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女,大厂P7,人生最后一次考公。笔试第一,大幅领先第二名11分,结果面试第三,落榜。这应该是离体制内最近的一次,此后无缘了

职场   2025-01-05 21:47   上海  

语言是身份的象征!

不管是绿林好汉,还是达官显贵,都有一套自己的交流语言。江湖人士讲的叫“黑话”,达官显贵讲的就是文言文。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的读书人,满口之乎者也,那为什么他们不用大白话交流?

是的,用文言文,就是身份的象征。

读书识字、会写文章是少数人的特权,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更是精英阶层的标志。使用文言进行交流和写作,有助于将读书人这个群体与普通民众区分开来,显示出他们的学识和社会地位。

这就是读书人的门槛。是一种身份认同和社交方式,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那为什么一定要需要用文言文呢?

文言文最开始是从先秦时期就已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文言文虽然晦涩难懂,但是好处也很多,比如:具有高度的精炼性和规范性。

1、在书写材料有限(竹签、锦帛)、书写工具(毛笔,篆刻)不便的古代,用简洁的文言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

2、同时,文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运用相对固定,能够营造出庄重、典雅的氛围。适合用于官方文书、学术著作、祭祀文辞等正式场合,以彰显其严肃性和权威性。

后来,随着笔墨纸砚的升级,节约材料这一说法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因为历史的惯性,依然经历了好久,才有新文化运动,才开始推广白话文。我们今天能用白话文写文章,成果来之不易。

为什么讲这些?因为现在的官场,也有官场的语言,体制内的人说话也有一套专门的方式和词汇,一开口大概就能辨识出来。

这样很正常,各行各业都有“黑话”。就比如医生,开的那个单子,写的字像蝌蚪文一样,但是其他医生和护士能认识。

------以上------

看到一个段子:

88年女,大厂P7,

人生最后一次考公。

笔试第一,

大幅领先第二名11分,

结果面试第三,

落榜。

这应该是离体制内最近的一次,

此后无缘了。

体制内有年龄门槛的,35岁。很多人想着 35岁之前在外面多赚点钱,35岁之后再考进去,享受稳定的待遇。只能说,想法是好的,操作难度很大,且结果也未必如愿。

如果真想进体制内的,还是早些考吧。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最后一两年考,真的很难考进去。

人生也不可能事事都能圆满,不圆满也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一课。

祝好。


往期文章:

字节的表妹诉苦:失业8个月了,准备随便找个人嫁了!问她为何,结果她说:30岁之前忙事业,结果被裁;30岁之后想成家,可已经晚了。

一高中同学:2007年入职华为,遇上风口,目前深圳两套房,十年海外,期间工资+奖金+股票分红一年大概能拿200w,随时准备退休了

序木
人生和职场,都值得聊一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