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标杆——简评临港长租公寓建筑设计

文摘   房产   2022-12-06 15:45   上海  
本公众号倡导建筑批评,愿作设计行业的鲶鱼,激活死水,澄清浑水,跳出温水,不负初心。
(一)项目信息

日前在建筑设计某公众号看到,为打造租赁住房的标杆项目,临港长租公寓(上海,浦东)在总体上采取了四边围合的布局,在单体设计上采取了X型”两层错叠的户型组合形式,据介绍其优点是:

一.总体上摒弃了兵营式排布,形成公园型青年社区,让人们有想要长久的居住在这里生活交往的愿景。

二.单体设计方面,双层的两户只使用一条公共走廊,减少了公共使用面积,大大提升了得房率;

三.每户的上下层分别有朝东和朝西的外窗,大大改善了通风。

图1 临港长租公寓鸟瞰图

图2 总平面图

图3 错叠户型下层平面

图4 错叠户型上层平面

(二)建筑批评

该项目是租赁式住房,与普通住宅在日照、消防、空间等要求上有所不同,有跳出普通住宅设计套路的创作空间。

创新或许得失相伴,然而业界多的是捷报频传,缺的是建筑批评。

普通住宅已市场化,住户要买或租,有充分的选择权;开发商为了销售业绩,也会重视把好产品关(意愿和能力是两回事)。

而租赁住房是官营的,未来住户的自主选择权较小,亦无对于设计和建造的发言权。在产品把关上有时会官不如商,设计行业如果自身没有评价机制,就会使问题产品被官推泛滥。

小B:这不是问题产品吧?建筑设计的总体、单体、立面三要素,至少总体、单体两项得分不低吧?

老A:你把此类项目的设计要素这么定也可以,看来你对立面也不满意,而总体和单体更值得商榷!

(三)总体设计的槽点

一.朝向差。东西朝向的住房太多了,约占五成。

东西纵长的规整用地,不应随意的为未知的住户选择东西朝向。

二.私密性差。L形建筑内转角处的视线影响不利,包括楼上住户的视线;声音的干扰也较大。

三.中部四栋东西向的住宅间距太小,东端二栋住宅退城市道路偏少,都影响了居住的品质。

四.人行出入口和车库出入口的选位、流线、场效欠佳。

小B:造了个词:场效。

老A:外场设计评价,用“空间效果”不够贴切。

譬如,人行主路与2#楼的场效不佳。

(四)单体设计问题

一.从图3图4可以看出,错叠户型的户内两层楼梯,耗费了约10㎡的面积,远大于公共走道面积,且户内其他的走道流线很长,所以,计算得房率虽然提高了,但厅房的空间反而最小了!使用和收纳功能堪比快捷旅店。

同项目的、相同面积档的平层比较房型,各空间均大于错叠户型(图5)

二.两个朝向的窗,因错开了楼层,难以形成通风效果。

更新套内的空气,应该靠厨卫的换气扇。

(五)设计逻辑
租赁住房的创新离不开设计逻辑和基本功。

小面积的租赁住房,不宜做错叠空间单体的三个设计路径是:

一.Loft,市场选择的一种产品,层高约4.8m,可以折送建筑面积。

二.三层组合跃廊式住宅

即三层一个公共走道,不仅有上跃,也有下跃,可做出每单元多户的、通风对流的套型。

三.平层住宅。

对于租赁住宅,最合适的还是平层产品

户内面积的高效利用,便利的户内流线,无障碍,简化结构和机电管线。

小B:理解。Loft产品通常是缘于偷面积;

而小户型跃层产品的户内楼梯太费面积了:

平层户型怎么做?像图5吗?

老A:图5是单廊式,空间尺度和适用性优于错叠式,但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是厨房窗开在了公共走道,二是每户对应的的公共走道面积较大:7m×1.4m,三是建筑进深小。

小B:住宅的进深小是缺点吗?

老A:是的,单体和总体的双重代价。这也是基本概念和设计逻辑,需要扫盲的下一篇谈吧。

(六)批评之余

建筑设计,没有批评是不行的。

只有批评也是不够的,因为存在用地、指标、任务书等“不可抗力”,有的建筑师会觉得已尽洪荒之力,不接受批评。

小B:我排了一个调整总图:增大了南北朝向住宅的进深、增加北排住宅的长度,这样,东西向只有15%的住宅,布局在东西两端即可且高度还可以降低。(图6

老A:马后炮,只是体现了设计逻辑。

各项目的总图难以抄用的,住宅的户型倒是可以套用的。

小B:我也排了一个三层组合式跃廊住宅,与图3面积相同,每户对应的公共走道最小化,长度只有1.8m了!通风分析图也不用扭曲了。(图7

老A:B户型进门后下跃,对于普通住宅是个缺点,小面积的租赁住房略不矫情。

你可以尝试设计一下平层的、进深较大的、各高度档的、各面积档的租赁住宅的户型。

小B:方案征集吗?


建坛陈叶
首个主题为建筑批评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