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批评,形孤影单,声微言轻,可谓道阻且长。
道阻且长,亦可形容一些建筑的日常使用流线。
(一)
建筑的功能、空间、造型、材质、灯光是直观的,可用美图展示之。
建筑还有同样重要的要素,是无形的:那就是建筑法规、流线设计。
法规均须执行,流线各显奇思。
现今很多建筑师只注重镜头视角前的建筑形象,忽视了建筑的流线设计。信手拈来,十之七八的建筑有流线设计的问题,医院等公建可谓典型,即使是住宅建筑,“分厅式”也已泛滥。
结合近日看到的某建筑项目,议一下流线。
(二)
“有了平面图,就可以分析”流线设计了。
多层学校建筑的垂直流线主要是楼梯,本建筑设计的楼梯有中庭的敞开楼梯和边角的封闭楼梯间。
从一层平面图可以看出,所有10座封闭楼梯间均未与首层门厅直接相通,不是为日常使用,而是为消防疏散配置的,各楼层之间的日常流线是走中庭的敞开楼梯。存在的问题是:
1.敞开楼梯在二~五层为二座,按空间数量和使用面积估算,楼梯密度和梯段的宽度是不够的。
2.办公区和教室区都远离楼梯,流线偏长。
3.上下楼的梯段不连续,要通过走廊过渡,流线不直接,通行效率低。
4.二层下至一层的楼梯则仅为一座,将会形成全楼的流线瓶颈。
道阻且长。
小B:“设计引领生活”,校方或可以推行分时使用楼梯、划定梯段的上、下行方向等规则,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和秩序意识的。
老A:流线可以规定,但数百人聚集的大剧院的主要出入口在四层,流线设计触及了消防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三)
小B:撇开流线不讲,此建筑的形体组合还是有特色的。
老A:鸟瞰角度时造型才与众不同,人视角度利弊各论。应从人的角度设计和评价建筑。
另一方面,这个建筑形体组合本身并不一定产生流线问题,而一定产生朝向和间距的问题。
学校建筑的朝向和间距也是有设计规范要求的(但总能看到国际学校的设计被允许不受规范约束),东西朝向的、间距偏小的教学空间毕竟不好用。
小B:我先跑的题。
老A:没错,建筑师要理解法规,重视流线,讲究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