以把一块大石头从山上推下来,能不能把一块大石头从山下推到山上去?那不符合道。这就是取势,势不可挡。
孩子是什么样的,父精母血融为一体时便已注定,我们只能让孩子顺势生长,而不是起妄心想把一朵菊花培养成一株向日葵。
儿子想明白想过的生活后,决定出国留学。他自己了解留学政策、条件、费用,找英语培训机构和留学中介机构,决定去的国家、学校和专业,需要我协助时他会主动问我。
留学机构顾问对少年说:你妈妈好了不起!
少年说:是的,我妈妈很爱我!
有时他会说:妈妈你放心,我现在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
我会说:是谁给你的勇气呀?
他会说:我妈呀,反正大不了啃老。
我什么都没对他做,没有试图给他找补习机构,也没有把他送去私立学校或者其他全封闭的学校,只是接纳他目前的状态,学习从二元对立里面跳出来,允许孩子享受真善美,也体验假恶丑;做不居功的父母,相信他自己有美好生活的追求,相信他有改变自己的力量,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恍然大悟
上完《道德经》,你会发现完形的整个课程是按照《道德经》设置的,痛苦的觉醒到本质,心的觉醒到本质,平静慈悲的觉醒、聆听真我的觉醒、对内诚实等就是让我们明道,而不是给一个具体的技巧、方法解决问题。
疗愈孩子的术当然可以学,在那之前先明道和取势,而不是一头栽进疗愈的坑里。
你在稻田里,开着法拉利,是行不通的;你要去北京,却往广州开,是到不了目的地的。
期待与你“道”上相遇。
以上内容,多数来自于《道德经》研修营课程。
完形教育《道德经》课程,创始人大杨老师主讲,欢迎你来!
撰文 | 施施(迪扬主创团成员)
编辑 | 琳珂(迪扬主创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