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下面原来有个“米”,不吃粮食这个地方会变虚!

健康   2025-01-02 07:20   北京  


想减肥,保持身材,除了“迈开腿”,还要“管住嘴”。然而,很多人“管住嘴”的方法是不吃粮食,甚至是以肉蛋奶来代替粮食。


每每听到身边人是靠这种方式减肥的,我都会跟她们说:首先,这样吃能掉秤,因为没有粮食的餐食不好吃,你的瘦是因为食欲下降了;其次,不吃粮食直接伤的是脾气,因为繁体的“气”字下面本来有个“米”的。




不吃粮食

最受伤的是“脾”


不吃粮食的“生酮饮食”来自西方,但即便是西医营养学,粮食也是全天食物中占比最大的,这也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有明确的提示。


那么,为什么西医营养学将粮食的占比划分为最大呢?


从西医角度说,粮食可以迅速提供热量,因为粮食也就是碳水化合物很容易吸收消化,转化为热量的成本最低。


我们吃东西的第一个目的就是给身体供能,而用肉蛋奶等蛋白质代替粮食,相当于用红木取暖,不仅成本高,产能也很慢,而且这个“成本高”不是价钱贵的意思,而是身体吸收消化蛋白质的成本高,也就更容易消耗脾气。


从中医角度讲,粮食都能健脾,所以《黄帝内经》把“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其后才是果、蔬、肉,因为只有脾气不虚,才能消化果蔬肉等更多的营养。



脾气虚的人

往往肺气也不足

中医的“气相当于身体的功能,气虚就是功能弱。脾气虚时,不仅消化能力不足,还会疲劳乏力,而且脾气虚还会累积到肺气虚,所谓“土不生金”;肺气虚时,身体卫外功能受影响,人会频频感冒甚至感染。


过去饥荒年代,人们的脸上总是面带菜色,就是因为吃不到粮食而导致脾气虚。要知道繁体“气”字下面有个“米”,这就意味着,身体的功能是靠粮食维护的,不吃粮食会导致气虚,身体的各项功能都会下降。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便是中国的草原民族以游牧为主,即便肉食从来不缺,但有史以来到清代之前,遍地牛羊的草原民族,每年都会南下到中原抢劫粮食,就是因为缺了粮食就无法生存,肉蛋奶等蛋白质不能代替粮食!


但要注意,此“粮食”非彼“粮食”,中医里能健脾的粮食不是现在的精致碳水,而是加工少的原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提出:每天粮食的三分之一最好是谷薯类,就是用土豆、白薯、芋头、山药等代一餐的主食。

其中的山药应当是首选,因为山药不仅是粮食,健脾补肾之力又等同于药物,“虚不受补第一方”的“薯蓣丸”、“补肾第一方”的“六味地黄丸”中,山药都是重要的一味 。


尤其是现在冬天“冬藏”更适合吃根茎类的食物,山药不仅满足了上述多个条件,更是完全可以充当“气”字下面的那个“米”。



END


||策划编辑:十五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音频电台等服务,请移步微信公众号菜单栏

有用请给我在看!

健康新佟学
18年的学医从医经历,16年的医疗新闻记者生涯,8年的电视网络健康节目主编兼主持人身份。我理解医学知识,直击医疗现场,结交医学专家......与我一起关注你的健康,关心你的饮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