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罗翔老师的一张近照。
感觉一下子苍老了很多很多,罗翔老师是1977年的人,至今也才48岁。但是这样貌看起来怎么也有5、6十岁,和之前意气风发的 “法外狂徒张三” 一比,我会怀疑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有些不理解,他已经成名,财务也自由了,而且也是一个十分通透的人。到底是什么,能让一个衣食无忧、精神自由的人快速衰老?
还有前一段时间爆出来的知名作家 “**明月” ,得了精神病的事情。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人,所求的到底是什么?
看到一位南京华为,32岁做前端开发的女员工的帖子。她询问自己出去能不能找到工作?
她已婚已育,学历211本、985硕,提前知道不续签了。其实也想转行,不想写代码了。但是发现啥也不会,本来专业电子通信的全荒废了。人生真是灰暗啊,感觉活着真没啥意思。
其实,我也有同感,也觉得自己“啥也不会”。
不过也曾意气风发过,自诩自己什么都懂一点,技术方面是一个全栈工程师。而且,还懂运营,懂产品,懂销售。主要,自己对自己的宏观格局引以为傲。
但是人生不单有辉煌,还有迷茫,遇见挫折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 “啥也不会”。
我还是那个我,但是我对自己的看法却截然相反。
两个极端的自己,都是真实的自己。我确实什么都会一些,但是也确实是什么都不精通。这不是我的问题,这是事物的客观规律,人不可能,什么都会,且什么都精通的。
当你选择专精一门的时候,那你就需要牺牲广度。可如果你选择博杂的时候,那必然会牺牲深度。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我想说的是,我还是那个我,不会因为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不同,我就不是我了。我没变!
不要为明天发愁,也不要为过去悔恨。有时候做一条咸鱼,又何尝不可?
苍白无力的劝告,连自己也说服不了。知易行难!
我们回到这位华为员工。
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时,是脆弱无助的。在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她将一次职业挫折无限放大,延伸到对整个人生意义的否定,这是一种情绪上的极端反应。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人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本能表现,当现实的压力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人就会通过这种极端的表达来释放内心的痛苦。
智者不寿,欲而不贪。不要让自己背负太多,我们真的没有以为的那么强大。
祝好。
-----------
往期文章:
同事偷偷给主管塞了2000元红包,想不被裁!结果裁员名单下来,主管和他都被裁了,还不给赔偿金!准备仲裁,但想先要回那20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