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批评(二)

文摘   科学   2024-01-25 14:31   上海  
本公众号倡导建筑批评,愿作设计行业的鲶鱼,激活死水,澄清浑水,跳出温水,不负初心。

(一)

本篇延续了上一篇的观点和模式,

即建筑批评可以指向立面,或者说,可以从立面切入。

(二)

近日,在行业媒体看到瑞安侨贸大厦项目,以较简单的功能,方整的形态,做出了独特的立面。

1立面图

2平面图

3立面构思分析图

4室内空间视角

独特的立面很抢眼,要理解设计思路则需要看图3;如对图3不认可,就可以提出批评。

(三)

B:槽点一,造价高。

放射状的装饰条代价微小,而“带状凹面”就要为建筑艺术烧钱了。

外形上的带状凹面不但是通高的,并且是曲面的,还是斜向的。

转向处的玻璃是3D打印的吗?

A: 哪有3D打印玻璃。

开模吧,钱能搞定的都不算问题。

为幕墙公司点赞!

(四)

B:槽点二,重外轻内。

上次说了,作为艺术的代价,外墙的带状凹面通常会影响内部的使用空间。

从图4角度,内部的使用空间受到了影响,且不美观。

如果要装遮光帘能做斜向的吗?

A:未见先例,正在尝试研发吧。

B:“还是吃得太饱了。”

(五)

A:评判立面,除了上述的烧钱和劣化内空间二点,其他的艺术方面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B:那还是再说几点平面图吧,批评继续:

  1. 总平面,主楼大堂入口隐秘,远离出入口。

    东南角作为车行入口,有违“右靠”秩序;而西北角作为车行入口,则高区大堂难寻。

  2. 裙房高度17m,大部分仅做了一层,资源配置欠佳。

  3. 平面图,高区和低区在首层分设门厅,不便于高低区之间的流线,也不便于陌生的访客,同时使大堂管理的成本倍增。

  4. 高区的疏散楼梯在首层转换为电梯厅,谬误。

  5. 高区电梯为前后开门,使用体验感欠佳。

  6. 二层的宴会厅,入口、流线、前厅及辅助空间配置不佳,送餐与食客流线混用(一层亦同)。

  7. 厨房的进出货流线未见设计。

  8. 主楼的梁跨仅7.5m,即使加上出挑,进深还是偏小。

  9. 核心筒偏心无益。

A:又是一张简明的审图意见单。简单的平面,比上一篇的项目还多提了几条。

(六)

整一条“老A定律”吧:

立面能挑出问题的建筑,其平面一定也能开出“整改单”


​​​

建坛陈叶
首个主题为建筑批评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