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太小难搞

文摘   房产   2024-05-09 13:37   上海  
本公众号倡导建筑批评,愿作设计行业的鲶鱼,激活死水,澄清浑水,跳出温水,不负初心。

建筑类型五花八门,业界群英多认为住宅类算是基本的、“简单”的。

实质上三水行业的浮夸和肤浅,使住宅设计中乱象丛生,如:分厅式核心筒入户电梯厅小进深住宅第四代住宅院墅叠墅等谬误设计,至今一直占据着宣传的C位。

对此现象本号已发过十余篇批评文,由于缺乏辩论和转发,流量甚微,似风中残烛。

因住宅关系民生,而小面积住宅更是强相关,本号会继续用星星之火,映射行业所缺乏的基本的简单的逻辑。

同时会少扯建筑艺术话术之犊子,健康第一。


近期,某业内公众号推文介绍《上海保租房设计大赛获奖方案/巨构公社》,数以万计的点击量,留言者寥寥无几。是建筑师重艺术轻民生?还是保租房不够高大上、没有看出“巨构”的效果?

建筑师不是纯艺术家,轻视国计民生是应该被骂的。

而对不够成熟的获奖设计提出分析意见,目的是专业上的进步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分析图纸:

图1 整体模型

图2 外置交通形态
图3 总平面/首层平面
图4 二层平面
图5 三-七层平面
图6 单元平面

(一)分析意见
  • 总体
1. 未预留地下停车库出入口。

2. 仅设置了十来个地面停车位,且需穿行非机动车和人行流线。

3. 未见建筑间距计算、消防救援分析图、消防疏散流线分析图,待商榷。

4. 南排居住单元距离商业裙房过近,二、三层住房采光差。

  • 产品
5. 按通常的使用价值,商业和服务设施应该首选底层,而本方案有一半的商业和大部分的服务配套上了楼,底层则放了较多的居住用房。
6. 房型单一,8居室和6居室的单元皆为同一房型。
保租房也应该有单床间、双床间、大床间、二室户、三室户的差异,本方案无法调节分隔。
7. 房内空间过于狭小(7
即使做了不计容的通宽飘窗,还是难以伸展的胶囊式床室,不能适合居家生活。
8. 多数单元是东西向。
此类项目的朝向不太重要,但原可以轻易的做出南北朝向,提高居住舒适度。
9. 窗外4米即是人来人往的公共走廊,影响私密性。

10. 窗外的双层走廊使居室采光不佳。

11. 公共服务配套用房空间碎小。

  • 设备

12. 未分户配置厨卫设施,且数量不足,不满足日常使用。洗漱用品难以置放,晾挂位置狭小闭塞。
(保租房不应是单人间集体宿舍,也不是快捷旅店,应按小面积住宅设计,应按户配置厨卫设施。)
13. 6居室单元内的公用面积超过三分之一,配比过高。

14. 空调安装困难,用水难以计量。

  • 流线

15. 较多的住户要走小楼梯进入单元,不满足无障碍要求。

16. 垂直交通转换+单元外走廊+单跑楼梯+单元内走道,形成了很长的入户流线,单跑楼梯加大了流线迂回长度和走廊的宽度。
  • 指标

17. 得房率低,造成房间尺度超小。
得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面积过大。单元内的走道长度就达到15-18m,单元外更有超多的走廊和楼梯。
交通转换的设计使一二层平面呈现了超多的楼梯空间。
占比更多的6居室单元,得房率更低。
18. 建筑主进深很小,中区5栋的体形系数大,致造价高、节能差,这也是得房率低的原因之一。
小B: 一万八的住宅项目不大,整出了18条建筑批评啊,平均每平米……

老A:打住,这些是审图意见,建筑批评在后面。

(二)

建筑批评,批评的是问题作品产生的原因。

此处不是指向设计师,而是前一层面的任务书

保租房的属性是住宅,但与普通住宅有所不同,有更强的政策性、指标性、经济型、数据性要求,搞设计竞赛汇集各方经验和智慧很有必要,但先要出对题,有专业合格的任务书。不然就会产生无标(标准、对错)之标。

判断此项目招标任务书的问题:
1.人均面积指标定得太低。
2.未提出产品种类、规格和配比(投标方认为一千床位即是一千间独立宿舍)。
3.未提出停车位要求。
4.未提出建筑限高值,
5.未提出造价限额值。
(三)

建筑批评,批评的是问题作品获奖的逻辑。

此处也不是指向设计师,而是上一层面的评审

保租房是较新的建设项目类型,尚需更多的实践积累,获奖方案将会有示范引领作用。

本方案问题较多,却受到评委的褒扬,这是专家们拥有漫步屋顶步道的情怀?还是致敬半世纪前的乌托邦建筑思潮?抑或是对防疫封控的应激的共情?

小B:猜不出。我也认为方案如果符合任务书,就说明任务书不专业,方案如果未达到任务书要求,就说明评委不专业。

评委都已是专家级了,认知还会提升吗?

老A:会的。

项目完工后,整几间光照不足、空间逼仄的小屋,请专家们携家住个十天半月,就提升了。

建坛陈叶
首个主题为建筑批评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