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测试:在那片刻,聚光灯照耀的正是我

文摘   2024-10-08 19:00   美国  
“earth是给你们e人活的,我们i人生活的世界叫做internet”。

“e人:周末没出门等于这周没放假。”

“i人:周末出门等于这周没放假。”


以上社交黑话想必大家早有耳闻。本意用来社会分工的MBTI,却因其社交属性在国内“焕发第二春”。有关MBTI的梗图在网络上层出不穷。在一句句整活儿的话语中,人们确实能够有所共鸣。

当然其实早在MBTI的热度高起来之前,星座就已经大行其道,甚至可以根据星盘更加细分,似乎大家在很早的时候就习惯性用标签来描述自己的性格特征。

至于这样的成因,往高深了说,其实涉及到一个终极哲学问题:

❚ 我是谁?

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发出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去哪儿?”对内,我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做出各种有关生活、工作、爱情的选择;对外,每在开展一个新的社会关系时,我们都需要向他人介绍自己。

在当今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而“自我觉察”则是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之一。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将自我觉察分为四个范畴,其中的“未知区域”赋予了“我”一种神秘感。而人格测试的流行,正是通过激发人们对自我人格的好奇心,撬动了这一心理需求。

图片来源:RAE Studio视觉图像记录

一方面,通过测试得出的人格标签将自己解构,将我们的内在特质“外显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人格测试还具备社交功能,能够在茫茫人群中寻找到相似群体。同时还能够减少沟通成本,有效避免不喜欢的社交场景。即便有人会质疑这种测试的科学性,在实际社交中却也非常受用。

图源:小红书 卧底日记(智能家居版),用刻板印象减少无效社交

随着H5动画(H5动画指的就是利用HTML5技术做出来的网页动画)的兴起和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青睐这种互动性强、视觉效果丰富的形式,尤其是在年轻人的朋友圈中,它们能短时间内迅速成为热点。H5动画不仅能够生动地展示人格测试结果,还能通过趣味性的互动提升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年轻人乐于分享这些有趣的测试,既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又为社交互动增添了乐趣。品牌借助H5动画,成功地将个性化内容与社交体验结合起来,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和品牌的知名度。




案例盘点


电影《头脑特工队2》主题测试:EMO小剧场

为了配合电影上映,迪士尼推出了EMO小剧场,邀请观众化身成为电影主人公,找到自己的情绪主角。

《头脑特工队2》EMO小剧场
网友纷纷进行测试并在社媒平台发帖分享自己的测试结果

小剧场一共推出了10种情绪(9个电影人物+1种隐藏情绪),其中就包含了新电影中登场的4种新情绪。通过好玩有趣的方式,让新角色广泛进入大众视线,提高观众对于他们的期待值,提升热度。

交互界面呈现

测试中,你会遇到各种有趣的情境。比如,“当控制台播放你最棒的某段记忆时,你会选择哪一段呢?”,还有,“当面对不好的回忆时,你会如何应对?”,这些情境都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

9个电影角色代表的情绪结果

测试的最后一题是:

❚ ”你觉得哪个核心记忆最能代表你,是爱?是勇气、智慧?还是欲望抑或力量?“

这道题既是自我总结,也是一种自我期望。当你做出选择后,最终结果便新鲜出炉:你可能是快乐万岁的乐乐、需要被疗愈的忧忧,或者是直言不讳的厌厌,亦或是其他情绪的表现。

除了“情绪主角”,结果还会展示情绪比例、情绪宣言和个性指数的分析,以及你的“相互疗愈情绪”和“相互伤害情绪”。这些信息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总之,我们的个性由多个部分构成,或许有一种主导情绪,而其他情绪则为我们提供支持和理解。


茶百道×小红书 MadBTI

让我们一起在“发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MBTI也进化到了next level。茶百道联合小红书心理发起“疯版”MadBTI人格测试,邀请用户测测自己的职场角色。结合时下流行的发疯文学,对MBTI做出了新的诠释。

MadTI 新解读

茶百道聚焦职场,结合现实场景向打工人发问,比如“下班碰到同事阴阳怪气,你会?”,“DDL将近,遇到强插的需求,你会?“。

MadBTI 灵魂8问

参与者可以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结果海报,搭配上海报上的金句热梗,一起 “发疯”!

