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倡导建筑批评,愿作设计行业的鲶鱼,激活死水,澄清浑水,跳出温水,不负初心。
(一)
本号的建筑批评,侧重于平面图,因为平面设计体现了建筑的功能、流线、空间、尺度数据及规范要求,这些点的评价容易达成共识。
行规:建筑立面,被加持了艺术的属性,是建筑师的领地,如风格、造型、细部、比例、尺度、材质、色彩等因素并没有一定之规,所以有捧无踩,各美其美吧。
其实,建筑立面设计除了艺术方面,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包括建筑的采光、通风、造价、节能、维护,以及与内部空间的对应,这些技术因素是可以清晰地打分的,有的建筑只看立面即可质疑,例如,某裤衩楼的尾椎处,消防疏散距离难以合规。
所以,建筑批评可以指向立面。
(二)
近期,在行业媒体看到中瑞生态城项目,以简单的功能,方整的形态,做出了独特的立面。
图1鸟瞰图
图2立面图
图3一层平面
图4二层平面
图5屋顶平面
本项目亦受三水行业风气影响,重立面,轻平面,立面则重艺术,轻技术。
因此,可以从立面图出发提出一些批评意见。
(三)
小B:从鸟瞰图我看到了独特的第五立面,希望周边有更多的高层建筑,能俯视建筑师的匠心独运。
老A:屋面的天窗构图是一个主要的设计点,也产生了主要的问题点:
1.与侧窗比较,天窗节能性差、开启不便、构造复杂、造价高、受吊顶管线约束。天窗适用于大进深建筑的重要空间,或用于无空调的厂房,而此建筑做天窗是为了第五立面构图,与内部空间并无对应关系,甚至采光功能也被弱化了。
2.相当部分的天窗延申至外墙边缘,影响了防水保温构造的可靠性。
3.侧窗周边均有天窗,对采光是无谓的锦上添花。
4.8道天窗呈斜向且互不平行,逆虐工程逻辑规序,陡增结构及构造的工作量。
(四)
小B:外墙的内凹式通高窗是立面设计第二个艺术点。我认为并无节能和防晒作用,反而增加了外窗面积和体形系数。
老A:是的。而且建筑的内切角总是伤害内部的空间及外框梁的,都是艺术的代价。
(五)
小B:艺术的流量够多了,我还是回到可怜的技术层面吧,批评继续:
1.未设计无障碍流线。
2.自动扶梯前的缓冲空间偏小。
3.卫生间的位置和视线设计欠佳。
4.外窗少,黑房间多。
5.疏散楼梯宽度的计算值偏大了。
6.未考虑屋面检修的便利。
老A:简明的审图意见单,好。
此项目的成本单价不低,可能被钢结构、装配式、绿建三星、无地下层等因素掩盖。为甲方的宽容点赞,也为甲方缺乏合格的专业顾问而遗憾。