休息者:“事已至此,先歇会吧”
牛马人:“看上去情绪很稳定,其实早就麻了”
蜂窝煤:“事情交给我,你就操心吧”

参与者能够得到的职场身份认证


Steam游戏《忆我》

❚ “无论何种游戏,其游玩进程都因玩家的选择而不同。
一千个玩家就会有一千种游玩的方法。
是啊,也许一个人的性格就决定了其游玩游戏的方法。
屏幕前的你,也许也能通过游戏找到自己的性格。”
——《忆我》


游戏情节设置

当游戏进度进行到百分百时,玩家便能得到他们的性格测试结果。而隐藏性格和最遥远的性格,则需要通过多次游戏,才能获得。

游戏中性格诊断的一些例子

以上三者的共同点都是通过放大标签特点,突出不同性格特征,来吸引目标群体,提供个性化解析并赢得他们的内心认同,来提升用户好感度。归根结底是一种“情绪经济”。

如果以“生命周期”去分析这三个案例,我们则可以将他们分成两类,一是短时效的营销工具:能够在网络平台形成阶段性刷屏现象;二是长周期产品:以性格测试为基础逻辑,搭建完整产品,推广成本高。

在实际应用中,相较于单独出现,人格测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和消费者的互动体验中。品牌故事与产品卖点被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被消费者记住。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这类人格测试测试的设计和传播逻辑。




人格测试类产品的传播逻辑


用户侧:社交神器

用户作为人格测试的直接参与者,在传播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吸引用户参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为让用户产生较强的分享动机,需要在设计上满足以下几点:

1. 社交性:塑造有趣的人物形象。比如在EMO小剧场中,测试结果就以被大众熟知的电影角色呈现,粉丝们对这一测试进行自发传播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2. 攀比性:使测试结果体现出不同的性格优势,帮助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塑造良好形象。

3. 情绪调动:测试结果要能够唤醒测试者的情绪,包括快乐、兴奋、被理解等,需要产生一定的惊喜感。


其次,测试设计的问题要简单易懂,减少用户的理解成本。

合适的测试主题也很重要。像前面提到的MadBTI就围绕“打工人”、“牛马”、“人生是旷野”一系列当下引发年轻人讨论的议题进行设计,一经发布,便有众多用户参与分享。

做到以上这几点,才能激发出人格测试类工具良好的转发分享效果。


客户侧:高流量营销工具

人格测试类工具对于品牌方而言,是一个低成本高流量的营销工具。为正在推广的产品增加身份认证属性,让消费者产生了新的购买理由。

近期,星巴克就推出了一个名为“我的隐藏魅力是什么?”的人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针对性推荐不同风味的咖啡豆和门店售卖饮品。最后生成的结果以“咖啡豆”作为主视觉形象,符合“星巴克”的咖啡品牌形象。

最终测试结果构成:隐藏魅力+适配咖啡豆+对应品牌饮品


同时,随着参与者的逐渐增加,不同测试结果的人数占比也被实时统计出来,呈现给用户。希望自己代表队伍越来越壮大的用户,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参与进来;因为自己隐藏魅力最稀有而雀跃的用户,也可以将此结果作为炫耀的资本,分享在社交媒体。

不同结果人数占比的实时排名

完美日记则将新推出的口红色号与MBTI联系起来。“因为我是ISTP,所以我就买这个色号。“人格测试变成了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新判断依据。

完美日记利用MBTI进行新品口红推广



结语

其实,当用户在手机上打开测试并输入自己的名字时,他们就期待着最终得到一个符合预期的答案。人格测试的目的不同于真正的心理治疗,用户在得到结果后,更希望获得鼓励、关注和认可,简言之,就是“被夸奖”。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此类工具时,首先要了解什么能打动用户,以及如何提高传播度。

无论是在娱乐还是品牌营销方面,性格测试的流行揭示了它作为“社交密码”的双重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也在分享结果的瞬间,带来了“被看见”了独特自我的愉悦感。

这份体验,难道不重要吗?






更多交互留学及行业资讯
欢迎关注WIIISH惟学交互公众号





详细咨询


Contact us


WIIISH惟学交互 留学咨询二维码

WIIISH惟学交互 25/26/27FALL留学申请报名中
更多留学院校信息、作品集、文书等相关内容
长按二维码 添加客服咨询详情~




系列内容


Series





联系我们


Connect


↓  长按图片 ↓  关注公众号不迷路  ↓ 

喜欢  在看  亮灵感

WIIISH惟学交互
汇集哈佛、MIT、RCA、CMU、UW、TUD等全球顶尖院校师资,联合谷歌、亚马逊等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精英设计团队。指导领域涵盖UI/UX、服务设计、人机交互、数字媒体、设计学、算法等多个方向,助力新一代交互设计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